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马尔康时,游览过正在建设中的“嘉绒里”,见到了仿制的莫斯都岩画。我对这种带有远古人类信息的岩画很感兴趣,于是决定前往。
莫斯都岩画在马尔康市松岗镇的莫斯都村,距离我住的酒店约29公里。
前往莫斯都的道路是彩虹路,并不热闹,少有车辆和行人。这是我喜欢的。
来到莫斯都村口,见到“秘境圣地,幸福莫斯都”的标记。直行的道路旁边有林业检查站。两位年近古稀的加绒老婆婆在热烈的阳光下守着检查站。我知道这是需要登记入山的。登记完毕,我从车上拿下来两瓶水,给两位老婆婆,她们感谢后收下了。
继续前行,整个道路只有我一辆车。这情景和远古人类遗迹很配。
不久后到达莫斯都岩画所在的区域。
停车在路边,开始仔细打量莫斯都岩画的介绍。
莫斯都岩画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松岗镇莫斯都村西侧,分布在莫脚沟内约3平方公里范围内,是大渡河上游地区发现的最集中的岩画遗址。
莫斯都岩画就在这个围墙区域内。
岩画区域有一道没有上锁但用细铁丝简单扭住的门。四周空无一人,只有我在门前。
扭开门,进入莫斯都岩画区域。
这里总共3个亭子,由风雨廊道连接。3个亭子里面,就是埋在地面的上面刻有画像的岩石。
目前发现的莫斯都岩画总计有31处,最大的一块岩石长2.9米,宽1.6米,上面大约有500个图形。錾刻在岩石表面,凿痕明显,线条粗犷,朴实自然。
岩画的人物造型简约夸张,高度在10-20分米之间,每个人体都带有一根长长的尾状物,被称为“长尾巴人”。动物形象生动,如猪、犬、马等,或奔跑,或捕猎,形态各异。有猪、犬、马、羊、牛、鹿等多种动物,它们在岩画中呈现出不同的动态和神情。
人物或骑于马上,或迈步奔跑,或伸手捕捉,或手舞足蹈,或拼搏厮杀,男性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狩猎、劳作、搏击等场景。
很显然,岩画记录了当时部落的舞蹈、围猎、祭祀等生活场景,还有生活居室等图案,展现了远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活动。
岩画出现最多的个体是太阳,有的线条连贯闭合,有的只用点围成圆形,尚未连成完整的圆,最小的7厘米,最大的20厘米,制作精美,凿刻规则。
莫斯都岩画是迄今为止四川境内发现的首例北方系古岩画,位于已公布的北方系古岩画最南缘,为研究古人类在川西北高原大渡河上游地区活动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为研究青藏高原古岩画的分布范围提供了新线索。
不到半小时,看完了三个亭子间的岩画,准备回城里。回城路上,见到路边有很特别的村子。村口是两棵不知名的大树,上面缠满经幡。
路边石墙上写着“洛威民俗文化旅游村”。
继续往回走,到达丹波村时,路边有两位妇女招手要求搭车,我缓缓停下车,带上她们。来到直波村口,一位穿着校服的中小学生也招手要求搭车,照例拉上了他。
原来,公交车只到达松岗镇,木脚沟里没有通行公交车。
好吧,反正顺路,一起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