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1|评论: 1

[散文随笔] 李玉奎作品:平面文本诗剧·绿叶组合D-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4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I-1
江河水道几千年,
环水村落,保留着远古的诚信。
牧童丢掉了竹笛,
茶花依旧,开在原野丛林。
.
AI-2
利益是风中细绳,系着友谊,
友谊是春天的风筝。
彩虹爱情,虹断了,
孩子的眼睛,维系着婚姻。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
.
文本诗剧概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如果一条有张力故事的文学主线穿越了某诗歌,我们把这诗,定义为线性文本诗剧;如果段诗话故事,有共同延伸的意境或展开的内涵,我们借助AI技术,将其生成,统一几种逻辑的多元诗剧且超越其生成文本,理应把它定义为平面文本诗剧;再如果,数多维逻辑合成的组合诗文,在数理逻辑的推导下,文中人物参与了外星活动,无疑,这部作品属于四维文本诗剧。一个完美故事,朦胧于一首美丽的诗篇,它是,布满朦胧星辰的夜幔,闪烁在灰暗夜空,迷茫眼神的亮点。外星词语,将它定义为零维文本诗剧。
到这里,文本诗剧给出了一个不稳定的结论,作品属于读者,原著是他们再创作的依据。这里,每一段原创,都是一部文本诗剧的提纲。其空间容量,足能容下读者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新作品,理应展翅飞翔。愿,未来文学领域,多是优胜AI作品的原创,不再有书荒。
fae902944954aae952228fef846e00dd_t01b69686d4768d1b0b.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玉奎作品·文本诗剧·梦·鸿雁
.
银杏:
我叫银杏,女,二十二岁,外星籍。
一篇《中国文化与笛卡尔理念》的论文,让她的灵魂,获得了太阳系授予的数学博士学位。我就是,在四维空间,和你们交于一点,那两条平行的直线。本文所有与梦相关的文字,都是我视察地球,调研人类,递交给宇宙神,报告的文字部分。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
.
-长城鸿雁
我问银杏:“我的母亲,还在不在人世。”
我想让她,给我一个像算卦先生那样,模棱两可的回答。脆弱的心,已经不起,猛烈来到的惊喜或噩耗的撞击。愿意站在离希望很远的地方,去瞭望。
银杏用脸做出孩子般的表情,一本正经地告诉我:
“根据母系血缘关系,可以准确地通知你。这座城市里有你的母亲,而且还有你一个异父同母的妹妹。没想到吧,就是押解你去作案第一现场的‘警魂’。
.
这会儿,你母亲还在咱俩昨夜见面的地方。也就是,你家乡的那间破旧农舍。
你听不到,我能听清你父亲说话的声音:
“没想到,北梅这孩子也是苦命。有家不能回,也是母女相见难。再难,也得替孩子考虑。
你心强,能挡住潮流?现在有钱有地位的男人,有几个没有情妇。名门媳妇都忍了,你一个农家女就不能忍。
这是你母亲的声音,我也照样传给你听听:
“我打听到,她就在鸿雁城。可是我不敢去见她,弃子永远是母亲的罪过。
能看到院里这棵杏树,就像见到北梅一样。
.
一阵风,从农舍屋顶刮过。三月树梢,发出吹埙般哽咽的声响。顿时,满树杏花,纷纷飘落。
片片花瓣,压在心上。我的心感到很冷,冷得像,从天上落在冰面的雪花。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
.
梦月
梦中,银杏将玉坠盒,交给杏花女,她哭了,赶忙打开盒子,泪花模糊的眼睛,仔细审视玉坠,发现,雕刻在玉坠的不是星星,而是月亮。她擦干眼泪,疑惑地凝视着银杏,凄楚的眼神,在祈求什么。银杏热泪满眼,送给杏花女一个阳光的笑脸。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
.
警魂
卷云一样的白色巨浪,迎面而来。我惊醒了,枕上泪痕,像飘落的杏花。‘警魂’赶忙过来,用手抹去我眼角的泪珠。说:“做梦了”,我说:“梦见,你的脖颈挂着一枚,和我那枚一模一样的玉坠,仔细端详,上面雕刻的不是星星,而是月亮。”警魂说:“我看看你那枚玉坠。”我说:“我的那枚留给了女儿。”
‘警魂’端起床头柜上的银杏盆景,孩子般神秘地对我说:“你先回到父亲身旁,乡下山水能去病疗伤。病好了,我会赏你一个月亮。”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
.
作品简介:
.....
4.现代诗剧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剧始于胡适于1917创作的《人力车夫》,它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剧作品。
-随后,郭沫若的《棠棣之花》和朱培均的《最后的一夜》等作品,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现代诗剧的创作。
5.实例分析:
-以李玉奎的《杏花女》为例,这部作品通过诗剧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虚构的正能量社会女性形象,她的生活阅历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杏花女》中的台词全部采用诗的句式,情感浓烈,节奏鲜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诗剧作为一种独特的戏剧形式,以其诗意的对白、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而广受欢迎。它不仅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摘自·词语大全·诗剧词条。
.
作者简介:
李玉奎,男,内蒙古丰镇人,长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显著。06年以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依次被新华、人民、搜狐、新浪、红网等网站推荐,加精且置顶。作品迅速传播,被一个广大群体欣然接受。2013年由感恩教育之父张鸿超筹划并担任总编,诗集《我用痴情听红叶》,在海外出版发行。2015年,线装书局出版《杏花女》。2019年应邀出席《第五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诗剧《杏花女》获成果银奖,聘为由贺敬之等担任顾问的文化机构高级研究员。部分章节,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化机构,颁发的特等奖,2024年,获特等金奖。授予新中国75周年先锋文艺家。且入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赤子情——中国行业精英荟萃》、《新时代实干者风采》并收录《中国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