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严格落实《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关于“严格落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政策, 确保分配比例不低于50%。 市(州)直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可面向市域内初中分配指标,其他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应面向县(市、区)域内初中分配指标”的要求。
近日, 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2025年市直属学校指标到校生(即市级统分指标)分配结果。
指标数量
今年,全市指标到校生类型增加,除市级统分指标、区域指标、校内指标、民办校内指标外,新增了民办集团内跨校指标,各类指标的数量也都有增加。 市级统分指标总数为1269名,较2024年增加87名。
名额分配
市级统分指标的分配范围为全市,其中 “5+2”区域 内由成都市教育局统一以各区初中学校符合基本条件的初三毕业生数为基数, 均衡分配到各区所有初中学校 。 即该校符合条件初三毕业生人数多,指标到校生分配数量就多;该区符合条件初三毕业生人数多,指标到校生分配数量就多。
其余区(市)县由成都市教育局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请将名额分配到区(市)县,再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均衡分配到初中学校。
获得指标到校生推荐资格须同时符合的基本条件为:
户籍在本招生区域〔“5+2”区域作为一个招生区域,其余各区(市)县各作为一个招生区域,全市共17个招生区域〕。
实际就读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学校实际就读满2年。
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对严重违反《中学生行为守则》、校规校纪,以及存在考试舞弊、校园欺凌行为的不得推荐。
推荐要求
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综合考虑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情况进行推荐。
德育。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中学生行为守则》。具有市级及以上“新时代好少年”获奖记录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智育。 综合考虑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成绩表现,避免简单使用单次考试成绩作为推荐的唯一标准。
体育。 将学生参加体育课、体育大课间的表现作为推荐依据,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不得推荐。
美育。 将学生参加美育教育的表现作为推荐依据,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美育课及其他同学均需参加的美育活动的不得推荐。
劳动教育。 将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作为推荐依据,有市级及以上“劳动奖章”“劳动能手”获奖记录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劳动教育的不得推荐。
成绩要求
市级统分指标生均须参加中考, 中考升学成绩(不含政策加分)不低于“5+2”区域普高线(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即可录取。
推荐程序
坚持推荐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接受师生、家长监督。
公示推荐办法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本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公示本区指标到校生操作办法。各初中学校应在校内公示本校指标到校生操作办法。
公示推荐结果各初中学校应在校内、毕业班级内张榜公示本校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所有学生名单、产生的结果(包括学生姓名、对口的高中学校以及符合条件但自愿放弃的学生名单),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坚持学生自愿指标到校生的选送应该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强迫学生申请指标或放弃指标。指标到校生资格确定后原则上不得填报其他学校,不得被其他学校录取。
区域指标到校生由各学校(含公办、民办)根据所属区(市)县的要求科学制定本校指标到校生产生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