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最新研制的巡航导弹,核心动力装置居然来自中国一家民营企业。
这款被称作“导弹心脏”的发动机,在淘宝上就能买到,售价仅25万元人民币。
俄罗斯的S-8000隐身巡航导弹,投入战场后乌军分析其残骸后发现,其动力核心居然是中国玄云公司的SW-800Pro-A95发动机。
无独有偶,美国马赫工业公司为美军展示的“战略打击”巡飞弹,也偷偷装同款发动机。
两款分别来自美俄的先进武器,居然共享同一款中国民用发动机。
玄云SW-800Pro-A95本是民用航模市场的常见产品,2022年就曾在珠海航展上公开亮相,主要面向航模爱好者和小型无人机制造商。
它重量仅10到15公斤,推力80公斤级,全功率运行时每分钟耗油量2到3升,寿命50到100小时,在民用领域相当实用。
更关键的是它的价格,淘宝上标价25万元人民币,现货供应还能打折。
这是一款性价比相当不错的动力装置;可谁也没想到,它会被美俄军工盯上,变成导弹的“心脏”。
俄罗斯的S-8000巡航导弹,这款导弹长度5米,弹径300毫米,采用隐身布局设计,巡航速度520-560千米/小时,最快能达650千米/小时,射程约600公里,战斗部重115公斤,含近50公斤炸药,足以摧毁坚固目标。用于代替伊斯坎德尔导弹完成打击低价值目标任务。S-8000凭借600公里射程和隐身设计,多次突破乌克兰防御。
俄罗斯之所以选择这款中国发动机,核心原因就是低成本和易获取。
俄乌冲突需要大量巡航导弹,而传统军用发动机价格高昂、生产周期长。SW-800Pro-A95作为民用现货,价格不到军用产品的十分之一,能满足低成本消耗需求。
美国马赫工业公司的情况也类似。
这家初创军火公司为美军展示“战略打击”巡飞弹时,装的也是SW-800Pro。
马赫工业研发一款专用军用发动机不仅要花几年时间,成本还得翻好几倍。
而中国这款发动机现成可用,25万人民币成本低,而换成通用电气的J-85等本土军用发动机,成本涨到10万美元。
俄罗斯这种“实用主义”让S-8000快速列装,成为替换昂贵伊斯坎德尔,Kh-101等导弹的低成本选择。
俄罗斯“柳叶刀”巡飞弹里,有中国产的红外传感器和芯片,这些零件在淘宝、eBay上都能买到,售价只要几十美元。
不止美俄用中国产品,台湾自制的巡航导弹被曝用大陆的发动机,而印度的无人机也被发现用的是中国宗申动力的发动机。
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民用工业的全球影响力,2024年,中国工业产品产值占全球30%,全球15%的航空工业产品来自中国。
中国在低成本巡航导弹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不仅能生产SW-800Pro-A95这样性价比高的民用发动机,还拥有完整的巡航导弹研发和生产体系,在这一领域,中国已能碾压美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