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69|评论: 5

许龙/文 难忘邛崃东安中学(二)

[复制链接]

      我们进校时,魁星阁已经改为学校的图书馆,里面藏有《四部丛刊》《永乐大典》等上万册书籍。那时,学校的图书馆是邛崃几所中学中藏书最多的。进校不久,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常常去那里借阅图书。我曾在泛黄的《饮冰室合集》里,读到梁启超的至理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他那“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情怀和坚毅的志向,深深激励着我。
      只是未曾想到,创建这所学校的国民党二十四军第二混成旅旅长张志和,竟是1927 年加入共产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他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政务院参事室参事。因于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我的师尊却不曾让我们探究学校的文脉渊源,而这一话题最初的兴致,也是植根于入学前,父亲轻描淡写告诉我,这所学校的创办人是个国民党大官。
      确实,东安中学的文脉渊源,应追溯到1931 年初春,川军将领张志和攒着自己捐500亩田换来的银票,站在邛崃文昌宫废墟前,谋划着修建一所新的学校。1932年7月,学校建成并开始招生。只是他不曾想到的是,这座以其父亲名讳冠名的“敬亭小学校”,会在三十年后成为我的母校。而最初的敬亭小学校“占地80亩,设备完善,环境优美,初、高小同时招生……开办时曾附设幼稚班,属邛崃首创。”
      至我们入学时,学校的规模、景观及校舍建筑、设备、师资,多年保持着多项邛崃第一。
      但在历史的褶皱里,学校却数次更名,几经分合,方才成为东安中学:1950年在敬亭中学原址上,开办邛崃县初级中学校;1951年,邛崃私立蜀才学校并入后,取名邛崃县第二初级中学校;1956年,学校增设高中部;1960年,改为邛崃县东安初级中学校。之所以更名东安中学,是因老东门外区域为东安乡所辖,学校建在这个乡地盘上的缘故。
      虽然校名取自东安乡的水土,但校园肌理里流淌的,仍是敬亭中学的风骨——华西协合大学风格的马蹄形教研楼,抗战时期具名的“卢沟桥”,近百棵碗口大的柚子树,以及笔直的三合土大道等。
      附《临邛文化》配图:大门正对着远处的教学大楼,由一条长约400米,宽约20米,南北走向的三合土大道相连。图为教学大楼局部。
      附《临邛文化》配图:仿照华西大学建筑式样修建的马蹄形两层砖木结构教研楼,是学校最早的建筑之一。
      附《临邛文化》配图:附图:1950年8月4日,敬亭中学创建者张志和(中)与李从珂(左)、杨鸿儒(右)在北京合影。
20250416084206front2_0_7417959_Fot7lp5MMvKO1nZjj29MLnL17OPV.jpg
20250416084206front2_0_7417959_FmwAFnxWb7zbIrGw1nLNj6CuUC34.jpg
20250416084206front2_0_7417959_Fien1cipAQoJw03WWK9LCAMKMK1K.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08:4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临邛文化》配图:大门正对着远处的教学大楼,由一条长约400米,宽约20米,南北走向的三合土大道相连。图为教学大楼局部。

  附《临邛文化》配图:仿照华西大学建筑式样修建的马蹄形两层砖木结构教研楼,是学校最早的建筑之一。

  附《临邛文化》配图:附图:1950年8月4日,敬亭中学创建者张志和(中)与李从珂(左)、杨鸿儒(右)在北京合影。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14:5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东安中学》留言选录
      “有史有据,有人有事,讲述的真实,还原的清晰。”
      “人中龙凤忆当年。”
      “许龙老师的妙笔,让我的记忆碎片得以缝合。”
      “唯一的仿华西大学的教学楼,在张志和将军的敬亭中学里,还留有照片,太尊贵了。”
       “文章写得入情入味,老同学的文字理应称赞。”
      “里面有个泉水凼,叫经骨凼,小时候经常在那里洗澡。”
      “真实纪载、朴实文风,笔下的康禹昌、张惠君老师,上煤气灯的工友林志强、绿化工友郭大爷,一个个写得活灵活现……拜读了。“
      “感谢师兄对我父亲康禹昌的客观评价。”
      “康老师讲授《岳阳楼记》时,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此乃文人之脊梁;后天下之乐而乐,实是教育之温情,寥寥数语,便将文章的精髓与教育的真谛,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深度。”
      “康老师妙笔生花,评价你的文字似柚子般清苦,却终将酝酿成岁月的甘甜,形象且具诗意,好老师。”。
      张蕙君老师一句“人要往高处走,切莫打退堂鼓”通俗易懂,满含人生哲理。
      “文章很值得点赞,回忆过去几十年的事,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事情虽然很普通,但记忆犹新。谢谢您的热情和爱心。”

 楼主| 发表于 2025-4-17 05:3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他那“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的情怀和坚毅的志向,深深激励着我。

 楼主| 发表于 2025-4-17 05: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4-17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