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教学法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向导教学法在对比实验中显示出显著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素质,其“学生主体-教师向导”模式在国内外教育实践中得到验证,但初期推广因传统观念阻力面临挑战。12
核心实验结果与优势
学生素质提升
实验表明,采用向导教学法的班级学生在辩证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知识内化方面表现突出。教师通过引导而非灌输,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互助学习,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适用范围验证
在江苏油田技校的20余个班级实验中,该方法被证明适用于多学科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且其基本原则(如学生主体性、教师向导性)被确认为普适性教育理念。
国际认可
1992年完成实验后,该成果于2001年在韩国“第11届世界比较教育学术大会”交流,成为国内最早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实践案例,与国际教育改革趋势接轨。
对比分析与定位
与德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异同
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提出的行为导向教学法与向导教学法理念相似(如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但前者局限于职业教育领域,而向导教学法在80年代末已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覆盖更广泛的教学场景。
国内同类实验对比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机构在1992年启动的类似实验(如主体性教育研究)与向导教学法同步发展,但后者因缺乏系统支持未能在全国范围推广,直到2018年教育部推动“课堂革命”后才被广泛采纳。
推广挑战与后续影响
初期推广阻力
因传统“满堂灌”教学惯性及凯洛夫“教师主导论”的影响,江苏油田技校的早期实验未能获得广泛共识,甚至遭遇观念冲突。
政策助力与普及
2018年教育部倡导“课堂革命”后,向导教学法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向导”模式被迅速接纳,成为国内主流教育理念之一,并推动了全球教育从灌输式向自主探索式的转型。
总结
向导教学法通过科学对比实验验证了其教育有效性,并在国内外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其推广历程反映了教育理论与传统实践碰撞的典型特征。
…… …… ……
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向导教育学理念传播与发展
1、中国:数字化教育资源中向导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与广阔前景
https://www.mala.cn/thread-16731985-1-1.html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向导教学法(Guided instruction)与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教学范式。
2、美国:导学案国外研究现状
——教学设计在中国就是教学向导艺术
https://970ofk.smartapps.cn/pages/result/result?documentId=1692632631&_swebfr=1&_swebFromHost=bdlite
教学设计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二、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有哪些
第三、我们如何检验所达到的结果、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材料,韦斯特等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设计。
设计是计划布局或安排的意思、是指用某种媒介形成某件事情的结构方式。
设计者的任务是计划教学,以便学生能够用认知策略来学习材料,积极地从心理上加工学习内容,这才是教学设计的本质所在。
教学设计以学习和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或教学媒体为中心。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形成有效率、有成果、引人入胜的教学,教学设计坚持目标、教学和评价的统一,教学设计不是一种直觉的冲动,而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等等。
设计怎样做到机构与功能的吻合、过程与状态的一致,这一直是教学设计者讨论的焦点。
3、英国高校重视导向教学
https://mr.baidu.com/r/1BI1gIYts76?f=cp&rs=4010236172&ruk=2GMi_iPGC9XszfjPH8TdFA&u=d386be9fa68a0ef7
研究导向教学(Research-led-teaching)
在英国大学中非常流行。简单来说,这种教学理念强调通过最新的研究成果来更新课程内容。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首先,通过阅读最新的文章和报告,我们可以接触到教科书还没来得及更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理论。
其次,很多理论是在特定情境下成立的,而旧的理论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最新的研究案例可以帮助学生辩证地理解已有理论。
例如,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我们可以接触到许多新鲜的想法,尤其是硕士和博士生,这对我们的研究非常有帮助。
例如,有些老师会用谈判的形式让学生参与活动,或者用投票来活跃课堂氛围。其他常见的技术包括使用课堂响应系统(clickers)和角色扮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