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62|评论: 0

[百家争鸣] 动情演绎神话传说 彰显川剧高台教化——浅谈川剧《望娘滩》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情演绎神话传说 彰显川剧高台教化
——浅谈川剧《望娘滩》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韦刚 思雨戏迷会 2025年05月11日 08:11 四川


     戏曲有一种寓教育于观赏之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在给观众带来美好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道德观念的灌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台教化”,它体现出戏曲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完美融合与高度统一。川剧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不仅让人们在慢节奏中感受到传统经典的优美和川人生生不息的民风民俗,而且通过生动形象的戏曲故事让人们领悟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中华传统美德,在艺术之美中修身养性,在思想之美中教化心灵,川剧的“高台教化”作用为人们津津乐道。

640

川剧望娘滩的故事背景

  “望娘滩”作为神话传奇故事在民间传说历史悠久影响面广,在岷江流域更是家喻户晓。据此传说在各地形成了多个戏剧作品,如《打草降孽》《拿孽龙》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著名川剧作家李明璋于1953年创作川剧《望娘滩》(高腔),使这一神话传说在传奇性和历史性、艺术性与思想性上得到完美融合和高度统一。此后该剧被一代代优秀的川剧艺术家不断生动演绎和传承创新,不仅给一代代观众留下难忘记忆,而且还被录制成经典影像资料,在央视戏曲频道等平台先后展播而影响深远。
     川剧《望娘滩》主要讲述了长江上游灌县(今都江堰)农家少年孝子聂郎与母亲相依为命,天旱饥荒,聂郎上山割草,偶拾宝珠,藏珠于米缸,则米满缸,置珠于钱袋,则钱亦满袋。恶霸雷鳌、刘钦闻讯,率众抢夺。聂郎情急之中,吞珠入腹,化为蛟龙,将刘钦等一干恶人卷入波涛汹涌的大江之中。蛟龙随江而去,频频回首视母,他一望一滩,滩滩相连,回望二十四次,视处辄成大滩,形成了二十四个望娘滩,从此望娘滩的故事便开始在民间流传开。
       2024年6月22日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在锦江剧场再度精彩上演川剧《望娘滩》。不同以往,本次演出该院特意选择了年轻的新锐演员来诠释这一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生动精彩的演绎不仅传承了老一辈川剧艺术家的独特精髓,更注入了当代青年演员的朝气蓬勃和创新精神,让观众领略欣赏到一部既承载着传统经典,又不失现代感的川剧作品。



青春面孔演绎三个时期的聂郎

640

     该场演出是由国家二级演员姚思雨、优秀青年演员邓方园和国家一级演员文冬分别饰演小聂郎、中聂郎和大聂郎。姚思雨饰演小聂郎采用“娃娃生”行当,俊俏的扮相,略带童腔童韵的念白和唱腔,活泼灵动形神兼备的动作表情,将天真调皮而又善良聪慧的少年聂郎形象刻化得栩栩如生,展示出一位青年旦角演员娴熟的表演技艺和宽广深厚的表演功底,给观众留下了特别难忘的记忆。

640

     邓方园饰演中聂郎采用“短打武生”行当,精彩的“扑跌翻滚”武打动作和吹脸绝技的巧妙运用,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与喝彩。文冬饰演大聂郎采用“净角”行当,浑厚而激昂的高腔唱段饱含深情荡气回肠,将聂郎回头望母的母子情深演绎得淋漓尽致。从勤劳纯朴的少年到与邪恶势力搏斗的铮铮硬汉,再到惊涛骇浪的神勇蛟龙,三位演员精彩生动演绎了同一人物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让观众沉浸在感人的神话传奇中。

640

     此外还有饰演聂母的国家一级演员王华茂、饰演雷鳌的国家二级演员宋辛海、饰演刘钦的优秀青年演员何正茂等凭借精彩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和欢呼,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共鸣。此次川剧《望娘滩》为观众呈现出一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艺术欣赏性和思想教育性相融合的视听盛宴。

640



母慈子孝的中华传统美德
扬善惩恶的传统伦理道德

640

     川剧《望娘滩》在给观众带来美好艺术享受的同时,蕴含其中的亲情与孝道等丰富思想内涵感人至深,教化心灵而荡涤灵魂。首先贯穿全剧始终的主题思想是“母慈子孝”的中华孝老爱亲传统美德,从剧情开始阶段的“娘痛儿,儿痛娘,相依为命度饥荒”,到聂郎化龙离别母亲时的肝肠寸断难分难舍,再到聂郎化蛟龙后“留得一脚未变,为报老娘养育劬劳”“娘望娇儿肠寸断,儿望老娘白浪翻,一步一回听不见,二十四个望娘滩”,一幕幕母慈子孝、母子情深的生动场面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640

     其次贯穿全剧的另一核心思想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扬善惩恶”的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小聂郎因为勤劳善良孝顺母亲而天赐宝珠,恶霸雷鳌爪牙刘钦及家丁狗腿一干恶人为强夺宝珠而欲置聂郎母子于死地,最终聂郎化为神勇蛟龙后将这一干恶人全部卷入汪洋大海。观众的心情也随剧情的跌宕而起伏,从聂郎获珠时的倍感欣慰到夺珠时的义愤填膺再到最后恶人被卷入波涛漩涡的大快人心,此时传统川剧“劝之以善,诫之以恶”的教化宗旨体现得淋漓尽致。川剧正是以忠孝节义为善恶标准,通过宣扬崇善戒恶的道德伦理让观众向善,再由每个“善”的个体组成一个“善”的整体,从而最终达到全社会全天下和谐与稳定的美好景象。

640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人性光辉

640

      最后川剧《望娘滩》还折射出中华民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人性光辉,这体现在聂郎获得宝珠白米满缸后,聂母心怀感恩不忘四邻乡亲平时的接济帮扶,将大米分给他们共同度过饥荒。而在该剧的另一个场景:小聂郎在山上割草时遇上灵动活泼的兔子,在经过一番折腾汗如雨下却没能逮住它们时自我安慰:“逮不到你们就算了,反正我还莫得草喂你们嘚”,天旱饥荒年辰小聂郎逮兔子的想法,不是要将它们烹成美食充饥而是想到要用青草来喂养,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智慧。此外聂母在发现白米满缸不知缘由时质问聂郎“一大早到底哪里去了”,并说到“我们可是忠厚人家,鸡鸣狗盗之事千万不能做啊”,这里也体现出“人穷志不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义利观和为人处事价值观而令人深受启发。

6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川剧《望娘滩》彰显出的“高台教化”作用与价值,为我们带来了戏曲作品中艺术性与思想性如何高度融合统一的启发与思考。川剧是巴蜀社会生活的浓缩,它扎根于巴蜀大地,体现着巴山蜀水的人文风情,是巴蜀儿女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让川剧的“高台教化”更好服务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服务于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开放包容乐观自信的巴蜀气派,是新时代川剧艺术工作者肩负着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

640

作者简介

640 640

韦刚,1978年9月出生,男,汉族,绵阳市游仙区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现任中共绵阳市汽车维修美容装饰协会党支部副书记。爱好写作、戏曲、曲艺等,戏剧评论作品先后在“绵州艺文志”、“成都青年剧评团”“中国川剧论坛川剧网”“川观新闻”“评论四川”“四川剧目”“四川艺术创作网”“四川日报·天府周末”“中国新闻网·天府论艺”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平台和四川省剧目工作室主编的《川剧观澜》(川剧新创剧目评论选编)发表,曾荣获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川剧论坛“2023年度优秀网友”荣誉称号,作品《我的川剧情结》荣获川剧论坛征文二等奖。



64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