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62|评论: 0

[原创] 新旧差错各二——七下《助词(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4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旧差错各二——七下《助词(一)》

说明
   新差错,指现在指出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旧差错二,指之前的2020、2021、2022、2023学年指出的疑似差错,2024学年继续指瑕。

语法性差错(4-8)
   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助词(一)》,100页:

    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独使用,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所”“似的”。例如: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朱自清《春》)
    (2)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彭荆风《驿路梨花》)
    “的”“地”在连接前后词语时,前边的词语主要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得”则主要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区分。
    “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如“所写的”“所说的”“所认识的”“所面临的”等。
    “似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例如: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浅析
   如题。

   一、新差错

   (一)呈现无序。
   1.本章节为100页,往下的132页才开始介绍“短语”知识。但此处已超前说“短语”了:

    “似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

   可把“词或短语”改为“词语”。
   2.本章节为七年级下册,往下的八年级上册才开始介绍“句子的成分”知识。但此处也已超前说“成分”了:

    “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

   可把“名词性成分”改为“名词性词语”。

   (二)有欠严谨。
   1.教材的“‘得’则主要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之“动词或形容词”,应改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不说“词”说“词语”。
   因为它不但涉及词,还涉及短语,故以词语括之。
   例,“把景物描写得分外美丽”(七上《雨的四季》13页)之“把景物描写”是动词性词语,是偏正短语(状中短语)而非单个的词。
   2.教材的“‘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之“动词”,应改为“动词性词语”——也不说“词”说“词语”。
   因为它也是不但涉及词,还涉及短语。
   例,“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2023学年七下《名著导读》81页)之“要介绍”是词语不是词。

   二、旧差错

   (一)种类缺失。
   教材只介绍所字结构的一种“所+动词+的”(如“所写的”),还应有另外常见的两种,是分别在这一种的基础上的减与加的两种。减,“所+动词”(减去“+的”);加,“所+动词+的+名词”(加上“+名词”)。
   1.减之例一:

    日记可长可短,记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七上《学会记事》39页)

   所见,也可说是“所见的”(所+动词+的)——“记下当天所见的”。
   现减去“+的”,只是“所+动词”。
   2.加之例二:

    朗读全文,连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七上《济南的冬天》8页)

   所描绘的画面,也可说是“所描绘的”(所+动词+的)——“连读边想象所描绘的”。
   现加上“+画面”,变成“所+动词+的+名词”。

   (二)例句欠缺。
   介绍的“的”、“地”、“得”、“似的”都有例句,唯“所”无;且“所”的难度大于前者,更应有例句帮助理解。
   不是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