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24|评论: 0

家乡的“蜂蜜蒜”

[复制链接]


文/杨启军

      我从小爱吃母亲做的“蜂蜜蒜”,按照常人的逻辑,不外乎有两种情况,要么把蜂蜜加在大蒜里,当下饭菜,美味可口。要么把大蒜寖泡在蜂蜜里,当零食吃,又辣又甜,有一种家乡的味道;记忆中,母亲每年都做一些,做的多的时候,厨房、院子、走廊都会摆上一坛,要是父亲不反对,房间里都可能会摆上一坛。家里来了客人,母亲都会装一小碟出来,显摆一盘,客人走了,还要送上一罐给客人。在那个年代,母亲能想到把蜂蜜做成食品,只是一种手艺而已,现在想起来感觉母亲还真的有远见,现在我们蜂行业提出的跨界融合发展,不正是将“母亲的味道”的延续和传承吗?
       “蜂蜜蒜”最早叫“糖醋蒜”,是一种传统工艺,或者就是“下饭菜”,后来母亲病了,我就再也没有吃到正宗的“蜂蜜蒜”。一直到2006年,我在丹景山政府工作,听说隆丰的王书记带领大家在做“蜂蜜蒜”,我立即前去拜访,一了解,才知道为什么传统做法不敢用蜂蜜作为原料去做“糖醋蒜”,除成本高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加蜂蜜的比例和时间没有掌握好,所以一说起“蜂蜜蒜”,都认为是假的,但王书记她们通过上百次的实践才摸索出做“蜂蜜蒜”的门道来。时间久了,我和王书记她们搞得很熟悉了,一去王书记那里,就会端上一盘“蜂蜜蒜”来请问。王书记很细心,吃完“蜂蜜蒜”,还不忘了给我们准备一盘生花生米,她说,这样吃了嘴不臭。
      后来,我认识了一位山东大蒜老板, 我好奇地问,山东的大蒜品种不但块头大,还好看,而且价格便宜,为什么不能用来做蜂蜜蒜呢?山东老板很在行地说“蜂蜜蒜”如果用山东大蒜来做硬度和辣味达不到腌制的标准,所以还是用彭州的大蒜做出来的“蜂蜜蒜”才是最好的。通过两次对“蜂蜜蒜”的认识,我终于明白,原来“蜂蜜蒜”还有这么多学问。
      再后来,我调到了致和镇工作,在指导全镇乡村振兴成果应用上,我提出用“蜂蜜蒜”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很快一个由公司加农户的“蜂蜜蒜”产业链建成,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蜂蜜蒜”就给公司带来两千万的收入,“蜂蜜蒜”工艺也成为非遗项目在当地扎根下来。
尽管时光流逝了一些岁月,致和镇和丹景山镇第二故乡的形象已在脑海中有些模糊和健忘了。但彭州“蜂蜜蒜”的美食文化一直让人惦记在心难以忘怀,那温馨幸福的美好画卷已清晰地封存在我的脑海。尽管彭州“蜂蜜蒜”只是彭州美食文化的冰山一角和窗口服务行业中的一个缩影,但所折射出来的都是彭州文明卫生城市的良好风范和成都定位的后花园和北部重要工业城市的光辉形象,蕴含有对生活的美好,对友谊的尊重,对诚信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许......如今,在我居住的牡丹新城,也有一家“蜂蜜蒜”店,那红底黄字的霓虹灯闪耀着店名,吸引着我的眼球,我明白这不是正宗、地道的彭州“蜂蜜蒜”,只是打着这个旗号的店名罢了,在我心目中只相当于张麻子、杨胖子的普通蜂蜜蒜店而已。但我却总带着另一种眷恋的心情去购买,也只有我才能吃出这个店不一样的味道来。
20250507222018front2_0_7891910_Fn2BTGxt8cY9B6Yghdfet8VHfq9z.jpg
20250507222019front2_0_7891910_Fkmfu_4CB6ztkyMZPe3ys1v7wcTL.jpg
20250507222018front2_0_7891910_Fi1oWN8FcrzYOERJ0olVQ7oYrPSz.jpg
20250507222018front2_0_7891910_Fkn5oPa2MvrjeCalKoRiPiCYJmnS.jpg
20250507222018front2_0_7891910_FssmMqukYhNpimkgA9PDkG6b6js_.jpg
20250507222018front2_0_7891910_FqLlBuAb9lQDu6KO_M1hzDTYad-U.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