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一日,天下着雨,(我)到了新津,接着抵达双流并住宿。后来又回到成都,得知参赞大臣巴击第带领的满洲兵在初一日快速赶往西路。
初一日,朱子颖前来,拿《小漠集》给我看。(集中的)诗情感激昂、气势豪放,有一种奇特的气概,和我过去见到他的作品相比有所变化。(他)说 “飞乌与人等,道路啼须知我忆家乡” 这句话,大概不是他最出色的诗句。(他)请我为《碧索子》作序,并且详细讲述了往年游历段丑时那里的名胜非常优美。
我因为没有学问(而推辞),(但内心)想要前往游览。于是随口吟诗一首给他看,诗中说 “虽足我酬两处尊,此来不用怆征魂。天知宿业多闻在,使作头陀入庙门”。大概《小漠集》是在云南(创作的),(作者)曾在那里拜见鸡足山,恭敬地礼拜大迦叶尊者,权顶道场(可能是某个地方或仪式相关)。(诗中还提到)作者的父亲头陀第甲删普宴聂摩词萨,(作者)则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志向,(我)急切地希望能拿着手杖前往,去追寻这个志向。
四月,副将军温福在初五接到皇帝的敕令,(大家)一起在大日前饮酒聚会。之前我接到文书去代理郢州的事务,(郢州)距离成都有五里,(那里的情况)很糟糕。
秋污邀请我先过去,(我们)像故交一样交谈往昔之事。之后我办理绣市的事务,完成后,在口中放入一点东西(此处 “以口入一商行” 表意不明,推测可能有误),坐着轿子赶路。当时因为连续劳累,在轿子中很熟地睡着了。
亥刻(晚上 9 点到 11 点),(我)见到了卿和秋汀,彼此非常高兴。
初五日,子刻(夜里 11 点到 1 点)吃完饭,秋江山拿出梁山府侍讲所书写的作品给我看,其中删改的历代名贤的《诗经》文字非常好,后面的跋文也写得极其精妙。
一年将尽了,西泠的春天来得早,稀疏的梅花已经残败,(我)想象着州体庵中的清幽兴致会是怎样呢?
看着我们这些穿着短衣、骑着匹马,每天和老兵为伴的人,怎么能和貌若姑射山的神人(那样超凡脱俗)相比呢?感叹不已,于是作了十首绝句给秋汀看。诗中写道 “抛掷江侧折琳缘,飘零薄宦滞四刀。谁知燕萃讽江客,惨绿常弦最少生”“聂雉城而木叶凋,玺遍雪晚萧萧。如何束关凄掠梦,文在清江转愧矫帷翻”“刚酬酬旱官簟一毫,浑如病叶零怜石。堕宴言贡邑天,双鬓尚青青”“观河面微谁能识,差喜卿音剪烛过。一小雪轻奴通旷,除蝇梅花向胆瓶舒”“忽忠翻鞍盖居士,宿火清斋写楚。喜相知几虚柄,求曲床残僧风味雠。窘掠也无人同,重帘底拥訾挑灯说故乡”“酬酬删删岫吴下,清如桐删带邢香。补万啸隔花敞,疗雨蛮州木客愁”“间尽干山铺杖底,何人柳版记西灌。翻一年来捕故用,郡烂府李酬入楼猷波。以驯中采运感六草檄,故其绝微趋如雷炮入,万人呼。谁堪史可巴渝路,满日干戈萧腐儒”“七南辇定后又西戎,绝域分明指顾中。圣记据鞍吟啸处,雪山云荡荡晴空”“八十七年前七字诗,最怜白石有清削。征衣和雪年年洗,又是天涯岁暮时”“烂静翩胎黼雌酬,关烂典五绝九。虎头无复开封侯,垂老心情忆故邱。安得卿国老兄弟,肯褒同上钓鱼府”。
不久之后我将要出行,又走了十里,经过崇义,道路平坦清澈,不逊色于双流和新津之间。(我)在銮示屯遇到了灌县,当时已经下起了小雨,四面严密布防。
汶川县城靠近山,山有一半高,从上面俯瞰大道,如同居高临下一样。(这里)有大江环绕。《三国志》记载,蜀建兴四年,(有人)登上观版观看汝水的水流。
又《晋书》中何旅说,地名观坡,从上面往下看,大概说的就是这里。沿着江走,江的左边,(有一处地方)是秦时李冰所开凿的,上面是伏龙观,当地人称为大观,有铁索沉在江里,每年都用新的更换,据说铁索浮在水面上。(这里)山上种着重琼,(还有)神庙。(看到这些)我想起赦翁的诗,(这里)的英惠王庙就是这个庙,庙很壮丽。遥望天彭阙、青城山,都在云雾弥漫之中。又走了十里,亥刻经过烦子岭,抵达尤溪,稍作休息。
初六日,丑刻(凌晨 1 点到 3 点)出发,雨停了但风很大。卯刻(凌晨 5 点到 7 点)经过峡秀渭,找房子要热水却没有得到,(只能)吹燃炉火,围着取暖。过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从这里开始,都是在半山腰的路,景色绚丽夺目,江在脚下几千几百尺的地方,都是乱石穿空,惊涛卷起如雪一般的浪花。又走了十里,经过兴文坪,拜见了巴入枚仞,(之后的行程)就继续前行了。从茂州、松潘卫到灌县,峰峦高低起伏,这里的山路很险要,因为都在眠山中,所以更加险峻陡峭。
又走了十里,经过桃关,过去有一座索桥,过桥后就是草坡路,这条路比从汶川走要近一些。
乾隆十一年,军队行军都从这里经过,后来战事结束,桥被拆除,又改从汶川走,因为过去在这里设置了驻军,可以说考虑得很周全,往来的人也很多。
到这时,兵备道杳君礼请求重新修建这座桥。又走了十里,抵达汶川县,汶川县城才一里大,居民不到四百户,没有馆舍。
查君和我有旧交情,他正因为督理军需事务驻扎在汶川这里,于是我就前往他那里。
夜深了,(我们)剪着蜡烛,相对而坐,如同在梦中一样。(可是)因为兵夫和差役的叫号声不断,一会儿就再也无法入睡了。
初七日,太阳将要升起的时候出发,因为索桥很危险,必须等天亮了才能通过。
出汶川城五里,岷江从北边流来,索桥横跨在岷江面上,总共有一百多丈长,是用竹子编成索,横在空中,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让人头晕目眩,过了很久才过索桥。
沿着草坡曲折向南走,就是兴交干桃开,对岸的路在下面,往下有千仞之深,雪后水结了冰,骑马走在上面非常可怕。
越过河后,在沙派沟祭祀,(沙脉沟)的水源于龙潭沟,向下流入岷江。又走了十里,经过丑头,才看到所说的刚者阐晴,都是用碎石垒成的,上面架着木梁,用石板把顶部铺平,可以行走。(我)坐在番人的家里,当时中举而地位高的人被贼人调走,(这里的建筑)最高达到十多丈,大概是腊月十五左右(所建)。
旁边插着大小旗子几百面,用唐古忒的旁行字体写着经文,沿途有转经楼,它的构造是在水流湍急的石头旁边架起屋子,屋内放着经幡,把经幡插在轮子上,轮子安在水边,让水冲击轮子转动。
番人也会在身上佩戴小铜盆,里面放着经文,转动(铜盆)来祈祷,据说转动一次就相当于念过一次经,还可以祈福消灾,他们的文化竟到了这种程度。
又走了十里,抵达章堞贾寺,土卖利署白放川,这里是微外之地,都属于渴充寺安抚使的管辖范围,西边一直到班栏山(巴郎山),与沃日相接。
这一年,前任提督岳君锺顼在这里建造(建筑),作为边疆的休息之处。后来因为这里的土地适合建造房屋,房屋整齐,(这里住着)土舍桑朗温登,他是原来的土司桑朗温恺的侄子,因为有功,所以代理土司事务,年纪已经七十多岁了,很恭敬谨慎。
初八日,走了十里,在树林口吃饭,旁边的溪水潺潺流淌,这就是龙摄沟。从这里开始登上天成山,山上山下有六十多里路,路本来就很险峻,又都在山的北面,阳光照不到,所以水和雪都冻得很坚硬,像铁一样,光滑如镜。
健壮的马也只能驮着人慢慢下山,步行的人也没有力气行走。我换了布鞋,踩着像镜子一样的石头,拉着树枝,或者借助先登山的人给的工具,才稍微能像蚂蚁一样慢慢向上爬。过了很久才登上山顶,路旁的巨大树木,大都是几百年的老树,上面挂满了雪,像绳子一样交错着。
有很多番人在山间往来,还有废弃的祠庙,有人在这里搭建房屋居住,(这里的路)到五六月才会解冻,被称为最险要的地方。之前有过客傅公曾经从这里经过。
初九日,天亮后从格节萨出发,走了十里,经过耿达桥,桥下的水源于斑澜山(巴郎山),经过纳四山脚下,流到汝州县的顺子岭,汇入江里。桥的西边有裹能可用,沿着睡山可以通到小金刀桥。(这里)新盖了几十间房屋,用来供军队停留住宿。吃完饭,又走了一里,登上纳四山,小路像线一样细,只够骑马通过。又走了十里,登上山顶,就到了积电层未不成天舍山了。山的北面陡峭险峻,很容易滑倒,步行十里,下山抵达烧汤住宿。
初十日,走了十里,经过漠即一道桥,有小路可以从得尔密通到小金川。又走了一里,抵达卧龙关,卧龙关的样子像碉楼,军队的粮食和火药都储备在这里,用来供应转运。
西都司在这里用墨书记录戍守的情况。从卧龙关走十里,抵达岩洞。十一日,走了十多里,过头道桥,抵达山神沟。当时松潘镇福君昌先带领一千多名士兵驻扎在这里,这些士兵大多经过多次战斗失败,很多兵器都不能用了。副将军于是商议,等待重庆镇总兵和君邦额带领重庆兵五百人、川北兵一百人到来,又从福君的营中挑选一千名士兵,让满洲兵和他们一起共一千人,由专人带领先行出发。
十一日,得到消息,这次进军应当集合力量完成任务,如果现在的兵力不够分配,就增添贵州、陕西的兵力作为备用,这也是合适的。已经下令让文绶、李湖挑选准备一千人,同时整顿军器等物品,听候调遣。当时小金川攻打沃日的曰陛木耳等寨子,依次被攻破,只有莲园久攻不下,被困很久,粮食将要吃完。
上司色达拉第、库满太以勇敢能干著称,从求宝逃出来,到董天弼君的军营求救,又派人从小路走了一天,送来书信告急。
当时跟随军营的有沃日兵一百六十多人,请求派他们沃日兵去救援,(副将军温福)听从了这个请求。
十四日,僧格桑派来的人拿着禀帖来说,小金川向来是恭顺的土司,因为沃日做了不合理的事情,所以才兴兵报仇,不敢抗拒朝廷,为什么多次遭到进讨呢?
副将军于是发檄文告知头目和番人等,罪责在于僧格桑,其他人如果是被迫跟随的,要是前来投降归顺,仍然可以安居乐业、恢复产业。并且告知僧格桑,让他挟持土司泽旺,交出叛逆的儿子。泽旺本来就胆小懦弱,年纪又大了,被儿子控制,退居到登达占,实际上侵占邻居领土等事情,都是僧格桑做主,泽旺并不知情。
十六日,雅安的知燕所君育辅派人来说,初九日夜,趁着下雪,贼人劫持了董天弼的妻子,退到舍甲金达山,牛厥后来被贼人占据。十七日,走了一千多里,到龙岩扎营,军需局商议从贵州、陕西两省各调拨十万火药来支援。
十八日,当时距离贼人的境地很近了,于是在五鼓(凌晨 3 点到 5 点)出发,并且让营中的各曹一百多人像往常一样烧火击鼓,大概是担心贼人发觉后占据险要地势进行抗拒。道路非常湿滑,骑马和步行的各占一半。黎明时登上邓生山,路滑得更厉害。
走了十多里,登上邓生山顶,清晨非常寒冷,胡须上的尘土和水汽凝结在一起。稍微坐了一会儿,又继续前行。走了四十多里,抵达向阳坪。根据道路情况考察,从砺头到烧汤,都是从北向南走,从烧惕到向阳坪,都是从茨嗣方向过来。(这里)又有满兵一百人到来,又从福君的营中挑选一千名士兵,和满洲兵共一千人,由专人带领先行出发。
(又一处)十一日,得到消息,这次进军应当集合力量完成任务,如果现在的兵力不够分配,就增添贵州、陕西的兵力作为备用,这也是合适的。已经下令让文绶、李湖挑选准备一千人,同时整顿军器等物品,听候调遣。当时小金刀攻打沃日的曰隆木耳等寨子,依次被攻破,只有违园(此处可能有误)被困很久,粮食将要吃完。上司色达拉第、羊汉太以勇敢能干著称,从水宝逃出来,到董君的军营求救,又派人从小路走了一天,送来书信告急。当时跟随军营的有沃日兵一百六十多人,请求派他们去救援,(副将军)听从了这个请求 。
(以上翻译尽力遵循原文意思,但原文部分表述可能存在错讹或不太清晰的地方,翻译可能会存在一定局限性,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