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前退休的广安市普通干部,正承受着制度变迁的隐性代价。数据显示,2012年广安市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仅1721元,而同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超4000元,差距达2.3倍。这一群体在岗时未纳入职业年金体系,退休后每月仅依赖基础养老金,而近年退休人员普遍享有职业年金(单位缴8%、个人缴4%),补充待遇差距悬殊。
住房保障方面,2013年前退休干部普遍面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低、比例不足的问题。以2010年广安市直单位为例,科员级公积金缴存基数不足社平工资的60%,而同期成都等地已按全额工资缴纳,导致退休后住房补贴差异显著。
工资待遇的落差更为直接。2013年前退休干部月均工资普遍低于2000元,而2023年新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已达3500元以上,增幅超75%。叠加物价因素,2000-2013年全国CPI年均增长2.5%,但同期养老金年均增幅仅10%,实际购买力差距持续扩大。
更令人忧虑的是生活补贴的“随意性”。2025年广安市某校退休人员生活补贴仅1300元/月,而资中县同类人员仅400元/月,且发放标准不透明、频次不稳定。反观在岗人员,2025年广安市直事业编每月差旅补贴达1300元,绩效奖金超1.2万元/年,形成鲜明对比。
这些退休干部曾为广安发展奉献青春,却因制度滞后成为“待遇洼地”。建议建立历史待遇动态补差机制,将季度生活补贴纳入刚性保障,并参照企业年金标准补发职业年金差额,让制度温度覆盖每一代奉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