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系列之三十八——旅途邂逅
旅行除了看风景长见识,路途邂逅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2024年9月11日下午,我在吐鲁番葡萄沟景区大门前看到两个骑摩托车的人,因为摩托车很特别,好奇心趋势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这不看还好,一看让人有些不淡定,人家骑的摩托车居然是美国本土原产的印第安公路大师116。这种V型双缸大排量摩托车,售价最低也要人民币四十多万元。能买这么昂贵的摩托车,在我看来不是大老板也是富二代。问了其中一个骑手,对方说他们来自北京。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将近三千公里,骑行至少也要三天,这样的长途骑行该多累啊,但方告诉我,他们是以每台五千元的价格将摩托车托运到乌鲁木齐的。
想试着以摩托车为话题,侧面套一套骑手到底是什么身份,可这位四十岁左右年纪、一米八左右身高且英俊潇洒的骑手立马就猜透了我的心思。没等我发问人家就主动告诉我,说他就是个自由职业者,买这个品牌的摩托车就是因为喜欢。骑摩托车游新疆是他多年的梦想,于是和朋友相约一起出行,计划花个把月时间把新疆走个遍。说话间骑手开始发动摩托车,一脚踏下起动杆,摩托车就发出了摄人心魄的轰隆声,没等我反应过来,摩托车已经消失在视野尽头了。
结束了十七天的南疆游,2024年9月14日下午两点我们去乌鲁木齐机场。表哥表嫂飞成都的飞机比我们早几个钟头,为了方便我们一起乘坐旅行社送机的车。送走表哥表嫂,看看时间还有五六个钟头,我和老婆就在值机大厅一角的等候区挨时间。坐在排椅上,看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从他们的动作、表情、行为和言语去揣摩他们的心境不仅很有趣,时间也过得比较快。
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两个穿着时尚长相英俊漂亮的男女青年,他们一人拉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走到我斜对面的那一排座椅前。男青年正打算落座,却被女青年一把拉住,然后迅速从手提包中取出几张纸巾将座椅认真擦拭了一番才给小伙子点了点头。小伙子一脸坦然地坐下,随即就拿出手机看了起来,而这期间女青年却将两个箱子放到男青年旁边的椅子前,之后一脸堆笑地对小伙子说着什么。小伙子正专心看手机,对女青年的说话只是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随后女青年就转身离开了,回来时手里拿了两桶方便面。
原以为女青年会将一桶方便面交给男青年,可她却悄无声息地蹲在之前放箱子旁边的座椅前。只见她先把面桶上的纸皮揭下,又撕开料包把调料倒出后还不忘把料包袋一一塞进一个完整的空料包袋中。等把两桶方便面都放好调料,姑娘才起身端起方便面又将作为垃圾的料包塑料袋拿在手上往开水桶那边走去。回来时,姑娘并没把方便面递给男青年,而是将其放到箱子后边的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旁边开始刷手机。
几分钟后姑娘收起手机从椅子上拿过一桶方便面,用小叉子把泡好的面进行搅拌,之后才将其递给男青年。看了一眼姑娘递过来的方便面,小伙子一只手接过来,两人相视一笑后开始吃面。女孩子的含情脉脉和小伙子的大大咧咧形成鲜明对比,姑娘做事的一板一眼让我对她心生好感,同时也对小伙子生出几分妒忌。
又一次在大厅里溜达一圈回来,姑娘小伙子已经离开,旅客走了,座椅又空了不少。时间已经是下午快五点,离我们的航班起飞还有四个多小时。就在我又觉得有些无聊的时候,就看见一个人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健步朝我这边走来并很快在旁边的一个空椅子上落了座。从塑料袋里取出两个装食物的小塑料袋、一瓶白酒和一双一次性筷子,随后就坐在椅子上大快朵颐。
一口卤肉之后,那人拿起酒瓶对着嘴狠狠地喝了一口,随即就是微闭双眼露出一脸特别享受的表情。多长时间没喝酒了才能把人憋成这个样子啊,觉得好笑我细细打量对方。中等身材皮肤较黑四十多岁的样子,从穿着上看我猜他应该是刚从国外回来的工程机械公司或建筑公司的技术人员。一问,果不其然,他是山东一家有名的工程机械制造公司的维修技工,三个月前被派到哈萨克斯坦一个中国某公司承包的高速公路工地上维护设备。
“哎啊,老哥。从出国到现在没喝一口酒啊,这三个多月可把我给憋得,难受啊!老哥,我一个人喝酒没意思,你要不嫌弃也来整两口如何?”见我摇头,对方也不勉强,我便以他在国外的工作生活为话题和他聊了起来。对方姓孟,山东聊城人,随着我国在国外承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像他这样的技术人员也开始频繁出国。国内一家路桥公司中标了哈萨克斯坦一条高速公路工程,他们公司又中标了那家路桥公司的工程机械,他就是被公司派到哈萨克斯坦去做设备维护,同时也对甲方的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我问老孟,是不是公司有规定在国外不准喝酒。他说不是公司有规定,是自己不喝。老孟说,他虽然是公司的高级技师,但因为学历不高,又不会外语,所以这些年但凡有国际出差,公司基本都是派技术过硬的大学生。疫情后,国外工程项目激增,公司的工程机械也跟着火爆,大学生不够派了公司就把他们这些不懂外语但技术过硬的老员工也派往国外了。老孟说,这是他第一次出国,真是开了眼界了。
我问老孟,维修设备不懂外语并不影响,就算给当地人做机械维修培训,只要动手能力强不懂外语也基本没什么问题,为啥这么在意外语呢,这也和喝酒也扯不上关系啊。老孟喝了一口酒,几分认真的说:“老哥,要是能说英语,我就可以直接和外国人打交道了,那样的话就会少很多麻烦。你不是问我在国外咋不喝酒吗。第一天维护设备就遇到一个当地人,人家说的话我是一句没整明白,要不是有个懂外语的我方员工给我翻译,我做得再好也是白搭。那天下班,施工方请我喝酒,我说啥也不喝。干啥?发狠学英语。
“听说我要学英语,施工方那个懂英语的工程师告诉了我一个特别好用的方法。在他的点拨下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翻译软件,人家现场教我怎么用,第二天就派上了用场。上班时人家外方人员问我啥,我就叫他对着我的手机说啥,等他说完手机上也就翻译成中文了。我要是有事给他说,就对着手机说中文,说完了按一下翻译键立马就显示英语了。这东西好啊!那以后,我就不喝酒了,不能因为有这个翻译软件就万事大吉了。我之前只知道机械修理,出来才晓得现在的设备还有那么多新功能,像什么智能化,AI,这些虽然听说过,但在公司都是人家那帮大学生在折腾,我们就是仗着技术好才不怕。这次出国才知道,要是再不学习新东西,就我那点修理技术早晚也要过时的。
“这趟国际差出得值。我今年45岁了,离退休还有长着呢,不学习光靠吃老本不定哪天就要被AI给替代了。老哥,你说我说得对不对。酒呢,还是要喝的,但出国就不喝了,白天和外国人多交流,不能全靠翻译软件,你说是不是,自己还是要学几句才行。晚上就和工程公司的大学生学些新东西,别的不说,再怎么说也要在退休前让自己不过时吧。”听了老孟的话,我真是对他刮目相看。本来还想和他多聊一会,但广播通知,他乘坐的航班开始办理登机手续了。看着老孟离去的背影,我若有所思。能够从一次国际差重新认识自己,这不正说明中国工人的永不满足和刻苦勤奋吗。
把形形色色的旅客当成一道风景,将近七个小时的等候并没让我感到多无聊。晚上九点飞机准点起飞,半个小时候飞机开始巡航,接着就是发饮料发餐食,之后就是坐在座位上想着如何度过漫长的空中飞行。一排三个人,老婆靠窗,我中间,一个二十来岁的男青年靠过道。长得白白胖胖的小伙子,我想他应该也是去新疆旅游的,本想和他聊几句,但人家眼睛一直盯着小桌板上的一本书在看,也就不好意思打扰。
小伙子看的是一本英文书,我斜着眼睛瞟了几眼,发现书页的天头上印有“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的字样,就知道这是一本书名叫《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的介绍AI的畅销书。因为一直关注AI技术,等到小伙子将头抬起来的间隙,我问他是不是也是到新疆旅游去了。小伙子说他是哈萨克斯坦人,正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小伙子的中文说得很流利,我连声夸他,他解释说,他父亲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中期就在新疆做生意,等他出生时,他父亲已经在乌鲁木齐开了自己的跨国贸易公司,他的中文就是从小跟着父亲学的。
小伙子在南科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他说除了学习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方面的专业知识,他还自学人工智能,毕业后打算帮助父亲的贸易公司提高在智能电子商务和大数据市场营销分析方面发挥作用。我问他现在都九月中旬了才去上课,是不是家里有事耽搁了。小伙子说,这次暑假回家是带着实习任务的,就是帮父亲的公司开展一项新业务,业务开展得很好,写毕业论文也有真实案例了。
说起新业务,小伙子很有几分自豪。他父亲公司的业务之一是从中国进口小汽车到哈萨克斯坦。之前进口的小汽车都是委托运输公司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因为需要集中承运,所以等待周期比较长,成本也比较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伙子通过大数据对汽车出口、海关、法律、旅游、自驾等多方面信息进行AI综合研判,之后发现进口小汽车可以通过自驾的方式,将汽车从乌鲁木齐市开到霍尔果斯口岸哈萨克斯坦一方的货场。于是就通过网络办理手续,发布广告,很快,有意愿的人就主动找上门来。从搭建网络到第一个自驾者找上门来,短短一个月时间,他就为父亲的公司进口了百多辆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多款中国产小汽车。小伙子的讲述让我也跟着兴奋了起来,在我还想就一些细节向他提问的时候,机舱的灯光暗了下来,我们也只好终止了聊天。
看风景、长见识、遇到有趣的人,这不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