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05|评论: 4

[新体诗歌] 李玉奎作品·文本诗剧系列·孤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2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野花
风旅地,云游天,日落山,风住林间。草木阅尽天和地,碑旁野花欢,枯了又烂漫。
.
孤履
蓝天白云,风光无限,
黑云创造过雷鸣闪电。
黄河穿越了沙漠,
奔流的声响动地惊天。
.
天上有阴云,天下有荒原,
荒原有花,没有花的鲜艳。
沙山孤履是谁的勇敢,
热雨落在沙漠玫瑰的花瓣。
.
树含柔风轻拨叶,
飞沙弹响万条弦。
呼啸过原野,回荡在山间,
高峰动石出云端。
.
迷失
逻辑混乱,混淆了深与浅的界线。忽略了美学,对文学作品的润色。不少现代诗被冷落,这朵雾中之花深感寂寞。离开意境,可以想象沙漠之花的落魄,扎根沙漠的奇花异卉、在风沙弥漫中迷失了自我。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大序
.
作品简介:
.....
4.现代诗剧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剧始于胡适于1917创作的《人力车夫》,它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剧作品。
-随后,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和朱培均的《最后的一夜》等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诗剧的创作。
5.实例分析:
-以李玉奎的《杏花女》为例,这部作品通过诗剧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虚构的正能量社会女性形象,她的生活阅历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杏花女》中的台词全部采用诗的句式,情感浓烈,节奏鲜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诗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以其诗意的对白、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而广受欢迎。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摘自·词语大全·诗剧词条。
.
作者简介:
李玉奎,男,内蒙古丰镇人,长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高考数学成绩突出。06年以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依次被新华、人民、搜狐、新浪、红网等网站推荐,加精且置顶。作品迅速传播,被一个广大群体欣然接受。2013年由感恩教育之父张鸿超筹划并担任总编,诗集《我用痴情听红叶》,在海外出版发行。2015年,线装书局出版《杏花女》。2019年应邀出席《第五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诗剧《杏花女》获成果银奖,聘为由贺敬之等担任顾问的文化机构高级研究员。部分章节,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化机构,颁发的特等奖,2024年,获特等金奖。授予新中国75周年先锋文艺家。且入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赤子情——中国行业精英荟萃》、《新时代实干者风采》并收录《中国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b9524a5f55405fbf1691faa72cafaa73_middle_361x240-121145_v3_19881724127105209_db35.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4-2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穿越了沙漠, 奔流的声响动地惊天。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山孤履是谁的勇敢,热雨落在沙漠玫瑰的花瓣。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简介:
.....
4.现代诗剧的发展:-中国现代诗剧始于胡适于1917创作的《人力车夫》,它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剧作品。-随后,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和朱培均的《最后的一夜》等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诗剧的创作。
5.实例分析:
-以李玉奎《杏花女》为例,这部作品通过诗剧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虚构的正能量社会女性形象,她的生活阅历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杏花女》中的台词全部采用诗的句式,情感浓烈,节奏鲜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诗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以其诗意的对白、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而广受欢迎。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摘自·词语大全·诗剧词条。
t0135f802111a75267d.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4-2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醉液流梦》
荒漠中绿叶的歌,寻找着,流沙漫没的古琴。它演奏过月亮创作的夜曲,弦断了,断弦处有余音
.
酒杯倒了,
醉液流梦。
枫叶响,纤指丢掉了古琴,
谁在拨动树的风韵。
.
风过花动,
难忘那双躲闪的眼睛。
兰花正开,
怀念我在花前的拘谨。
.
月儿来了,
依旧不染纤尘。
灯,你这光顾暗淡的友人,
还在守着久远的诚信。
.
天地情云相连,雨丝长风难断。多少河流湖泊奔向大海,你我曾经面对面,却不知,伴着这指环的孤灯,夜难眠。
——选自李玉奎著线性文本诗剧
.
文本诗剧概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如果一条有张力故事的文学主线穿越了某诗歌,我们把这诗,定义为线性文本诗剧;如果段诗话故事,有共同延伸的意境或展开的内涵,我们借助AI技术,将其生成,统一几种逻辑的多元诗剧且超越其生成文本,理应把它定义为平面文本诗剧;再如果,数多维逻辑合成的组合诗文,在数理逻辑的推导下,文中人物参与了外星活动,无疑,这部作品属于四维文本诗剧。一个完美故事,朦胧于一首美丽的诗篇,它是,布满朦胧星辰的夜幔,闪烁在灰暗夜空,迷茫眼神的亮点。外星词语,将它定义为零维文本诗剧。
到这里,文本诗剧给出了一个不稳定的结论,作品属于读者,原著是他们再创作的依据。这里,每一段原创,都是一部文本诗剧的提纲。其空间容量,足能容下读者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新作品,理应展翅飞翔。愿,未来文学领域,多是优胜AI作品的原创,不再有书荒。
d423ac4400b962d99c3437d85c0dbf3c_t010ea2062d1d660fca.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