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将于5月9-11日在蓉举办。
作为纳入教育部白名单的赛事之一,该赛事主要考察和测验中学生对于地质学(含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气象学、海洋学、天文学和环境科学等地球科学领域的综合知识与能力,不仅吸引全国各地的菁英学子在大融合学科及新高考导向下的跨学科素养方面展开较量,还将遴选出成绩优异者组成中国代表队,参加国际地科奥赛(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Olympiad,IESO)总决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当代中国中学生的卓越风采。
据悉,2024年地科奥赛全球总决赛在北京大学举办,在去年川渝赛区小试牛刀、喜获5个一等奖的西川汇锦都高级中学,派出了两名高中生赴京担任赛事志愿者。
(↑后排左一和左五为西川汇锦都高级中学学生)
这次“临渊羡鱼”的特殊经历,也为二人提供了两周内主要以英文交流、与全球高手交友、了解科技最前沿、与北大师生零距离的宝贵体验,更在多方面的触动中,将他们“退而结网”、持续精进的火苗点燃!
随着赛期的逐渐临近,让我们先从学生志愿者的视角,来期待下今年的巅峰对决吧。
>>>为什么是他们?
第17届 IESO全球总决赛于2024年8月8-16日在北京举行,由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地震学会联合举办,共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师生汇聚燕园一较高下。为顺利举办这一盛会,主办方通过官网提前招募高中生志愿者,能力要求主要有三:一、热爱地球科学;二、英语听说能力良好;三、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担任志愿者期间,食宿费用都由组委会承担。在老师的动员下,郫都区西川汇锦都高级中学现高二二班学生金子文、左家诚都报了名。“我之前连北大都没进过。全国只选100个高中生,我很忐忑地交了报名简介,后来得知自己竟然被选上了,真的好激动!”金子文说。
(↑金子文任印度国家队领队)
金子文、左家诚其实都参加了去年地科奥赛川渝赛区的预赛,成绩排名第28名和第68名,但未进全国决赛。而根据组委会官网通报,经去年全国决赛选出的 IESO中国国家代表队队员共10人,2人来自上海市进才中学、另有8人分别来自江苏省扬州中学、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宁波效实中学(东部校区)、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郑州外国语新枫杨中学、江苏省苏州中学。
至于对地球科学的热爱,金子文以女生的细腻这样描述:“父母比较喜欢带我游山玩水,接触大自然带给我的震撼的感觉,让我觉得学好地理很有用——以前不懂,就只会‘哇噻’;学了后,比如去天台山玩,我会细看当地博物馆对地质地貌的解释,看了一圈再上山,结合我自己所学的知识,再去看天台山的向斜、背斜和各种断层、沉积岩……就更有一番韵味了!”
(↑左家诚在全球总决赛签到墙前留影)
在高一下期选了“物化生”组合的理科男左家诚则认为,自己曾就读的小学(追问下得知是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对基础学科的普及做得相当到位,父母也经常给他做科普,因而地球科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他从小就有涉猎。加上学校在考前提供了专题课程,让他突击了一些平时没有办法涉及的专业性知识,所以取得了“既意外又略有遗憾”的成绩。“我非常认同‘地球科学是一门美妙而神奇的学科’。它不完全是地理,而是结合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多门学科。物理、化学本来就是要分析我们这个世界,地球科学不也要分析吗?”
>>>他们有哪些见闻和收获?
在京期间,志愿者金子文和左家诚分配到的任务是担任印度国家队和印度尼西亚国家队的领队。二人都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只偶尔因口音或一些专业词汇“没有get到点”,随着天各一方的小伙伴们相互熟悉后,赛程日常和生活中的沟通便完全没有障碍。
金子文跟一个地理知识非常广博的印度女生走得更近一些。按照组委会安排,选手们都需经过野外实践环节,也即到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化石村找化石,那个女生一边找,一边给金子文讲解化石专业知识,“她还送给我了一块木头化石,现在还在我的书架上。”在团体赛项目中,金子文遇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中国选手,地球科学对他来讲“只是副业”,其实他主攻的信息科学,“他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在专攻一方面时,其他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就连志愿者也给了金子文很大震撼,“他们不光参与地球科学竞赛,学术视野都非常宽,比如有个同学同时在搞英国物理竞赛,我印象特别深刻。”
(↑来自世界各地的高中生选手)
左家诚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很多朋友,“能过去的同学不会是不优秀的,能和他们一起,我非常荣幸,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虽然我只是一个志愿者,没办法以选手的身份参赛,但还是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因为到高一下期,左家诚生物的分数比地理“好看一些”,他放弃了地理选科。同时他认为,依托于地理的地球科学作为大融合学科,在相当程度上锻炼了他的思维,“用其他学科工具或思维模式,能不能解决地球科学的问题?解决之后如何往下推?这在更强调逻辑推理的理科学习中还是非常有用的。”
二人还都被北大的气质深深折服。
金子文说:“我看到了里面浓郁的学术氛围,在我回来之后,这对我的学习一直起着促进作用,真的很向往这种高端的学府!另外我们学生志愿者由北大学长统筹工作,近距离观察这群天之骄子,我发现他们喜欢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然后把这些事情做到最好!而他们在平时完全不端架子,很平易近人,很会学,也很会玩儿。”
(↑教师志愿者与北大同学交流岩石标本鉴定)
同样在北京化石村,左家诚注意到有北大学长在和参赛选手一起找化石,找到化石后,就给志愿者一人发了一个。左家诚自认对石头的理解不是很清楚,把玩着化石,脑子里蹦出一个问题,连忙跑去找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史前生命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沈冰教授请教,“可能我的问题相当幼稚、相当low,我也不是选手,但沈老师还是给了我非常详细的解释。”
>>>更多的他们将有何表现?
受益于西川汇锦都高级中学作为全国第二个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有更多预赛名额,爱提问、爱钻研的左家诚虽然在平时学习中已不涉及地理,今年还是继续接受了学校地科奥赛的集训,并在四川赛区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同校同学中,则有唐天浩、徐浩然、周晨阳斩获四川赛区一等奖,其中唐天浩、徐浩然的排名为全省第2、第13,在刷新西川汇地科奥赛参赛最好成绩的同时,将首度代表学校进入全国决赛。
全国地科奥赛决赛主要由高校或高校联合中学的方式承办,2024年的承办方为吉林大学。2024年3月,西川汇锦都高级中学自挂牌成为“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四川基地”,就联合西南交通大学积极申办2025年全国地科奥赛决赛,并得到了地科奥赛组委会的支持。据悉,今年的决赛笔试场地和部分学术讲座在西川汇锦都高级中学进行,考察、参观、研讨、讲座和颁奖仪式则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进行。
统计显示,今年全国决赛共有来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天津南开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河北衡水中学、重庆巴蜀中学等名校的510名学生入围。四川赛区共29人闯进决赛,除了西川汇锦都两名学子,还包括成都二中1人、宜宾三中3人、成都七中(高新校区)5人、宜宾一中2人、天府七中4人、内江六中1人、仪陇中学2人、成都七中八一学校1人、宜宾东辰学校1人、宜宾三江新区成都外国语高级中学校1人、金堂中学1人、资阳中学1人、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1人、成都外国语学校1人、资阳市雁江区第一中学1人、绵阳东辰中学1人。
他们中,会有人继续突围,刷新地科奥赛四川纪录吗?今年的决赛,又将有哪些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