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IT时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机构以日薪200元招募人员参与“App充场”兼职,实际涉及用户数据非法采集与转售,已形成一条“数据黑市”产业链。
此类兼职通常要求参与者下载并注册多个App,提供实名认证信息及银行卡绑定,甚至要求进行虚拟交易或刷量操作。采集的个人信息被打包出售给诈骗团伙、营销公司等,用于实施电信诈骗、虚假账号注册、流量造假等违法活动。
“App充场”具体工作室通过招聘平台发布广告,以“完成指定App注册即可获得高额报酬”为诱饵,吸引大学生、待业人员等群体参与。兼职人员需在指定场所集中完成30至40个App的注册任务,包括手机号验证、人脸识别、银行卡绑定等流程。部分任务涉及金融类App开户,要求填写虚假职业信息(如年收入30万元以上)以通过风险评估。工作室通过收取13800元至16800元的“学费”发展下线,并以“任务佣金差价”牟利,单日单人产值可达800元,扣除人力成本后日纯利润约3000元。2023年山西晋城公安部门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通过此类手段非法获利38万余元,其采集的个人信息被以每条10元至70元的价格转卖给黑产链条。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方莉评论分析称,“一方面,若注册的账号被用于电信诈骗、洗钱、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工作室及兼职者可能被认定为帮信罪;另一方面,若工作室收集兼职者身份证、银行卡等敏感信息,未经授权转卖或滥用,如伪造身份、注册虚假账号,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目前多地警方已介入调查,相关部门正加强对App注册环节的监管,打击数据非法交易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