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18|评论: 2

[短篇小说] 李玉奎作品·诗剧《杏花女》主题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5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杏花女》主题诗
一条水脉多曲弯,
惊涛浮过小木船。
两岸风光几千年,
问奔忙黄水,停歇港湾。
.
长江千湖落明月,
月色洗净万重山。
东海望日出,谁连天地景观,
有远去风帆。
.
江河淌日月,流过意愿,
流淌着,对艰难以往的勇敢。
生活是音乐,
浪花、涛声流过琴弦。
.
作品简介:
.....
4.现代诗剧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剧始于胡适于1917创作的《人力车夫》,它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剧作品。
-随后,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和朱培均的《最后的一夜》等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诗剧的创作。
5.实例分析:
-以李玉奎的《杏花女》为例,这部作品通过诗剧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虚构的正能量社会女性形象,她的生活阅历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杏花女》中的台词全部采用诗的句式,情感浓烈,节奏鲜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诗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以其诗意的对白、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而广受欢迎。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摘自·词语大全·诗剧词条。
.
作者简介:
李玉奎,男,内蒙古丰镇人,长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显著。06年以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依次被新华、人民、搜狐、新浪、红网等网站推荐,加精且置顶。作品迅速传播,被一个广大群体欣然接受。2013年由感恩教育之父张鸿超筹划并担任总编,诗集《我用痴情听红叶》,在海外出版发行。2015年,线装书局出版《杏花女》。2019年应邀出席《第五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诗剧《杏花女》获成果银奖,聘为由贺敬之等担任顾问的文化机构高级研究员。部分章节,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化机构,颁发的特等奖,2024年,获特等金奖。授予新中国75周年先锋文艺家。且入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赤子情——中国行业精英荟萃》、《新时代实干者风采》并收录《中国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Ac、四点景色·月光
.
春波
晚风走过倩影带俏晨雾等晓不见波动叶飘。碧水春波飘在河边柳梢。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系列
.
水月
水梦见了月亮,
月亮荡起水的漪澜。
月儿说,夜给了我美貌,
有谁留步她早晨的容颜。
.
水问月儿,你可爱过大海,
我曾是浪,你的裙摆海蓝。
深水蓝,浅水淡,
海边浪花常相伴。
.
时间在流动,我在等待,
一如这静静的湖面。
轻桨划出久远的诗篇,
小船弯弯,月亮缺了还能圆。
.
水莲
南水一角
有朵水莲十分美貌。
招來无数双眼睛
那处妖娆压倒芙蓉多娇。
.
倩影帶俏
不見波动叶飘
碧水春波
在河柳梢。
.
浪花船艄双桨独自
孤影流向弯弯
度回首
帶走柳下一笑。
.
水中月亮,低微又高贵,一样的美丽,不一样的地位。莲花露珠问荷叶月光,爱情,有没有门当户对。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系列
wm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剧签·花神
序曲
笔直,长长的柏油路,拉开了,她们的距离。走远了,杏花女回头,看见银杏树,还站在风里。
.
飘零
一阵风,
她感觉到,有杏花落在头顶。
顺脸颊滑过,
再次滴落的花瓣,随风飘零。
.
道路旁,
春色染绿的银杏树活力鲜亮。
树下行人,满面春光,
没有人看见,她眼里的忧伤。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
.
花神
千年银杏,讲述着它花儿般的青春。杏花,依然是这个春天的花神。
.
归零·杏花泉
山路还是那样弯曲,像绕山的河水一样情切。这一湾河水,源于家乡山顶的几股山泉。每年春天,三月,同是杏花开放、凋谢的季节。欢快、清凉的泉水,落满白色、粉红的杏花。因此,杏花女的出生地,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方圆几百里,都知道杏花泉这个村子。那是一个被大山、森林封闭的古老部落。小时候,老人常说:千条江河归大海。在杏花谢落的日子里,杏花女总喜欢来到泉边,看那些白里有几点粉红,在水面上流动的花瓣。心想,早晚有一天,它们会漂进大海。那时候,杏花女没见过海。
.
/杏花女
我热恋大海,渴望一睹海的容颜,
来到海边,害怕惊涛骇浪的幽暗。
没有壮观,没有蔚蓝,
海面有灯火,可是夜航的小船。
.
注释:
‘词语大全’,‘诗剧’词条,将《杏花女》定义为诗剧。其中实例分析写道:
“以李玉奎的《杏花女》为例,这部作品通过诗剧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虚构的正能量社会女性形象,她的生活阅历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杏花女》中的台词全部采用诗的句式,情感浓烈,节奏鲜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
作者简介:
李玉奎,男,内蒙古丰镇人,长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显著。06年以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依次被新华、人民、搜狐、新浪、红网等网站推荐,加精且置顶。作品迅速传播,被一个广大群体欣然接受。2013年由感恩教育之父张鸿超筹划并担任总编,诗集《我用痴情听红叶》,在海外出版发行。2015年,线装书局出版《杏花女》。2019年应邀出席《第五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诗剧《杏花女》获成果银奖,聘为由贺敬之等担任顾问的文化机构高级研究员。部分章节,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化机构,颁发的特等奖,2024年,获特等金奖。授予新中国75周年先锋文艺家。且入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赤子情——中国行业精英荟萃》、《新时代实干者风采》并收录《中国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t01f686e428065db35f (2).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