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98|评论: 1

三河城市治理的“色戒”困局,当权力审美碾压市井烟火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4-11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河城市治理的“色戒”困局,当权力审美碾压市井烟火


                                  谢歌说事


        河北三河,燕郊街头正在上演一场荒诞的“颜色革命”。城管部门对红、蓝、黑三色招牌的强制整改,让蜜雪冰城等商户被迫集体换装,标志性的红底白字招牌被刷成灰绿色,网友戏称“奶茶店秒变殡仪馆”。
640

        这场打着"城市美学"旗号的运动,暴露出权力任性与治理短视的深层危机。手持色卡的执法人员穿行在商业街巷,像进行真人版“大家来找茬”。

640
         网友说,红十字是医疗救护的标识。从19世纪中期到2025年,从彼时的欧洲战场到此时全世界的医疗机构,170年来,任何一个地球人看到白底红色十字或者红底白色十字的标识,都能明白无误地理解:在那里,在红十字标识之下,可以获得医疗救护。

          这一标识是如此地深入人心,如此地不容侵犯,就连最凶残的侵略者军队,在战场上也要认可红十字的权威。从古到今,从西到东,全世界大概就只有这么一个例外,就是在河北三河市。在某位领导的要求下,三河市燕郊高新区城管部门要求商户门头牌匾禁用红、蓝、黑三色。不需要理由,反正就是不让用。这一要求被贯彻得如此坚定、如此彻底,不只是普通商铺被要求更换牌匾,就连全球连锁上万家的蜜雪冰城招牌设计都变成了“绿雪冰城”、“灰雪冰城”。

640

         当地儿童医院的红底十字标识被改成了绿底十字标识,且在引发网络舆情后,当地也坚持没有让医院换回红十字,而是把这块招牌整体拆除了。体会一下领导的决心,感受一下领导的权威:宁可拆了,也绝不让红色出现在招牌上。

        煎饼摊主指着褪色的招牌苦笑,这红底黄字用了八年,怎么突然就成了城市牛皮癣?更魔幻的是,当商户要求出示整改依据时,得到的竟是“文件还在路上,你先换了再说”的荒唐答复。这种政策未动、整改先行的做派,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视若无物,将程序正义践踏得支离破碎。

        这场色彩整肃中,国际连锁品牌本应享有豁免权,但蜜雪冰城仍被要求改色;丧葬店铺被勒令低调缩小,烧烤摊的红灯笼被斥为视觉污染。这种选择性执法的背后,是法律虚无主义的盛行。《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作为部门文件根本不具法律强制力,却被当作“尚方宝剑”,执法人员甚至抛出不服去告的狂妄之词,法治意识之淡薄令人震惊。

        对比苏州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三河的治理逻辑更显荒诞。苏州通过备案制赋予商户自主设计权,仅禁止低俗危险内容,既保留商业活力又提升城市品位。而三河的红黑蓝禁令,本质是用行政命令替代市场规律,将城市空间异化为领导干部的“私人调色盘”。这种一刀切的懒政思维,折射出考核功利主义的顽疾,为应付文明城市检查,不惜让整条街整容,正如网友讽刺:“领导车览三分钟,商户埋单三万金。”

       城市美学的真谛,在成都锦里的灯笼高悬中,在苏州平江路的青瓦白墙间,在厦门鼓浪屿的万国风情里。这些成功案例证明,真正的城市魅力源自多元共生的商业生态,而非权力强制的整齐划一。当三河蜜雪冰城偷偷改回红色招牌,当商户们用灰绿漆覆盖抗议标语,这场色彩战争已揭开了当地有关部门形式主义治理的遮羞布。

       城市治理的终极命题,是权力审美与市井烟火的平衡艺术。强制统一的色卡抹杀不了商业活力,正如灰绿涂料掩盖不住民生诉求。那些被整改的霓虹灯箱里,闪烁的不仅是商户的生计,更是一个城市的温度与包容。当治理者真正学会尊重市场规律、敬畏法治精神之时,方能在城市画卷上绘就真正动人的色彩。

       后续,我们仍将持续关注。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4-1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领导,这样的水平,也配坐在这个位置上,贪官一个。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