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38|评论: 0

[成都学校] 清华33人、北大17人、交大1人!2024四川高考700+学霸去向盘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2024年全国各省清北录取人数表出炉。其中,四川2024年总计有340位同学被清北录取(包含保送的同学),排名全国前列。根据星球数据派公布的四川省2024届高考理科生700+分录取情况。2024年四川有51位考生,高考成绩在700+分。
其中,33人被清华大学录取、17人被北大录取、1人被上海交大录取(据说是因为强基计划锁档了……)。由此可见,清华、北大更显现出“双寡头”的绝对统治力。
在统计到的顶尖优生中,有9人来自七中林荫、3人来自树德光华、4人来自树德宁夏、3人来自成外、2人来自石室文庙、2人来自嘉祥锦江、1人来自成实外、1人来自天府七中。
下面一起来看头部高考生更亲睐哪些名校,哪些专业!


01 从学霸的选择上,看当下热门专业


先上图↓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统计范围仅针对2024年高考700分+考生,不包含各学校保送学生,标红部分为享受特殊加分政策后的投档分数)


image.png


从统计表单中能清楚看到,四川几乎所有顶尖考生均选择了清北两所名校,仅1人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

1、录取总人数

清北方面,清华大学斩获33人(64.7%),录取人数最多。北京大学录取17人(33.3%),紧随其后。

2、录取专业

录取专业方面,工科类占大头,有24人选择了工科类专业。其中,计算机类(8人,统计包括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清华计算机类)、电子信息(9人)、自动化(4人)构成三大支柱,算得上是当下学霸严选。
有15人选择了基础理科,包括北大元培学院理科试验班(3人)、清华新雅书院(7人)、北大数学院(3人)、北大物理学院(2人)。
有4人选择了医学类专业,协和临床医学八年制(2人)、清华卓越医师科学家项目(1人)、北大口腔医学八年制(1人)。
以管窥豹,从学霸们的选择中我们能清楚看到,在四川同学们眼中,当下最热门的报考专业,集中在了工科类、医学类两大主要类别上。
而选择上交的同学也并不让人意外,因为他去的是时下的大热门——上海交大致远学院的生物医学科学专业。有热心家长向我们透露,这位同学之所以选择去上交,还是被强基计划提前锁档而不得不去的。
但是上海交大致远学院的生物医学科学专业同样不容小觑。该专业为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全国排名第1,博士毕业生起薪普遍在30万-50万元/年,部分顶尖人才进入国际药企(如辉瑞、诺华)年薪可达百万级。
这位绵中学霸的录取路径,也为学弟学妹们提了个醒,强基计划有时候报不好,也会让自己留下遗憾。

3、从学霸选择上看“热门专业”趋势

工科类“三大支柱”专业(计算机类、电子信息、自动化)的持续走红,对应着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的优先级别。比如,清华自动化系5名录取者均来自成都七中、树德中学等顶尖高中,暗示着“智能制造”概念已渗透精英教育前端。
医学类专业不仅在四川,在长三角一带依然是报考热门。当三甲医院主任医师普遍要求“博士学位+海外经历”,八年制本博贯通培养成为规避学历内卷的避险通道。让曾经被不少人以“非常辛苦、培养时间长”劝退的医学类专业,成为如今就业压力之下的香饽饽。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在已统计到的前十名考生中,选择报考基础理科、基础工科的同学占了八成,看来学神们的兴趣大多一致。比如,北大元培学院理科试验班的5名学子中,3人选择数学、物理方向,但培养方案已融入“人工智能数学基础”“量子信息科学”等应用模块。纯粹理论研究的领地,正在被交叉学科悄然侵蚀。

从大家的选择上还能看到,顶尖学霸们大多是奔着“本博”贯通培养体系去的,力求以最短的时间触到高等教育的天花板,为自己未来10年的发展提前谋局。


02 从学霸生源地上,看四川最强高中


更值得注意是,从51位学霸的中学分布上来看,无形中勾勒出四川优质教育的“权力地图”。
成都七中(林荫校区):9人独占鳌头,其“竞赛+高考”双轨制培养模式,孕育出戴思宇(715分)、陈奕(705分姚班)等全能型选手;
绵阳军团:绵阳中学(5人)、绵阳东辰(4人),印证了“绵阳教育高地”的硬实力;
树德中学体系:宁夏校区(4人)、光华校区(3人),其“强基计划”定向培养成效显著;
成都头部民办学校:成都外国语(3人)、嘉祥锦江(2人)、成实外(1人)、天府七中(1人),在保送生之外,成都头部民办学校在高考录取上的实力依然坚实。
县域突围者:达州中学、宣汉中学等县域高中输送6人,但专业选择集中于电子信息、自动化等“稳妥选项”,折射出县域精英更务实的选择逻辑。

不难看出,成都、绵阳两地包揽67%的顶尖生源,川内教育资源的“两大寡头”效应愈发显著。
当县域中学仍在为清北“破零”挣扎时,超级中学已通过“早培班”“院士讲座”等机制,构建起难以逾越的认知鸿沟。

image.png

(图片来源:星球数据派)


数据及部分内容来源于星球数据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