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为更好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
自2025年5月7日起,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2%、1.4%和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为2.0%,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为1.5%。
央行发布3类10项措施
一是数量型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二是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同时调降公积金贷款利率。三是结构型政策,创设并加力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
第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第二,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
第三,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第四,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均从目前的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目前的2.25%降至2%。
第五,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
第六,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持续支持“两新”政策实施。
第七,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第八,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与调降相关工具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第九,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5000亿元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3000亿元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
第十,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部署,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做好货币政策调控,并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
100万房贷月供少还133元
今天(7日),央行等三部门召开“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明确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后,新发放的如何执行?存量的何时调?
>>公积金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位
央行此次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是继2024年后再次对公积金利率进行定向调整,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已处于历史低位。
此次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范围既包括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也包括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将执行新的利率;此前已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将在2026年1月1日起下调。
以一笔金额10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月供将由4136元降至4003元,减少约133元,总利息支出将减少约4.76万元。
>>降息、降准、降公积金贷款利率详细时间表
5月7日起,下调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5月8日起,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首套: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
二套: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525%和3.075%。
5月8日起,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1个百分点。
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5月15日起,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更多楼市政策有望出台
本次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指出,近期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其中针对房地产明确提出“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获悉,为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该局将符合条件的存量住房开发贷款项目分批纳入“白名单”。
据统计,自2024年2月7日四川省推出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来,截至2025年3月末,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已为869个“白名单”项目授信2821.81亿元,发放贷款2595.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