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成都科创生态岛迎来了一场特别的科研活动——“中试工程师培训暨共享平台搭建技术研讨会”。本次活动,不仅为行业搭建了交流平台,更让入驻该岛的米格实验室备受瞩目。
(活动现场) 作为一家具有中国科学院“基因”的创新机构,米格实验室自去年1月将西南总部落地成都以来,始终致力于以市场化的力量推动仪器共享。研讨会上,米格实验室重点展示了其创新的运营模式以及共享实验室线上平台的功能升级成果,通过整合设备、工程师和专家资源,为中试服务提质增效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以共享为名,做科研资源的“摆渡人” “我们始终秉持‘盘活全球科研资源’的初心。”成都中科米格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侯俊波介绍,自2016年成立以来,米格实验室便通过市场化方式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不仅培养了一支专业工程师团队,更建立起多项标准化测试体系,聚焦半导体制造业、光电显示、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开展科研检测服务。
(米格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做现场推介) 这种“共享实验室”的创新模式,通过与各类实验室等主体合作建立“资源与收益共享”机制,将分散的仪器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高效整合,搭建智力资源与知识成果的共享平台,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显著降低了研发成本。作为科技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共享实验室正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
“我们会主动对接市场各方需求,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实验场地及设备,最终实现两端的共赢。除了提供基础的检测技术服务外,我们还能提供高质量、一站式、本地化的方案,为企业减少时间及技术优化成本。”米格实验室成都分公司市场总监张昕阳曾表示,这种量身定制的差异化服务赢得了众多客户的长期信赖。
而企业之所以“慕名而至”,关键在于米格实验室的共享实验室运营机制。据介绍,米格实验室主要通过三大模式实现这一目标——
集中式共享实验室:自主投入价值1.2亿元资产,通过自采有竞争力的核心实验设备,在全国布局6家实验室,其中成都第一家集中式实验室已落地成都科创生态岛。
分布式共享实验室:通过盘活合作伙伴资源,以市场化的力量深度开发高校院所的仪器设备、实验设备的最大化利用。在成都,米格实验室已与电子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10余家伙伴建立合作。
开放式共享实验室:构建开放的产业生态,由合作伙伴按照实验室的标准完成技术检测,实现高效交付。
“米格的这种‘共享实验室’模式,可以减少企业自建中试平台的资源投入,尤其助力中小企业和初创团队突破硬件和技术瓶颈,帮助企业验证技术可行性,有效助力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成都中科卓尔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伟在活动现场表示。
(成都科创生态岛)
>>>牵手成都科创生态岛,扎根西南、服务全国 2024年1月:米格实验室西南总部落地成都,在四川天府新区注册成立成都中科米格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24年4月:与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签订《关于西部科学城仪器共享与成果转化平台项目的合作协议》。
2025年3月18日:成都米格实验室成为入驻成都科创岛2号馆的首家企业,致力于建设“集中式共享中心实验室”。目前,该集中式实验室已完成装修改造,正加快投射电镜等设备采购排货、组装调试,预计6月底正式投用。
一年多以来,米格实验室与成都的“牵手”不断结出丰硕成果。目前,米格实验室以“集中式+分布式”共享实验室运营模式,已推动与兴隆湖实验室等38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联合营运设备250台(套),服务极米科技、京东方等龙头企业40余家次,并获得四川天府新区科技创业投资公司投资。
(米格实验室。图源:成都科技)
作为成都科创生态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米格实验室依托岛上完善的创新生态、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富集的科创资源,将进一步升级规划建设方案,构建1个集中式、15个分布式、30个开放式共享实验室中试服务体系。同时致力于建设一个立足成都科学城,面向成都及周边,辐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整个西南区域,服务于国家战略科学仪器共享与成果转化的平台。(据“天府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