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02|评论: 1

[原创] 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屡屡出现“男性病例”,花木兰地下有知必出来拜师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网友 2022年优秀网友 2024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5-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_6012.jpeg

这段时间,网友们在扒董小姐们的论文时,偶然发现了不少足以震惊世界的牛逼论文,我估计所有诺贝尔奖都要甘拜下风。

比如,5月4日,网友发现在《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年11月发布了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论文作者叫霍某静,单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

该论文第一部分写到“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4-55岁。”

然而,这篇论文开篇就写明:“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论文中提到,选取的样本为所有患者经临床症状和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又如,《中国农村卫生》2014年刊登的河北省宁晋县医院妇二科赵某某的论文《难治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文中称“我院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69例患者,年龄20-34岁,男35例,女34例。”

哈哈哈,河北省宁晋县医院竟然有男35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

还有《中国医药指南》于2018年第16期刊出了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孟某某的论文《子宫腺肌瘤腹腔镜保守手术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观察》。

该论文中的实验数据提到:“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区间23-48岁。”

《中国医药指南》和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真牛掰,居然能让20例男性患上子宫腺肌瘤!
此次引发争议的论文还包括《介入超声对于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和应用价值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要点分析》等,除了《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中国农村卫生》《中国医药指南》,刊发期刊还涉及《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大家健康》《中外医疗》等。

《实用妇科内分泌》创刊于2014年5月,是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医学期刊,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妇科内分泌专业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是由中国保健协会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中国农村卫生》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主办的国家级医药卫生学术类综合性医学期刊……

然而,如此低级的错误,即便非医学专业人士也能轻易识破,竟能顺利通过严肃学术杂志的同行评审,并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不禁要问,这些论文是如何经过层层把关在这样的权威学术期刊上出炉发表的?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5月5日发布情况说明: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医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5月6日,《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社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学术不端的声明》,称对涉事编辑已作出辞退处理,并制定了整改措施。

农村卫生协会则称,“我们已经成立专班调查这一事件,正在查阅相关档案了解情况。”

虽然涉事单位已经做出了处理,但男性患上妇科病,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竟然出现“男性病例”的奇闻,联想到协和医院的董小姐们的论文,让人不禁胆颤心惊!

《木兰诗》说: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后来脱了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然而,谁能想到,“安能辨我是雄雌?”已经过去1500多年了,妇科论文及文献中竟然屡屡出现“男性病例”的奇闻,我估计,花木兰若地下有知,一定会钻出来拜师吧?!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wugou928、wugou829​​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5-7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