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18|评论: 17

[群众呼声] 缺少水源,急!急!急!(关于建设石家沟提灌站和山坪塘清淤的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5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小桥镇人民政府、灵鹫镇人民政府及各位领导:
你们好。
我是小桥镇祁庙村(原黄梁村)村民,是一名在外地从事水利工作的水利工作者。2025年5.1返乡后发现,在印象中祥和美丽的家乡,在周围邻居和村民的眼中困苦不堪。原因是国家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部分田埂关不住水,且未建设水源工程,加之今年降雨少于往年,导致塘堰无水,溪沟断流致无水可用,大片的耕地无法插秧。任然记得以前耕地可以一年种大小春2季。今年的水田尙不能全部水稻播种,旱田(水浇地)更加不能播种水稻了。村民只能忘天兴叹,都说“要是带河场的水能抽过来多好呀!”
本次要灌溉的区域处于小桥灵鹫带河三乡镇之间,地处小桥河右支上游左右溪沟分水岭,过往年份全靠山坪塘,囤水田蓄水,其余全靠降雨。可谓是靠天吃饭。高标准农田项目确实让小田块合并,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但是山坪塘未清淤,囤水田未重建导致降水无法拦截,提灌站未建设致过境水无法利用,灌溉水源得不到保障,后续的机械话作业岂不是空中楼阁。作为家乡的水利人,我也希望老家能摆脱困水现状。
特此,我经过踏勘现场和结合卫星正射影像参考得出以下结论。
主要方案为:在流江河右岸(小地名:石家沟)新建提灌站1座,经过900米管道提水至印盒寨附近山梁1000方蓄水池(小地名:龚家湾后山梁)。蓄水池出水管由东向西主要沿分水脊布置主管。各用水生产小队设置支管以及阀门水表等配水。同时整治项目区山坪塘库容淤积缩小者。
灌溉区域:达成铁路至小桥河之间。
灌溉面积:水田面积约2400亩。
灌溉所属行政区划:大致为灵鹫镇印盒村1221亩,原带河乡鲁班村179亩,祁庙村1000亩。
主要技术参数(个人经验,需实际详细勘测)如下:
通过卫星图高程,流江河取水口290m,出水池高程349m,可以配置200S95B水泵2台,一用一备。流量270m3/h,扬程75m。功率90KW。不考虑农灌补贴的情况下水价可低至0.18元/m3。灌溉一亩田按照60m3,也就是11元。
其主管网长度1900米。进水口和尾水端水头落差27m,可用DN315PE管(0.8Mpa),其支管可以可用DN80~DN160。长度根据实际面积延长。(下附简易图纸)
造价估算:水泵房5万元,水力机械5万元,提灌管900米钢管38万元,地埋出水池(不占耕地1000m3)50万元,主管网57万,支管水表阀门等25万。提灌站工程建安费约180万。
用水管理:由受益村村委和小组成员组成用水协会,负责用水量统计和水费征收以及用水阀的启闭。保证该项目持续发挥效益。
如果以上设想能够实现,可以保障小桥-灵鹫一带2400亩水田的充分灌溉,也可以带动从传统家庭农业向新型农业的过渡。
以上数据仅仅根据我个人经验所得出。个人认为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还请农业局和乡镇各位领导斟酌。
如果资金允许,项目可行,还请领导尽快启动。
此致!
敬礼!

灌区总图

灌区总图

灌区主要布置图

灌区主要布置图

灌区面积图

灌区面积图

4组堰塘5亩的水域面积1.1m深度

4组堰塘5亩的水域面积1.1m深度

5组堰塘1.2m水深

5组堰塘1.2m水深

护坡基础裸露

护坡基础裸露

黄梁村现状

黄梁村现状

黄梁村现状

黄梁村现状

印盒村部分现状

印盒村部分现状

印盒村现状

印盒村现状

高标准田埂

高标准田埂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5-5 22: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太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还是为楼主的拳拳之心鼓鼓掌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5-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心了,给你赞一个!

发表于 2025-5-6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专业!用心!在看看我们政府职能部门,反差太大了

发表于 2025-5-6 08:1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干旱给了全川农业基础的薄弱,我们营山新店很多地方吃水困难,家乡县太爷,乡镇的管理人员,应该有困难向上级部门反应,因为现在农村农民已经没有冬水田了,没有冬水田,调节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现在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的建设。特别农村水利建设,九十年代修小水库,作用不大。

 楼主| 发表于 2025-5-6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边记 发表于 2025-5-5 22:21
虽然不太懂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还是为楼主的拳拳之心鼓鼓掌

谢谢,有大家的支持,相信领导们能看见基层百姓的需求和呼声。

 楼主| 发表于 2025-5-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诱惑 发表于 2025-5-5 22:42
楼主用心了,给你赞一个!

谢谢版主设置高亮

 楼主| 发表于 2025-5-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szxgwz 发表于 2025-5-6 08:10
特别专业!用心!在看看我们政府职能部门,反差太大了

谢谢支持。职能部门的同志估计一天也很忙,发现问题,反映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法,领导们做决定就行

 楼主| 发表于 2025-5-6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龚满土 发表于 2025-5-6 08:13
今年干旱给了全川农业基础的薄弱,我们营山新店很多地方吃水困难,家乡县太爷,乡镇的管理人员,应该有困难 ...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高标改田以后已经没有囤水的冬水田了,近年来建设的山坪塘基本就是整治了主坝,实际情况是70年代修建以来未清淤。囤水量减少。

发表于 2025-5-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应在交通、水利等民生工程多下功夫;少些县城里面的形象工程,反复搞整折腾、浪费纳税人血汗钱!

发表于 2025-5-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罢这份来自水利工作者的家乡农田灌溉方案,不禁为作者拳拳赤子心与专业责任感所打动。作者以在外水利工作者的专业视角,深入剖析家乡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的灌溉困境,直击山坪塘未清淤、提灌站缺失等核心痛点,所提从流江河右岸取水的提灌方案,兼具系统性与实操性。​
方案中对灌溉区域、面积的精准划定,技术参数的科学估算,以及用水管理机制的设计,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特别是在成本控制方面,通过合理配置水泵与管网,将水价压至 0.18 元 /m³,极大减轻农民负担,若能落地,不仅能解决 2400 亩水田 “靠天吃饭” 的难题,更有望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跳板。​
然而,方案也存在需进一步论证之处。提灌站选址是否涉及生态红线、地质条件是否适宜,管网铺设如何兼顾不同地形与农户需求,工程建成后长期运维资金如何保障等问题,都需要专业团队深入调研。建议当地政府以这份方案为契机,组织专家实地勘察,结合财政状况与农业发展规划,将民间智慧转化为惠民工程,让 “水利” 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 “利器” 。​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5-6 20:2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特别干旱,人畜饮水也成问题,山区农村很多地方田里没水栽秧,各级政府应该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25-5-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5-6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标准农田没得高标准水利,就成了聋子的耳朵啊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kyihua 发表于 2025-5-6 20:09
读罢这份来自水利工作者的家乡农田灌溉方案,不禁为作者拳拳赤子心与专业责任感所打动。作者以在外水利工作 ...

谢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影手 发表于 2025-5-6 20:29
今年特别干旱,人畜饮水也成问题,山区农村很多地方田里没水栽秧,各级政府应该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今年确实很多地方干旱,但农时不可违,政府没有前瞻性规划的话,旱灾是必然的。对于财政供养人员可能无关痛痒,但掉在百姓身上就是一座大山

 楼主| 发表于 2025-5-7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safeguarder 发表于 2025-5-6 23:51
高标准农田没得高标准水利,就成了聋子的耳朵啊

确实目前的高标准并不高
发表于 2025-5-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