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星球
大家好,我是辛恬,一名法律人,也是一位留学生的妈妈。
这几天,哈佛大学对抗白宫的事件仍在发酵中。继哈佛硬刚后,其不仅冻结了对哈佛22亿美金的联邦拨款。
现在,对哈佛的打压再度升级,并将矛头瞄准了大学第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国际学生。
其威胁哈佛若未于4月30日前提交一些信息,「将停止其接受国际生和交流访问学者的认证资格」。这不免让人联想,今年已有1000多名国际生被取消签证或终止身份。
这个名单还在增加中。同时,不少大学纷纷站出来谴责这样的行为,并「要加强对国际生的保护。」好消息是,目前被取消签证的中国学生,纷纷上诉,确认好几位已成功保住了学生身份。
美国高等教育的「文化战争」,正在波及或将成为棋子的留学生。
■哈佛附近的电线杆上,贴着一句标语:站起来,哈佛。提醒,谷雨星球写的文章常被搬运到小红书或抄袭,未经授权请勿抄袭。
取消签证不会停
特朗普有一步「让高等教育再伟大」的大棋,其整改要求主要包括:
终止反犹行为;禁止在校园抗/议中戴口罩;加强对持异见师生思想观点的审/查;取消多元、公平与包容(DEI)项目;全面配合移民机构行动。
4月14日,哈佛校长发出了题为《对美国高等教育的承诺》公开信,强调:哈佛不会放弃学术独立自由,也不会放弃其宪法权利。
「无异于以资金威胁换取思想服从,哈佛宁愿承担财政损失,也绝不屈服!」
而在政府升级威胁停止接受国际生资格后,哈佛大学发言人回应称,已「知悉」了这封信函。「但仍坚持此前主张,哈佛不会放弃自身的独立性及权利」。
周五,就有大批哈佛师生和当地市民集会支持国际生,而威胁仍持续加码,要求哈佛提供过去十年来与外国资金和外国关系的记录。
与此同时,哈佛也受到了广泛的声援和资金支持,在校长公开信发表的24小时内,哈佛就收到3800笔线上捐赠,金额超过100万美金。
一些有着知识分子风骨的教授已向校方表示自愿降薪,支持被砍的研究项目,共渡难关。
■哈佛校报《深红》上最新文章,认为撤资和威胁之下,如果哈佛长期用捐赠基金支出取代联邦拨款,并且撤资速度超过资金增长速度,捐赠基金就会缩水,对哈佛影响不利
国际生成为特政府与高校对决中的重要一环,不是偶然的。
最近,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相当数量的国际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撤销了签证,哈佛大约也有12名国际生被撤销了签证,同样没有通知、没有理由、没有解释。
忙得哈佛国际生办公室只能刷国际生的SEVIS状态「Daily」(每天查)。这也是高校的整改的要求之——迫使高校配合移民机构行动。
■就在几天前,MIT9位师生被取消签证,一时间风声鹤唳
好消息是,一位达特茅斯的中国刘姓博士生,打赢了官司,获得了法庭的临时恢复学生身份的裁定。
另有4名伯克利和卡耐基梅隆、被取消了签证的中国留学生,也在一家中国律所硅谷办公室的代理下在加州提起了诉讼,并且也成功恢复学生身份。
不过,虽说赢了官司,但可以预计,审查、撤销国际生签证的操作仍将继续。
它不是一个暂时之举,且也不是只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只是在中美关系当下的氛围下,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它对应的是特对高校的整肃、「雷霆手段」的移民政策,这将会是本届任期内的一个基本政策,对此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特朗普对于藤校的举措,外媒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形容:pull the $2billion plug,这个词原意是「拔掉插头」,在这里也隐喻了抽掉了对大学很重要的资金,一语双关
厘清两个概念
先厘清几个基本概念。
Visa/签证,由美国国务院(下属的使领馆)颁发和撤销。签证只影响出入境,但签证不等于身份。
进入美国后,签证过期或被撤销也不等同必须马上离境。
例如,一些博士生只获得了1年期的签证入境,但博士学业需数年,只要不离开美国,只要学校发的I20有效,学生身份就一直有效。
所以,留学生第一步要鉴别,是仅仅签证失效了,还是SEVIS被终止了。
SEVIS(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 Information System),「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信息系统」,而一旦SEVIS被终止,即意味着失去了合法身份,必须即速离境。
但签证撤销的确可导致身份丧失。
过往,从签证撤销到身份丧失通常都有一段时间,规范做法是首先通知学校和本人。学生身份被撤销也时有发生,如不满足课时要求等,通常申请学生身份恢复即可。
SEVP(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同样由DHS直属管理的。上述SEVIS也是由其管理维护的,即动态管理国际生和访问学者在美期间的信息。
SEVP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授权和审核可以接受F、M、J类非移民学生学校的资质。这也是为什么DHS可以威胁哈佛要中止其招收国际生的资格——
SEVP 认证意味着高校可以向国际生签发与录取相关的文件,用以支持留学生申请赴美签证。
但是此番的一系列操作,并非在「依法行政」,而是「有权任性」,正如哈佛声明中直指的「违法」。
在撤销签证的操作中,ICE直接越过了学校和本人。甚至有消息指,就是偷摸声地直接终止了SEVIS,这显然违反了正当程序原则。
最初的一些学校都是在常规检查国际生SEVIS状态时猛然发现的。
■一名1973年毕业的哈佛校友在哈佛校园里,用标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要将一个持有合法身份者赶出美国,只能经由移民法庭审理、由法官做出递解令。
特再度将司法程序晾在一边,直接上手终止SEVIS。虽然终止身份,法律上可行,但有很高的标准,比如涉及刑事犯罪、刻意欺骗(如以学生身份之名行非法打工之实)。
像此次这般甚至毫无理由的终止,如同刘博士案中,代表政府的律师坦言,他目前也不知道「身份更改是否真实发生,更无法确认是有意为之(还是手滑)」。
这让人又一次见识了草台班子,更见识了不受法律约束的有权任性。这场「骚操作」不会是一时之举,但能走多远,则取决各方的博弈。会不会像取消出生公民权一样,又变成烂尾。
更有意思的是,特以「雷霆」之势打击非法移民,但最新消息是,将计划暂停对从事农业和城市服务业的非法移民的驱逐。
如果不想让庄稼烂在地里、如果不想大城市变成垃圾山(环卫工作几乎都是非法移民在从事),现实又一次打脸!
70位校长联名支持
4月4日,特政府向哈佛开出了「整改清单」,6日周六下午5点,哈佛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和哈佛监管会成员齐聚哈佛园闭门开会。
有细心的人发现,不是董事会成员的哈佛法学院院长也来参会了。
12日周五,特政府又向哈佛开出了一张「扩充整改清单」,步步紧逼。周末,哈佛董事会再度举行线上会议,据称会议「无异议」一致通过反击。
对于学校的招生和国际生政策,就在「扩充清单」抵达哈佛的同日,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发送了公开邮件,旗帜鲜明地谴责撤销国际生签证行为,称这样的时刻「不确定且令人恐惧」。
此前哈佛学生们也签署了一封公开信,要求学校加强对国际学生的支持。肯尼迪学院院长在电子邮件中高度赞扬学院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师生」构成了多样性。
「你们每个人带来的观点和经历丰富了学习环境,加深了学术见解,并增加了我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我们的学校和我们的社区更好,因为你在这里!」
哈佛「站起来」后,美国高校也纷纷声援。
普林斯顿校长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发声:「普林斯顿和哈佛站在一起!」。
斯坦福大学校长和教务长发表联合声明力挺。就连前一阵被指抵抗不力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也声称,「就像哈佛一样,哥大不会允许特政府要求我们放弃学术独立和自主」。
目前有60位美国大学的校长或前校长,签名联署公开声明支持哈佛维护学术独立自由和宪法权利,涵盖了几乎所有藤校、MIT、斯坦福等遍布全美的高校。
与此同时,哈佛大学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分会与全美大学教授协会状告特违法的诉讼,及一大波类似的诉讼也在全美各地提起。
■《大西洋月刊》3天前撰文,哈佛从哥大的错误中吸取到了足够多的教训
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
目前哈佛拟开始发行债券摹集资金,哈佛遍布世界的校友也发起了捐款,一些富有的校友公司配捐,与母校共渡难关。哈佛也不得不裁撤一些岗位和项目。
15日一早醒来,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莎拉·福琼,发现价值6000万美元、为期7年的合同已被暂停,实验室的猴子们可能不得不被安乐死。
另一位科学家大卫·沃尔特同日收到邮件,由于资金断流,他的渐冻症研究被全面叫停。
而两个多月前,他刚刚获得了美国最高科技成就奖——国家技术与创新奖章。对个人而言,可能是丢了工作,但这样一些工作对科学、对人类、对美国根本的国家利益究竟意味着什么?
而特朗普的这场「文化战争」,又将把美国推向何方?
正如美国高等教育全球战略专家威廉·布鲁斯坦所说,「美国不再是山巅之巅的教育灯塔,如今的态势可能不仅仅是涓涓细流,它将会变成滔滔洪水」。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发表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