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记进派出所
李旭葵
杨书记叫杨正芹,他在1984年至1986年的三年期担任邛崃县委书记,后调到成都金牛区任书记。在邛崃担任书记时间虽然只有三年,但却在邛崃留下了不少的轶闻其事,至今仍成为在人们茶房酒肆桌上的美谈传闻。
在他担任县委书记的三年,恰好我担任县城建局局长,曾与他有过工作上的接触,现仅凭记忆记录一二三。
书记不守信用吗
别认为杨正芹是地方党政军集权一身的县委书记,你单从他的穿着和幽默恢谐的语言,慈祥和蔼可亲的面容,给人的感觉就是朴实平易近人。由于工作的关系与他接触,感到没有一种领导的压力,因此说话也很随意,偶尔也会开开玩笑。
1985年我任县城建局长期间,负责旧城改造的东街和县中心的县府街庞大的拆迁扩建工程。当时县委和县政府提出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拆迁扩建任务。经过努力,结果仅用了八个月时间,就圆满地完成了东街和县中心的县府街庞大的拆迁扩建工程。事前在拆迁动员大会上,杨正芹书记曾代表县委和县政府在会上承诰,工程全面完成后,要给予十万元的重重奖励相关个人和有关部门单位。
现在已经提前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东街和县中心的县府街庞大的拆迁扩建工程,县委和县政府该不该兌现事前的公开承诺呢?我直接问了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兼县城建拆迁扩建指挥部指挥长王金泉,但他对我说,杨书记说县财政资金困难,沒有钱。我说,“县委、政府的公开承诺都不兌现,今后谁还相信?下一步的工作怎么贯彻落实呢?”他苦笑,出于无奈对我说,“如果不相信,你去问杨书记。”
我去县委找杨书记。一进他的县委办公室,我就对杨书记说:“杨书记,我听好多人说杨书记不讲信用?我都不相信,对他们解释说杨书记说话算话。”杨书记听了,心神领会,笑了笑反问我,说:“是怎么回事?”
我说:“当初拆迁动员大会上,杨书记在会上公开承诺说完成要十万元重奖。现在完成了,就反口不认帐了,万一有人问我,我怎么回答人家?我还敢说杨书记不守信用?那今后我们怎样工作呢?”
我即把城建局写的奖金发放申请报告递给了他,他拿上报告看了对我说:“小李,你要体谅县财政资金困难。”
“你叫体谅困难,我们怎么向下面的人说呢?是不是说杨书记不守信用?”
“哪你说怎么办?”
“你就在我的报告上签自筹资金解决好吗?”
杨书记抬头对我笑了笑,便在报告上签了。
杨书记进派出所
杨书记在邛崃当县委书记期间,不喜欢在下班休息时间有人去找他汇报工作,喜欢一个人散步悠哉游哉转大街小巷,四处去看热闹,听到民间社会真实的声音。他私人买了一辆上海凤凰牌自行车,喜欢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到处逛。有一天,杨书记骑自行车在东街,被一个骑得飞快自行车的小伙子撞了。幸好一个急刹车,杨书记才沒有被撞倒。他对那小伙子笑了笑,轻言和语地说:“小伙子,别太毛燥了,骑慢点。”
那小伙子把自行车一架,瞪着大眼,反而大声怒斥道:“老头,骑不来车就别骑!”
立时,就围上来不少看热闹的过路人,但都不认识面前骑车的是县委书记。那小伙子抬头,见骑自行车的是一个陌生的外地来的老头,更狂妄,吼道:“怪求得很!骑不来就不要在街上挡路!”
“哎,小伙子你怎么不讲理?明明是你骑飞车把我撞了,反过来你还有理?有什么事不要在大街上吵闹?”杨书记仍然轻言和语地说道。
“你这老头还怪呢?敢去派出所吗?” 小伙子好像是派出所是他家开的,见是陌生的外地人好欺侮。
“好,到派出所去说,不在街上扎堆堆。”
杨书记幺着自行车和小伙子一起到东街派出所,那蛮横的小伙子还一路走一路吼。
刚进派出所,派出所的所长和指导员见了,急忙迎上前,大声招呼喊道:“杨书记,啥子风把书记吹来了?”
“今天,在街上骑车被撞了,被他抓来的!”杨书记笑着说。
那小伙子见了,心突然被惊呆了,貌不惊人的老头,原来是县委书记,是有眼不识泰山,大水冲了龙王庙,才知道惹祸了。
后来,有一次我问杨书记:“听说书记进了派出所?”
他笑了笑说:“你们邛崃的小伙子太凶了!”
私闯县的财政局
原县财政局在北街,在1985年的一天上午,杨书记到县财政局。一进大门,县财政局大门收发室的守门人员一见杨书记,头戴蓝
色鸭舌帽,身穿普通中山服,貌不惊人,就像进城赶场的人,又像从外地来的陌生人,因此从收发室出来,把杨书记拦着,问:“请问,你找谁?”
“我不找谁。”
“你不找谁,这里是单位,不准外人随便进出。”
“我进去看看!”
“这里是单位,没有什么看的。”守门说完,转身就进了收发室。
杨书记见沒拦着,就进门上了财政局办公大楼。守门的见了,慌忙从收发室出来,紧跟着背后也上了楼。
在这时,县财政局局长黄锡永正从办公室出来,抬头见了忙招呼,喊了声“杨书记”,慌忙迎上前,热情地把杨书记请进了办公室。
守门的见了,惊懊地噓出了声:“噢,原来杨书记!”
骑自行车到高埂
县委书记下乡,一般都要带上秘书或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而且是事前打电话通知,乡镇政府提前作好各种准备安排,都是坐小轿车。现在有的是前呼后拥,警车开道,兴师动众浩浩荡荡,电视台记者随行。
我记得,杨正芹在1984年至1986年任县委书纪的三年时间,基本上是骑自行车或步行到单位,甚至一个人去的,事前乡镇和单位都不知道。
有一天上午,杨书记一个人骑着他新买的上海凤凰自行车,到了县城东外距城三十多里的乡下高埂乡政府。让高埂乡政府所有的人惊呆了,感到突然,而且是杨书记骑自行车来的。乡政府的乡党委书记和乡长,都分别从乡下村里赶到乡政府,向杨书记作了工作汇报。
那天中午,乡政府按照杨书记他下乡的规矩,不要人陪同,是一菜一汤,一个人在食堂里吃午饭。
在当时县委机关的人都知道杨书记养身口头禅:晚饭半杯酒,饭后慢步走,要活九十九。
那天下午,为了杨书记的安全,高埂乡政府就强行“扣”了自行车,杨书记不得不把自行车交了。高埂乡政府另派车把杨书记安全地送回了县委。
掀车坡地名由来
1986年初,县城建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建委关于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决定开发天台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当时的天台山上,从肖家湾到正天台的雷音寺林场,只有一条仅五六米宽的碎石山路,是县林场为了向外运木料和省林业学校三结合基地而修建的简易公路。
县委书记楊正芹很重视和支持县城建局对天台山风景旅游的开发,他曾几次专门到天台山。记得有好几次,杨书记乘坐县委的丰田越野车上山,在肖家湾到等乐庵的路途中,有一段弯道路坡又陡。每一次汽车路过这里,车上乘坐的人不得不下车,在车后双手推车,汽车才加大油门冲上坡。
有一次,雨后的山路黃泥碎石,汽车过后车轮留下深深的槽沟。就在这陡坡路段,我们又不得不下车,在车后双手用力推。杨书记也下车和我们一起使劲推车,汽车在咆哮“轰隆”声中,车轮滾子滑动向后飞卷扬起了黄泥浆,飞溅在我们的头脸和衣服上。汽车冲上了坡,我们才上了车。我们互相看着各人被沾有泥的脏脸,情不自禁地笑了。杨书记笑着对我说:“小李,你小子太霸道了,每一次上山,你都要叫我下车推车!”
我苦笑,无可奈何地说:“每一次又是你主动要我陪你上山,这山上的路又不是我修的,书记怎么不讲道理要责怪我呢?不掀车我们大家又怎么上山呢?”
杨书记哈哈大笑,说:“就是你的歪歪理多,说不嬴你,我提议这段上坡路,今后就叫‘掀车坡’,好吗?”
我们听了,都拍手称好,说:“好,叫掀车坡!”
在笑声中,车也推上了坡,路边没有水,也顾不上手脸上的泥,又上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