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97|评论: 6

[自度随吟] 李玉奎作品-文本诗剧杏花女系列·归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绿色生命
盆栽中国优秀的传统栽培艺术,将植物栽种在中。内表现枝叶、花朵、果实自然生长状态的作品。它们经历了,从固定田野到流动都市,人工培育移动植物生命,整个演变过程。
经过肃静的有点空旷的大厅,厅外大理石台阶过于光滑,铺着红色地毯。杏花女要带领押解她的警魂去作案第一现场。如果现在给她配一身警服,会使那身服装更加生动。
三月的春风,能吹化冰封的土地。绽放在春季的万紫千红,压不倒一树杏花。杏花女放慢那双灵巧的平底鞋子,眼睛审视着一行盆栽银杏,姿态庄重威严,枝叶透露出威严的肃静。
一行盆栽杏树,站立在大厅的壁镜前与家乡的北梅相比,那花儿,一样的粉白,一样的艳丽袭人照在壁镜里,镜中没有山水和花草更不见,飘动在花上的野风。
形态优美的幸福树,静静伫立在室外厅檐下,最高台阶的两旁。探出树冠的绿色叶子,像是在迎接惊艳黄花的到来。听人说,幸福树只有在幸福的家庭才能开花。
杏花女不知道,花工们为了整齐,有可能剪掉,这些绿色生命对阳光的探望。这些人工培育的盆栽花卉、本植物,根据天气预报,在晚霜、寒流来临前,会将它们搬入室内,安置在避风处,以免被天灾伤害。长久,将其放置在光线暗淡的角落,容易造成过早的落叶。杏花女心想,花工可别忘了,把它们移向阳光充足的地方。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善待它们,那是一种对待生命的责任。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
.
卷云一样的白色巨浪,迎面而来我惊醒了,满枕都是杏花瓣状的泪痕。警魂赶忙过来,用手抹去我眼角的泪。她把盆栽杏树移到了窗,窗帘已被拉开。闯进来的阳光白色耀眼,满屋活力。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
.
诗剧签·花神
序曲
笔直,长长的柏油路,拉开了,她们的距离。走远了,杏花女回头,看见银杏树,还站在风里。
.
飘零
一阵风,
她感觉到,有杏花落在头顶。
顺脸颊滑过,
再次滴落的花瓣,随风飘零。
.
道路旁,
春色染绿的银杏树活力鲜亮。
树下行人,满面春光,
没有人看见,她眼里的忧伤。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
.
花神
千年银杏,讲述着它花儿般的青春。杏花,依然是这个春天的花神。
.
归零·杏花泉
山路还是那样弯曲,像绕山的河水一样情切。这一湾河水,源于家乡山顶的几股山泉。每年春天,三月,同是杏花开放、凋谢的季节。欢快、清凉的泉水,落满白色、粉红的杏花。因此,杏花女的出生地,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方圆几百里,都知道杏花泉这个村子。那是一个被大山、森林封闭的古老部落。小时候,老人常说:千条江河归大海。在杏花谢落的日子里,杏花女总喜欢来到泉边,看那些白里有几点粉红,在水面上流动的花瓣。心想,早晚有一天,它们会漂进大海。那时候,杏花女没见过海。
.
/杏花女
我热恋大海,渴望一睹海的容颜,
来到海边,害怕惊涛骇浪的幽暗。
没有壮观,没有蔚蓝,
海面有灯火,可是夜航的小船。
.
注释:
‘词语大全’,‘诗剧’词条,将《杏花女》定义为诗剧。其中实例分析写道:
“以李玉奎的《杏花女》为例,这部作品通过诗剧的形式,塑造了一个虚构的正能量社会女性形象,她的生活阅历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杏花女》中的台词全部采用诗的句式,情感浓烈,节奏鲜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
.
作者简介:
李玉奎,男,内蒙古丰镇人,长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显著。06年以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依次被新华、人民、搜狐、新浪、红网等网站推荐,加精且置顶。作品迅速传播,被一个广大群体欣然接受。2013年由感恩教育之父张鸿超筹划并担任总编,诗集《我用痴情听红叶》,在海外出版发行。2015年,线装书局出版《杏花女》。2019年应邀出席《第五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诗剧《杏花女》获成果银奖,聘为由贺敬之等担任顾问的文化机构高级研究员。部分章节,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化机构,颁发的特等奖,2024年,获特等金奖。授予新中国75周年先锋文艺家。且入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赤子情——中国行业精英荟萃》、《新时代实干者风采》并收录《中国高层次人才数据库》。
fae902944954aae952228fef846e00dd_t01b69686d4768d1b0b.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归零·杏花泉
山路还是那样弯曲,像绕山的河水一样情切。这一湾河水,源于家乡山顶的几股山泉。每年春天,三月,同是杏花开放、凋谢的季节。欢快、清凉的泉水,落满白色、粉红的杏花。因此,杏花女的出生地,有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方圆几百里,都知道杏花泉这个村子。那是一个被大山、森林封闭的古老部落。小时候,老人常说:千条江河归大海。在杏花谢落的日子里,杏花女总喜欢来到泉边,看那些白里有几点粉红,在水面上流动的花瓣。心想,早晚有一天,它们会漂进大海。那时候,杏花女没见过海。
t019dae02afe2e5aeb2.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4-2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盆栽杏树
t0178cf43dd2877bead.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4-27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醉液流梦》
荒漠中绿叶的歌,寻找着,流沙漫没的古琴。它演奏过月亮创作的夜曲,弦断了,断弦处有余音
.
酒杯倒了,
醉液流梦。
枫叶响,纤指丢掉了古琴,
谁在拨动树的风韵。
.
风过花动,
难忘那双躲闪的眼睛。
兰花正开,
怀念我在花前的拘谨。
.
月儿来了,
依旧不染纤尘。
灯,你这光顾暗淡的友人,
还在守着久远的诚信。
.
天地情云相连,雨丝长风难断。多少河流湖泊奔向大海,你我曾经面对面,却不知,伴着这指环的孤灯,夜难眠。
——选自李玉奎著线性文本诗剧
.
文本诗剧概述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如果一条有张力故事的文学主线穿越了某诗歌,我们把这诗,定义为线性文本诗剧;如果段诗话故事,有共同延伸的意境或展开的内涵,我们借助AI技术,将其生成,统一几种逻辑的多元诗剧且超越其生成文本,理应把它定义为平面文本诗剧;再如果,数多维逻辑合成的组合诗文,在数理逻辑的推导下,文中人物参与了外星活动,无疑,这部作品属于四维文本诗剧。一个完美故事,朦胧于一首美丽的诗篇,它是,布满朦胧星辰的夜幔,闪烁在灰暗夜空,迷茫眼神的亮点。外星词语,将它定义为零维文本诗剧。
到这里,文本诗剧给出了一个不稳定的结论,作品属于读者,原著是他们再创作的依据。这里,每一段原创,都是一部文本诗剧的提纲。其空间容量,足能容下读者想象的翅膀。他们的创新作品,理应展翅飞翔。愿,未来文学领域,多是优胜AI作品的原创,不再有书荒。

 楼主| 发表于 2025-4-3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大序
主人公杏花女简介
第一章-------东来序曲
第二章-------春的旋律
第三章-------一枚红杏
第四章-------白色婚纱
第五章-------晨色玫瑰
第六章-------宇宙丰碑
第七章-------寂寞美人
第八章-------杏花怒放
.
大序
崇尚数学的理性,谨以诗的激情,献给数学纯真美丽的灵魂。
艺术的魅力在于它首先违背了常规,我用数学方法创作了这些文字模型。想让追求理性的读者,不怕推理艰难,用它们去创建,自己喜欢的空灵宫殿。
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悲欢已走远。唱给坎坷的路,夜行人,步履艰难。
它属于什么体裁?现代诗、古诗、叙事诗、散文、小说、诗剧。没人能够回答,这并不重要,体裁留给后人去命名。本样品命名为文本诗剧。它首先撩开读者眼帘的,应当是深远内涵的精美包装。所有的内涵,都有一双想象丰满,由光彩羽毛组合的漂亮翅膀。
剧中,女主人公的心,迷失在一个,被钱财浪漫化了的现实世界。在那里,爱情被切换成欺骗,以往的诚信离她越来越远。
诗文中,所有的逻辑语言,合成一体,统一于整个文本,为可变的、符合时代的、人文逻辑的剧情服务。那些扑朔迷离,而又美丽的诗句和短文,他们在引导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多维空间,自由飞翔。希望飞到一个,比原著理性设想,更加客观审美的地方。
主人公,这位传神情女,离开明镜,看不见自己最具魅力的眼睛。我把她放在四维空间。让读者这面多棱镜清楚地看到,她心灵深处,那种不被多数人理解,独有的奥美。由心灵感应、折射,她也能多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看到,随时空更新的理念、流动的真理、通往心灵的眼睛。
例如,北梅、受伤天鹅、银杏、寂寞美人,是不同时,不同空间的同一个人物,那就是诗剧中的主人公,杏花女。
百年、千年,后人或外星人,至少不会把这部作品,视为没有亮点的文物。因为在未来的空间,烟云般,没有创新的名利作品,已消失在晚霞被淡化的天空。那些越来越多,闪烁的亮点,是被阳光,点燃的灯火。
章与章之间被理性沟通,相邻段落用意境做了美化,多维逻辑连接的句子,遨游太空,阅尽宇宙风光。
文本中,不同时期,命运不同的杏花女们,共同创作的这部文本诗剧,是大自然、人文、数理逻辑统一的产物,它们共同构建了这座离奇的建筑。每一首推理诗,都是建立在大自然现象上的精神之塔。风中雨雪,给了它露在云端,接近蓝天的壮观。
数学灵魂推荐给文学创作者,一个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共同创建的崭新空间。取悦一时的低俗句子、非逻辑优化的作品、流行的通俗文化,多是不求进取的模仿。这无疑阻碍了文学的多元化,在智能层面上的探索与发展。
流传下来的精华语言,永远是现代或将来创新文学参照的经典。我们还能听到,从远古走来的七弦琴,穿越时空的音乐。古琴发音,浑厚深沉,它有足够的魅力,穿越时空。
逻辑混乱,混淆了深与浅的界线。忽略了美学,对文学作品的润色。不少现代诗被冷落,这朵雾中之花深感寂寞。离开意境,可以想象沙漠之花的落寞。扎根沙漠的奇花异卉、在风沙弥漫中迷失了自我。
固守一面旗子的辉煌,旗下弟子用怪状词汇,妖娆而没有生命的语言,描述出种种,云姿雾态,不知模糊了多少双倾慕它们的眼睛。
歌在那里,旋律仙踪,浪迹江河高山。诗在大海,灵感卷起浪花、波澜。激情碎在暗礁,涛声惊天。
艺术根植于美学的深处,其花绽放在新陈代谢中。
数学王国,没有文人相轻一词。修炼文笔者,不要忘记名著的指点。读者对文坛巨匠的崇拜,永远敬立在他们艰难的过去。初始,他们的作品,往往被主流批评家,确认为离经叛道。
文学成就人,优秀批评家,都遵循了一条规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楼主| 发表于 2025-5-1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神千年银杏,讲述着它花儿般的青春。杏花,依然是这个春天的花神。
t01f8d770d8efcd6aaf.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5-1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剧签·花神序曲笔直,长长的柏油路,拉开了,她们的距离。走远了,杏花女回头,看见银杏树,还站在风里。
t01f8d770d8efcd6aaf.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