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代美
黄明旭,1953年生于邛崃下坝乡,1973年投身教育事业,耕耘杏坛四十载,2013年从十方堂小学退休。现为四川省毛研会、邛崃诗词楹联学会、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以笔墨丹青续写人生华章。
"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碑林始见真。"黄明旭自幼与艺术结缘,少年时期临池不辍,以颜筋柳骨筑基;中年遍访名帖,于《怀素自叙帖》悟狂草真意,在《张迁碑》得汉隶精髓,更将《米芾蜀素帖》的洒脱与《苏轼寒食帖》的旷达熔铸一炉。六十年如一日,终成"古朴苍劲、刚柔并济"的独特书风,其作品入选省市当代书法家作品集等十余部典籍。
"半亩方塘映晚晴,诗书漫卷话桑麻。"作为乡土文化的守望者,黄明旭创作诗词楹联100余首。他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用艺术语言记录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莫道桑榆晚,彩霞映满天。"退休十年来,黄明旭累计参与文化下乡活动20余场,创作惠民书画作品1000余幅。2023年春节前夕,他在临邛镇现场书写春联时,一位老农握着他的手感慨:"黄老师的'福'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都写进我们心坎里了!"这份用翰墨传递温暖的坚守,让他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口碑。
这位七旬老人正以"老骥伏枥"的豪情,在宣纸铺就的长卷上,继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瑰丽篇章。他的艺术人生恰如笔下的墨竹——历经岁月风霜,愈显劲节凌云。
接下来,我们将从“低吟浅唱”“翰墨飘香”“活动剪影”这三个维度,为您徐徐展开黄旭明老师精彩纷呈的艺术人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