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籍人(俄粉)赴俄罗斯充当雇佣兵参战的消息,早就在网络空间不径而走,称共有约150人,现已死亡过半。剩下的几十人追悔莫及,纷纷用手机联线中国的亲友,托付他们去找外交部求情拯救他们回国,但中国驻俄大使馆回应“这是个人行为......”,拒绝了请求。 笔者认为,中国驻俄大使馆的回应无可挑剔!谁让你们这些是非不分、真假不辨、愚不可及的俄粉,在所谓“唇亡齿寒”、“阻止东扩”等类假宣传煽动之下,自愿去为普京充当送死的炮灰? 如果中国政府出手拯救,必定造成“中国出兵援俄”的国际社会误解,弄一身洗不干净的屎;必定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遣责:“你们中国政府,不是自始至终公开表态对俄乌冲突保持‘中立’和‘秉持客观公正、劝和促谈立场’的吗?怎么又暗中出兵助纣为虐呢?”那时,就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了。 现在尚且在艰险环境中苟活着的几十个身处俄军最前线的敢死队雇佣兵(俄粉)炮灰,不仅时刻遭受俄国军官的虐待,还得成天惊慌失措地躲藏乌克兰来袭的无人机杀戮。情非得已,他们不得不告诉记者柴静真情:只有熬到这场战争结束能留下一条活命,立即回到中国找份送外卖类的“灵活就业”活儿谋生,也比在俄当雇佣兵炮灰强过千百倍!
百度图片:柴静
2001年10月,在北广毕业后,加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时空连线》节目,做记者兼主持人。 2003年4月,担任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同年,参加《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是第一个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 。 2006年起,推出《柴静两会观察》节目,以柴静的发现式报道为主线,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两会 。 2009年,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 ;同年,主持央视长篇人物专访节目《面对面》 。2011年8月,主持央视一套访谈节目《看见》 。2013年1月,出版自传性作品《看见》,讲述柴静在央视的十年历程 ,当时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 2003年,柴静被评为年度风云记者、全国抗击非典优秀新闻工作者。 2008年,被东方卫视评选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绿色人物。 2009年,在央视2009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评选中获乙等。 2010年11月5日,当选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 言归正传:“柴静连线雇佣兵说了什么”这个话题,尽管成了网络热搜,可是打开网页一看,其内容居然风马牛不相及也,面目全非。显然已被屏蔽,被打入了“冷宫”。
昨晚,笔者花了很长时间,在社交网站仔细搜索了若干遍......嗨!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搜索到了柴静发表的以下这个时长44分零2秒视频,边看边唏嘘!是嘛,活生生的柴静与活生生的雇佣兵(俄粉)炮灰连线采访对话,以及雇佣兵(俄粉)炮灰所置身于战火的真实场景,就是冷血的铁石心肠之人,看了也会感到震撼甚至不可思议!
下边,是笔者从该视频中的部分截图,可望正义读者睹之既可收到管中窥豹的效果,并冲冠一怒诅咒:万恶的侵略战争!可悲可怜可恨,自去找死的雇佣兵(俄粉)炮灰!
苟活着的中国藉雇佣兵(俄粉)炮灰告诉柴静,也许为了一万五千元人民币的佣金他们会死在那里,并反复告诫俄粉千万“别过来了”。还告诉柴静,说他们连“饭都吃不饱了,你还跟我谈什么理想!” 这个视频,内容丰富,真实感人,童叟无欺。有鉴于此,笔者必须向这位出污泥而不染,真正敬业的、难能可贵的新闻记者柴静,致以同业人的诚挚敬意! 赘述到此,笔者感慨万千,却又缺乏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那一种豪情气势,只得录唐朝边塞诗人陈陶的《陇西行四首·其二》如下,直抒胸臆,表情达意。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免责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