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泪
刘莉 2017年03月18日 07:38
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 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 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颗戏子的心 所以 请千万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 也别随着我的表演心碎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张名片。近些年逐渐走入尴尬、难以生存的局面。没有人继承,演员们也只能艰难地维系生存。图为演员严黄河和严玉环,他们是一对亲兄妹,正利用演出间隙时间,交流着演出心得。
英英戏班位于东兴区,是目前内江市唯一一家还坚持演出的民间草根戏班。演出场地在一栋破败陈旧的老楼里,一个只有门,没有窗户的地下室。
折子戏在每天下午两点开演,每场十元的入场费,生意好的话,能吸引几十个戏迷。图为小生演员正在表演,另一个演员的影子投射在幕布上。
没有多少人能知道,这已快被人遗忘的草根剧团里,依然生活着一群依依呀呀坚持着川剧的平凡人。这群为了梦想而苦苦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草根演员,不由得让人感动!
戏班的演员和乐师有12人,年龄最小的演员只有16岁,最大的演员已有70多岁,他们是因为喜爱川剧和简单的生存而聚集在一起。
演员们每天能有30-50元的收入,由戏班班主管吃管住。演员们艰难地维系生存。
演员通常都是游走在各个民间戏班之间,不会固定在一个戏班,因为观众看久了也会失去新鲜感,所以他们会经常游走。
因为是草根戏班,为了节约成本,维持开支,几乎每个成员都是“全能型”多面手,必须身兼数职,相互帮衬,不仅能唱、能跳、还能帮腔。
72岁的吴明富和71岁的陈义,两个老演员在各自的房间里整理妆容。他们每天都要登台唱戏,不唱就心里难受,唱戏已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无法割舍。
后台等候上场的演员叫王兴洪,拍完这场戏后,我就再没有看到他。后来听团里的演员们说因为收入太低,难以养家糊口,他改行回老家做小生意去了。很多演员面对川剧惨淡的现状,都不得不放弃自己多年的梦想,为了生活而纷纷转行。
不变的唱腔,不变的舞台背景,不变的念唱做打,不变的道具脸谱,还有台下不变的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川剧这种厚重淳朴的乡土文化,俨然已与现实脱轨,只能与过去有关,它承载着的,也许就是一段历史一种传承即将消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