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四川专门将“积极发展夜间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沸腾的火锅升腾起市井烟火,二十四小时书店的暖光抚慰着都市夜归人,潮流市集里手作匠人的叮当声与霓虹光影交织成诗——这是川渝的夜间美学,是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中“60%消费在夜间”的生动注脚。
为全面展现川渝夜间消费新业态、新体验,即日起四川新闻网联合华龙网共同开展【不夜川渝·夜经济调研行】系列报道,我们将以“夜经济”为牵引,聚焦“夜游、夜购、夜展、夜秀、夜娱”等消费场景,探访新业态,触摸城市经济跃动脉搏,解码夜间消费活力密码。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谢川霞 王雪意 邱可欣 实习生 张皓铭 摄影报道
4月29日,2025首届川渝夜经济短视频大赛开赛仪式在成都市温江区举行,为全面展现川渝夜经济风貌,现场同步启动不夜川渝・夜经济调研行,并为采访团代表授旗。
夜晚“亮”起来,消费“火”起来。看一场电影,散场后去夜市大快朵颐;精心搭配服装和造型,去夜市打卡在防空洞里吃火锅;下班后和好友组一个“板式网球局”,在运动场尽情挥洒汗水……温江,作为此次调研行的第一站,以夜市、夜娱、夜动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拓展了消费空间,成为观察川渝夜经济的绝佳窗口。
首店来了
这个夜间流量密码你体验了吗
晚上九点许,李女士和家人在合生汇看完电影就直奔夜市,想买一杯用点茶工艺制成的冰奶茶。“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人分享,这家奶茶店在制作的时候是现场点茶,之前的确没见过,想拍个视频发抖音。”
李女士口中的奶茶店叫“李山山茶室”,是一家新中式奶茶店,今年3月落地温江的区域首店。记者注意到,即使是接近晚上10点,仍有四五桌顾客,“由于紧邻合生汇商业综合体,以及光华夜市,夜间人流量大,店铺夜间的销售额占全天近三分之二。”李山山茶事(温江店)老板周睿韬表示,为了应对夜间订单,他们在晚上新增了三个兼职人员,也会适时延长营业时间,来服务消费者。
李山山茶事
在一街之隔的新光天地商业综合体内,“打一场板式网球俱乐部”西南首店正在试营业。晚上十点许,何女士结束了两个小时的酣战,跟新认识的球员约定下次一起来。“出点汗,感觉人都很舒畅。”何女士是一名自由职业者,白天照顾店铺,只有晚上时间空闲,看见家附近新开了店铺,团了券就过来了,“我也是第一次打这个球,没想到上手很快,有趣的同时运动量也达标了。”
板式网球起源于墨西哥,结合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壁球的特点,在四周封闭的场地,使用实心带孔的球拍进行运动。“因球拍的特殊性使其相较网球更易上手,由于四周的玻璃和铁网使其有了更多的创造性玩法,可借助玻璃的反弹在球二次落地前将球击回,加上场地面积只有网球场的四分之一和双打的比赛规则,运动爱好者参与体能门槛低,属于全年龄段友好的小球运动。”该俱乐部店长胡程俊介绍。
“打一场板式网球俱乐部”西南首店正在试营业
俱乐部共有两片20m×10m的球场,同时能接待48人,“没想到试营业期间,只算晚间就有30多人来打球。”胡程俊说,该场馆是“运动+夜经济”的绝佳组合,在五一正式开业之后,还将完善酒水餐饮服务,计划把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两点。
首发经济+夜经济为温江消费注入新活力。温江区出台《成都市温江区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发展首发经济、打造夜间特色消费场景、夜间特色街区,旨在通过政策吸引首店入驻、举办首展首秀,为夜间经济引入新元素,提供更丰富、更有层次的夜间经济体验。
“爆改”消费场景
你的DNA动了吗
苗圃“爆改”火锅店,美食街里看展览,在夜间再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拍……依托城市独特的人文底蕴,温江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场景,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正成为夜间消费的新亮点。
“公园里吃火锅啊,太稀奇了。”“还可以在船上吃火锅,看表演。”“这不是成都小江南吗?”这是在社交平台上,网友对古今山林火锅公园“稀奇”之处的评价。古今山林的前身是一家占地35亩苗圃基地,去年四月,改造成了以园林为主题、唐风宋韵为基调的园林火锅。
晚上九点,热气散去,走进古今山林,彩灯装饰在参天古树、奇花异石、亭台楼阁上,道路旁流水潺潺,雾气缭绕,空气中还弥漫着歌声和火锅香,同行记者不禁感叹,“这是火锅店?”沿着石板路逐渐深入,看到树上、假山上、亭子里都坐满了食客。在火锅店的核心湖水区,看到两名打扮成小青和白娘子的NPC吊着威亚在水面表演,湖周的亭子里时不时发出掌声和欢呼声。
古今山林火锅公园
“我是专门来这打卡的,都说成都的火锅有特色,真的太独特了。”一位来自江苏的游客在网上刷到这家公园火锅的视频,和朋友专门留出晚上时间来体验,打算用餐后再去体验一下在晚间穿古装旅拍。
“旅拍是去年夏季引进的,每个月差不多有上百人来专门拍夜景,特别是外地、国外游客。”古今山林火锅公园运营负责人张竞文说,火锅店夜间消费占六成,为了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会不定期开展川剧、变脸等非遗表演,前不久还上新了咖啡店、麻将机等夜间消费场景。
以夜兴业,以业兴夜。夜市是夜经济最常见的一种业态,而在位于温江老城核心区域的文庙片区,通过城市更新“爆改”的古今交融的文庙·印巷文创街区赢得了市民游客的青睐,逐步发展成“食、游、购、娱、展”等全方位发展“新夜态”的“夜间经济2.0”。
夜幕降临,街区的小吃摊亮起灯、吆喝声起伏,个性定制招牌的咖啡店换装成酒吧,利用原有防空洞“爆改”的火锅店开放了所有房间,在原粮食局公房里开设的摄影展正在夜间展出……该街区活动策划负责人岳文荣介绍,文庙街区利用温江浓厚的古蜀文化为切入口,利用现有建筑形态和街区肌理,不断更新消费场景。比如在今年6月即将完成的二三期改造,将用于开设青年旅社、书院等新消费场景。
防空洞火锅
防空洞里看展览
“优越的气候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让温江把夜间经济作为了促进消费和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抓手。”成都市温江区商务局党组书记杨成表示,接下来温江将持续优化现有夜间消费场景,发掘现有资源,探索消费促进新增长点,同时通过加大政策服务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参与夜间经济建设。
“夜经济”已成为四川消费的一抹亮色。今年四川将分层级打造100个“不夜天府”夜经济集聚区,正在重构消费时空的坐标系。走进不夜川渝,解锁夜间经济迸发的活力,绘就“越夜越繁荣”的天府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