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一事引发关注。廊坊市联合调查组4月15日发布情况通报: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当地深刻反思,全面整改。
4月17日,三河市泃阳镇一商户向记者反映称,泃阳镇政府工作人员已登门道歉,并登记此前牌匾改色费用,政府会负责安排人员进行改色。
随后,记者致电三河市泃阳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证实正上门告知商户可换回“红蓝黑”三色,相关换回费用由政府承担,同时对商户牌匾此前换色费用进行登记。
记者联系三河市人民政府,值班人员称不了解此事的进展和推进。三河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会去核实,核实好后告知记者。
泃阳镇政府工作人员已经向记者表示,费用由政府承担,三河市人民政府和三河市委宣传部还在吞吞吐吐。其实,这次三河解除“三色禁令”,十有八九还是纳税人“买单”了!
据估算,全市约1820块牌匾被强制改色,按每块2000元计算,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64万元。有人说,三河市解除“三色禁令”让纳税人买单,感觉下了一盘大棋,带动了当地部分产业,这个事件足以写入史书。
众所周知,老百姓(商户)纳税,政府才有了钱,政府的钱基本是通过税收收来的。所谓费用由政府承担,这等于三河市百姓(包括商户)买单——凭什么?
三河市玩得很高啊!官员滥权妄为,老百姓出现损失,结果让老百姓赔偿,老百姓赔老百姓,起码在逻辑上说不通吧?
做出“三色禁令”这个错误决策的不是百姓,而是市委主要负责人和他们的官员,如果他们不愿担责,也没关系,想做公务员的人多了。
老百姓为官员的失误担责,三河市人民政府是人民政府,还是三河市官员政府?如果官员造成的百姓损失,最终都是由百姓来背锅,如何让官员吸取教训?难怪这些年,滥用职权的事情此起彼伏!
我突然想起网上的一段话:拿沙特工资,住英国房子,带瑞士手表,娶韩国女人,做泰国按摩,开德国轿车,坐美国飞机,喝法国红酒,吃澳洲海鲜,抽古巴雪茄,穿意大利皮鞋,看奥地利歌剧,雇菲律宾女佣,配以色列保镖,洗土耳其桑拿,当中国干部,做到最后一点,前面皆可实现。
细一想,虽然这些话有点夸张,但有一点却没有错:在中国做官太好了,太幸福了!
三河市解除“三色禁令”,竟然让纳税人买单,老百姓成了冤大头和职业“背锅者”,你说谁最幸福?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wugou928、wugou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