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1|评论: 0

苏联真理报1935年7月3日对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在天全会师的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8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红军的英勇进军(一九三五年七月三日 )苏联真理报1935年7月3日对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在天全会师的报道
А.Г. 哈马丹(这是原红三军团政委滕代元在苏联的化名之一)。

[color=rgba(0, 0, 0, 0.85)]

[color=rgba(0, 0, 0, 0.85)]仅从《中国红军的英勇进军》这篇文章来看,关于А.Г. 哈马丹的信息非常有限,文中未对其生平、身份等作出更多介绍 。从现有信息推测,А.Г. 哈马丹可能是当时苏联的一位作者,关注并撰写了有关中国红军的文章,但无法确定其具体身份。


         自 1933 年起蒋介石在同中国红军作战中采用的战术是,逐步包围江西、湖南、湖北一带的各中央苏区。①在苏区周围修筑了碉堡和工事,国民党军队严密封锁苏区边境;凡企图从国民党地区偷入苏区者,一律就地处决。


        1934 年,在江西省境内及其与邻省交界处驻有六十万蒋介石军队和三十万地方军阀的部队。
       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仅江西一省就有一百五十余架次轰炸机逐日出动;南京军队的每一个旅都辖有一个特种化学部队。江西各苏区周围的敌军包围圈一个月比一个月缩小。


鉴于敌方兵力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共产党为保存装备比蒋介石军队远为低劣的红军主力部队,不得不让它们冲出敌军的包围圈,到广阔地区开展机动作战。 image.png


         同样重要的是,必须保证中国苏维埃革命的全部巨大兵力拥有最好的根据地。斯大林同志说:“在一般战争中,特别是在国内战争中,胜利和决定性胜利往往取决于正确地选择突击地域,取决于正确地选择对敌人实施主要突击并继续扩大这个突击的地域。”②


          这项艰巨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任务,要求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最大限度地紧张调动全部力量。中国革命的这项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战略任务,不是依靠红军部队从江西省突围进入福建、湖南或湖北等邻省就能完成的,当然是突围进入这些省份也需要付出极其紧张的努力和发挥高度的勇敢精神。


       中国共产党考虑到沿海各省的种种特点,作出了从政治、战略、经济等观点看极其卓越的决策,选定了革命战争的主要基地,新的出发地区。中国苏维埃的主要基地位于江西省,这使它经常处于被包围的威胁之中,与其他苏区隔绝,也不便于同其他苏区进行联系和对它们实行领导。


       新的红色根据地因此应选在距离国民党和帝国主义的军事中心较远的地方。同时,新的根据地应能保证苏维埃革命的浪潮能广泛地向全国各地推开。选中的是四川、西康、陕西这样一个广袤的,战略上十分有利的地区。


          只要看一眼中国地图,就足以了解中国苏维埃的新根据地具有多么优越的战略前景。新根据地的后方是渺无人迹的荒漠 —— 西康西部和西藏;右侧是云南、贵州、广西诸省,左翼是甘肃、陕西、宁夏等省。这使中国红军有可能进行大规模作战。与旧的根据地相比,红军在新的根据地有开展大规模机动作战的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由于新根据地的战略地理位置有利,苏维埃革命的汹涌浪潮可以发动而且已经在发动着千百万劳动者同国民党政权作斗争。


        中国红军主力离开江西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丝毫也不意味着中部各省的革命运动就此收缩。福建、江西、安徽、浙江、湖北等省的苏区仍然存在,并不新扩大。贺龙和肖克率领的中国红军第二军团在湖南西北和贵州东北活动,钳制了反革命的强大兵力。第十军团在江西、福建、浙江三省交界地区活动。①据最新消息,这三个省内有六十万名游击队员在顺利地进行着顽强的斗争。①


        中国红军主力部队从江西省向四川省的进军,②是真正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的卓越范例。世界上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过去和现在都不曾实施过如此艰苦卓绝的行军。中国红军的英勇战士冲破层层封锁,在前进的道路上多次粉碎敌人强大兵力的堵截,击退敌军的攻击,巧妙地运动,穿越了五个省(福建、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的广大地区。在从江西到四川的行军中,红军跨越了极大的距离,总计约三千公里,通过急流险滩,绝壁峻岭,荒原沙漠,以及被骄阳烧烤和经过敌人烧杀的不毛之地。


           在革命战争的历史上也不曾有过这样的进军。红军在向四川进军途中,为自己打开通路,以辉煌的短促突击不断杀伤敌人,多次击溃蒋介石的精锐嫡系部队。红军像一股巨流冲垮了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


         红军冲破南京政府军队的江西防线并继续进军,在反革命阵营中引起一片惶恐不安。为了挽回局势,总司令蒋介石 “亲临” 贵州前线。在那里,他又一次尝到了惨败的苦果。红军主力部队在朱德同志和毛泽东同志的率领下实施卓越的机动作战,在贵阳(贵州省会)一带分割了蒋介石的军队,粉碎了南京政府军队担任 “追击军” 的六个师。③


       在这一系列的作战中,一个拥有二十架飞机的轰炸机大队被消灭,其中包括总司令本人的座机。敌人龟缩在城市,不敢再和红军部队遭遇。


        “瑞金事件” 在这里又重复了一次。人所共知,红军在离开江西时,分为几个纵队先后撤走。各纵队严格按照总部的规定行动。红军的各军团已经退往福建和湖南,而南京军队未能识破红军指挥部的谋略,仍然继续在已经撤空的苏维埃中国首都瑞金四周布防,整整两个星期不敢入城。可见他们害怕红军部队到了何种程度!直到红军的军团穿越湖南全境进至贵州边界时,南京军队才看出了红军的计谋。这次又是如此。直到红军接近云南省边境而把蒋介石的 “追击军” 远远丢在后面时,南京军队才打开了贵阳的城门……


          贵阳城下的胜利对于红军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那一仗中,我军虏获蒋介石被击溃各师的大量武器。在贵阳城下是两种战略、两种战术的交锋:革命的和资产阶级的。红军方面实施主要作战行动的是彭德怀的第三军团。白军方面是蒋介石亲自指挥的 “追击军” 六个师。彭德怀军团表现了卓越异常的机动力、作战技巧和无畏精神。“追击军” 的兵力超过彭军团三倍,更不谈敌方在技术装备上的优势,这些装备是三军团根本没有的。作战结果已为众所周知。“追击军” 被击溃,残部被赶入贵阳城内,闭门不出。


       在完成另一项重要任务时(保证红军主力从江西安全撤退和协助贺龙同志的二军团同肖克同志的六军团汇合),三军团的机动作战也同样十分卓越。完成第一部分任务后,三军团在靠近湖南边界赣江一带承受了南京政府军队的全部突击。在那里,三军团团长彭德怀的巧妙用兵使敌军的八个师首尾不能相顾,并先后击溃了南京部队的三个师。


         红军主力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西康省全境(首先占领西康首府康定),到达四川省西部,进入新根据地境内。红军主力已完全接近预定的目的。此时,在陕西、甘肃两省和四川东北部的其他红军大部队也向新根据地开进,这一支军队集团由徐向前同志率领,计拥有十万多名战士。其主要核心是四军团。①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共中央拟定的战略计划的最后一部分作战行动,看来应是徐向前集团与朱德、毛泽东的红军主力相汇合。今后我们当注意观察,徐向前同志的军队集团将如何行动。


       以四川、陕西边界苏区(宁羌、勉县、褒城、南江、朝天驿等城)为基地加速进入四川的第一次行动,因受到胡宗南将军的陕西军队在徐向前同志集团后方的进攻而被阻止。四军团沿四川北部向四川首府成都迂回的行动被迫停止。为了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四军团派出一个四万人的突击集团进攻六万人的胡宗南军队。交战在昭化城附近进行。胡宗南军队被击溃,残部退回陕西内地乃至甘肃一带。


        击退胡宗南军队以后,四军团开始弥补损失的时间。该军团要克服的下一个障碍是四川大军阀邓锡侯将军的军队。红军予以有力的杀伤,邓锡侯向红军投降;他的相当一部分部队转向红四军团方面。另一个四川大军阀刘文辉将军的军队也重复了同样的过程。


        1935 年 6 月中旬,由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国红军主力与徐向前的四军团(四方面军)汇合。中国红军两支大军的历史性会师是在距四川首府成都约一天行程的天全地区实现的。


       中国红军所以能不断取得胜利,不仅仅是因为红军具有作战顽强和机动灵活的卓越素质。在整个大跨度的进军途中,劳动居民热烈欢迎红军战士,欢迎英勇的革命军队。红军部队所到之处,居民组织欢迎,向战士奉献面包和盐。在历史性进军途中,又有成万名新战士加入红军。


           中国红军所承担的主要军事政治任务已经完成。目前,英勇军队的联合力量正在四川根据地开展一个新的作战线。蒋介石正派出大批兵力向四川的两个大中心城市 —— 成都和重庆前进。据资产阶级报刊报道,成都附近已集中了近五十万国民党军队。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之间正面临着艰苦激烈的战斗。
注释
  • 原文如此。—— 编译者注
  • 《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 4 卷第 288 页。
  • 此处的数字是夸大的。—— 编译者注
  • 指中央红军的长征。—— 编译者注
  • 此处有误,红军消灭国民党军队十几个团的战斗是在遵义附近进行的。—— 编译者注
  • 红军当时并无四军团的编制番号,此处实际是红军第四方面军。—— 编译者注
中国红军的英勇进军(一九三五年七月三日 )
А.Г. 哈马丹。

[color=rgba(0, 0, 0, 0.85)]

[color=rgba(0, 0, 0, 0.85)]仅从《中国红军的英勇进军》这篇文章来看,关于А.Г. 哈马丹的信息非常有限,文中未对其生平、身份等作出更多介绍 。从现有信息推测,А.Г. 哈马丹可能是当时苏联的一位作者,关注并撰写了有关中国红军的文章,但无法确定其具体身份。


         自 1933 年起蒋介石在同中国红军作战中采用的战术是,逐步包围江西、湖南、湖北一带的各中央苏区。①在苏区周围修筑了碉堡和工事,国民党军队严密封锁苏区边境;凡企图从国民党地区偷入苏区者,一律就地处决。


        1934 年,在江西省境内及其与邻省交界处驻有六十万蒋介石军队和三十万地方军阀的部队。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仅江西一省就有一百五十余架轰炸机逐日出动;南京军队的每一个旅都辖有一个特种化学部队。江西各苏区周围的敌军包围圈一个月比一个月缩小。鉴于敌方兵力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共产党为保存装备比蒋介石军队远为低劣的红军主力部队,不得不让它们冲出敌军的包围圈,到广阔地区开展机动作战。


         同样重要的是,必须保证中国苏维埃革命的全部巨大兵力拥有最好的根据地。斯大林同志说:“在一般战争中,特别是在国内战争中,胜利和决定性胜利往往取决于正确地选择突击地域,取决于正确地选择对敌人实施主要突击并继续扩大这个突击的地域。”②


          这项艰巨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任务,要求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最大限度地紧张调动全部力量。中国革命的这项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战略任务,不是依靠红军部队从江西省突围进入福建、湖南或湖北等邻省就能完成的,当然是突围进入这些省份也需要付出极其紧张的努力和发挥高度的勇敢精神。


       中国共产党考虑到沿海各省的种种特点,作出了从政治、战略、经济等观点看极其卓越的决策,选定了革命战争的主要基地,新的出发地区。中国苏维埃的主要基地位于江西省,这使它经常处于被包围的威胁之中,与其他苏区隔绝,也不便于同其他苏区进行联系和对它们实行领导。


       新的红色根据地因此应选在距离国民党和帝国主义的军事中心较远的地方。同时,新的根据地应能保证苏维埃革命的浪潮能广泛地向全国各地推开。选中的是四川、西康、陕西这样一个广袤的,战略上十分有利的地区。


          只要看一眼中国地图,就足以了解中国苏维埃的新根据地具有多么优越的战略前景。新根据地的后方是渺无人迹的荒漠 —— 西康西部和西藏;右侧是云南、贵州、广西诸省,左翼是甘肃、陕西、宁夏等省。这使中国红军有可能进行大规模作战。与旧的根据地相比,红军在新的根据地有开展大规模机动作战的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由于新根据地的战略地理位置有利,苏维埃革命的汹涌浪潮可以发动而且已经在发动着千百万劳动者同国民党政权作斗争。


        中国红军主力离开江西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丝毫也不意味着中部各省的革命运动就此收缩。福建、江西、安徽、浙江、湖北等省的苏区仍然存在,并不新扩大。贺龙和肖克率领的中国红军第二军团在湖南西北和贵州东北活动,钳制了反革命的强大兵力。第十军团在江西、福建、浙江三省交界地区活动。①据最新消息,这三个省内有六十万名游击队员在顺利地进行着顽强的斗争。①


        中国红军主力部队从江西省向四川省的进军,②是真正革命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大无畏气概的卓越范例。世界上任何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过去和现在都不曾实施过如此艰苦卓绝的行军。中国红军的英勇战士冲破层层封锁,在前进的道路上多次粉碎敌人强大兵力的堵截,击退敌军的攻击,巧妙地运动,穿越了五个省(福建、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的广大地区。在从江西到四川的行军中,红军跨越了极大的距离,总计约三千公里,通过急流险滩,绝壁峻岭,荒原沙漠,以及被骄阳烧烤和经过敌人烧杀的不毛之地。


           在革命战争的历史上也不曾有过这样的进军。红军在向四川进军途中,为自己打开通路,以辉煌的短促突击不断杀伤敌人,多次击溃蒋介石的精锐嫡系部队。红军像一股巨流冲垮了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


         红军冲破南京政府军队的江西防线并继续进军,在反革命阵营中引起一片惶恐不安。为了挽回局势,总司令蒋介石 “亲临” 贵州前线。在那里,他又一次尝到了惨败的苦果。红军主力部队在朱德同志和毛泽东同志的率领下实施卓越的机动作战,在贵阳(贵州省会)一带分割了蒋介石的军队,粉碎了南京政府军队担任 “追击军” 的六个师。③


       在这一系列的作战中,一个拥有二十架飞机的轰炸机大队被消灭,其中包括总司令本人的座机。敌人龟缩在城市,不敢再和红军部队遭遇。


        “瑞金事件” 在这里又重复了一次。人所共知,红军在离开江西时,分为几个纵队先后撤走。各纵队严格按照总部的规定行动。红军的各军团已经退往福建和湖南,而南京军队未能识破红军指挥部的谋略,仍然继续在已经撤空的苏维埃中国首都瑞金四周布防,整整两个星期不敢入城。可见他们害怕红军部队到了何种程度!直到红军的军团穿越湖南全境进至贵州边界时,南京军队才看出了红军的计谋。这次又是如此。直到红军接近云南省边境而把蒋介石的 “追击军” 远远丢在后面时,南京军队才打开了贵阳的城门……


          贵阳城下的胜利对于红军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那一仗中,我军虏获蒋介石被击溃各师的大量武器。在贵阳城下是两种战略、两种战术的交锋:革命的和资产阶级的。红军方面实施主要作战行动的是彭德怀的第三军团。白军方面是蒋介石亲自指挥的 “追击军” 六个师。彭德怀军团表现了卓越异常的机动力、作战技巧和无畏精神。“追击军” 的兵力超过彭军团三倍,更不谈敌方在技术装备上的优势,这些装备是三军团根本没有的。作战结果已为众所周知。“追击军” 被击溃,残部被赶入贵阳城内,闭门不出。


       在完成另一项重要任务时(保证红军主力从江西安全撤退和协助贺龙同志的二军团同肖克同志的六军团汇合),三军团的机动作战也同样十分卓越。完成第一部分任务后,三军团在靠近湖南边界赣江一带承受了南京政府军队的全部突击。在那里,三军团团长彭德怀的巧妙用兵使敌军的八个师首尾不能相顾,并先后击溃了南京部队的三个师。


         红军主力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西康省全境(首先占领西康首府康定),到达四川省西部,进入新根据地境内。红军主力已完全接近预定的目的。此时,在陕西、甘肃两省和四川东北部的其他红军大部队也向新根据地开进,这一支军队集团由徐向前同志率领,计拥有十万多名战士。其主要核心是四军团。①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中共中央拟定的战略计划的最后一部分作战行动,看来应是徐向前集团与朱德、毛泽东的红军主力相汇合。今后我们当注意观察,徐向前同志的军队集团将如何行动。


       以四川、陕西边界苏区(宁羌、勉县、褒城、南江、朝天驿等城)为基地加速进入四川的第一次行动,因受到胡宗南将军的陕西军队在徐向前同志集团后方的进攻而被阻止。四军团沿四川北部向四川首府成都迂回的行动被迫停止。为了彻底解除后顾之忧,四军团派出一个四万人的突击集团进攻六万人的胡宗南军队。交战在昭化城附近进行。胡宗南军队被击溃,残部退回陕西内地乃至甘肃一带。


        击退胡宗南军队以后,四军团开始弥补损失的时间。该军团要克服的下一个障碍是四川大军阀邓锡侯将军的军队。红军予以有力的杀伤,邓锡侯向红军投降;他的相当一部分部队转向红四军团方面。另一个四川大军阀刘文辉将军的军队也重复了同样的过程。


        1935 年 6 月中旬,由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国红军主力与徐向前的四军团汇合。中国红军两支大军的历史性会师是在距四川首府成都约一天行程的天全地区实现的。


       中国红军所以能不断取得胜利,不仅仅是因为红军具有作战顽强和机动灵活的卓越素质。在整个大跨度的进军途中,劳动居民热烈欢迎红军战士,欢迎英勇的革命军队。红军部队所到之处,居民组织欢迎,向战士奉献面包和盐。在历史性进军途中,又有成万名新战士加入红军。


           中国红军所承担的主要军事政治任务已经完成。目前,英勇军队的联合力量正在四川根据地开展一个新的作战线。蒋介石正派出大批兵力向四川的两个大中心城市 —— 成都和重庆前进。据资产阶级报刊报道,成都附近已集中了近五十万国民党军队。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之间正面临着艰苦激烈的战斗。
注释
  • 原文如此。—— 编译者注
  • 《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第 4 卷第 288 页。
  • 此处的数字是夸大的。—— 编译者注
  • 指中央红军的长征。—— 编译者注
  • 此处有误,红军消灭国民党军队十几个团的战斗是在遵义附近进行的。—— 编译者注
  • 红军当时并无四军团的编制番号,此处实际是红军第四方面军。—— 编译者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