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日起,市志续修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邛崃市志》分合纂工作上来。经过各分纂编辑的努力,2008年春各分纂稿先后完稿,交由我和协助总编总纂的罗友伦开始合纂工作。2008年6月,《邛崃市志》合纂第一稿完稿。
按照成都市志办的指示精神,我和罗友伦先后于2008年7月1日~10月1日三个月时间内,完成市志一审稿;于10月20日~12月10日50天时间内,完成市志二审稿;于2009年1月1日~3月1日两个月时间内,完成市志三审稿。2009年3月中旬,经三审修改的志稿文字稿装订成册,分送调整后的《邛崃市志》编纂委员会(顾问高志坚,主任刘兴军)、邛崃市市志续编审查领导小组(主任刘兴军)、邛崃市志专家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王渝蓉,主任委员周象普)全体成员审查,同时报未参加上述三个组织的中共邛崃市委、邛崃市人民政府领导及志稿内容涉及的部门、单位和镇乡人民政府和专家学者审查,在广泛搜集吸纳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和罗友伦又对志稿作了多次修改和修正,重新装订成册后报送中共邛崃市委书记郑和平和中共邛崃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兴军最后审定。2009年5月12日,郑书记和刘市长审查完毕,刘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在《邛崃市志》总纂稿上签字:“同意送审。”
2009年9月,邛崃志稿上报成都市地方志审查验收委员会请求验收。11月2日,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组织召开有成都市区(市)县志办主任和总编参加的评议会,专题评议最早交稿的邛崃志稿和锦江区志稿。会上,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的领导和成都市各区(市)县志办主任、总编对邛崃志稿提出不少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邛崃志稿总编室又对原稿作了多次的修正和补充。
2009年11月25日,成都市地方志审查验收委员会评审组赴邛验收邛崃志稿。评审验收组成员有原中共成都市委常务副书记、成都市地方志审查验收委员会主任苏碧群,原成都市政协副主席邹翰铭,原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鲜开值,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小英,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成都市志》副总编彭大章,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处处长、《成都市志》副总编杨劲松,《郫县志》副总编曾祥麟。邛崃市参会人员有邛崃市副市长李显军,邛崃市政府副秘书长许火金、邛崃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谭西浪、时任《邛崃市志》总编的我和邛崃市志编审委员会成员及有关部门领导。
经过近3个小时的评审,终审评审组在会上形成《关于〈邛崃市志(1986~2005)〉的终审验收意见》。终审验收意见全文如下:“邛崃市报审的《邛崃市志(1986~2005)》终审稿政治观点、立场正确,实事求是地反映了邛崃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发展,基本做到了思想性、科学性、著述性的统一。志书资料全面系统,反映了邛崃(1986~2005)的发展状况,体现了邛崃的地方和时代特色;内容较为充实、完整、详略得当、真实可信;体例完备,述、记、志、传、图、表、录的运用恰当;文风端正,行文规范,文笔流畅,具有可读性。评审组认为《邛崃市志(1986~2005)》符合志书质量标准,是一部规范、严谨、资料丰富的志书,原则同意通过验收。同时,希望邛崃市修志办,按照精品志书的要求,认真依照评审组成员所提志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认真加以修改后,按程序报批。”
编审委员会成员曾祥麟在发言中说,我原以为《志书》不具可读性,可看了《邛崃市志(1986~2005)》送审稿后感到不是没有可读性,而是非常具有可读性。我认为,《邛崃市志》总体很不错。1.无论自然、政治、经济、社会诸部类,资料都较扎实。体例和表述也较得体。个别章节(如《市民生活吃穿住行》甚至写得较生动;2.体现了时代特点,突出了重点、特点。大至各种改革、城乡一体化、小吃、茶楼、水吧、网吧,都作了必要记述。地方特色较鲜明,如农业篇专门写了茶叶基地、蚕桑基地等;3.重视体裁多样化,多处用“考”,增加了志书的历史感和研究价值;4.框架设置有独到之处……
《邛崃市志》稿通过成都市地方志审查验收委员会终审验收后,我又对志稿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和修正,再次交相关部门审查后上报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不久,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来电,肯定了总编室对志稿的最后一次修正。2010年7月5日,成都市地方志审查验收委员会在成都市草堂廊桥艺术空间会议室召开会议,对《邛崃市志》修改稿进行复审。参加会议的审查验收委员会成员有主任委员苏碧群,副主任委员王真,委员邹翰铭、鲜开值、曾祥麟,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领导和相关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第二天,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正式发函,同意邛崃市人民政府按程序报批《邛崃市志》,请成都市人民政府同意该书出版发行。
2017年7月6日,按照成地志办函〔2010〕20号文的要求,邛崃市人民政府随后向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上报了《关于报请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邛崃市志出版发行的请示》。2010年10月1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下发(成府函〔2010〕105号)文,批复邛崃市人民政府,同意该志书出版发行。
2010年11月30日下午,《邛崃市志》出版印制招投标会在位于市区东星干道的邛崃市人民政府采购中心会议室举行,投标单位有成都市新都华兴印务有限公司、成都卓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都市标点制版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春晓印务有限公司,经过两轮投标和审核,按照采购项目文件要求,成都市新都华兴印务有限公司以最低报价135000元(要求
价上限为230000元)的标的中标,与邛崃市人民政府签订印刷《邛崃市志》的合同。招投标会上,招标组要求印制方除了全面按照招标书的要求办事外,还要求选定北京方志出版社为出版单位,按已出版发行的《攀枝花市志》样式编排印制《邛崃市志》。
2011年,《邛崃市志》开始付印后的三审三校工作。经我和罗友伦两人两个多月的多次修改,最终通过方志出版社专家何明忠初审,朱玲玲复审,吴玉章终审。方志出版社2011年3月11日形成的终审意见如下:“本书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四川邛崃市在近20年的发展时间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该书体例合理、资料详实、地方特色鲜明,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四川中部地区的发展和实践有重要意义。”出版社要求志书按照审查专家提出的意见认真修改后付印出版。3月13日后,我按出版社的要求在病中对志稿进行了认真修改,于4月22日将最后一次修改稿交华兴印务有限公司再次排印。7月中旬,《邛崃市志》印制出书,共印1000册。
8月11日,邛崃市人民政府召开《邛崃市志》发行会,新方志公开发行。至此,历经七年的邛崃新志书编纂、审查、付印工作任务全面完成。方志出版社出版的《邛崃市志》,全书共二十八篇,加“序”、“总述”、“大事记”、“专题记述”、“人物”、“附录”七部分,计三十五大部,130万余字,图照若干幅,成为邛崃又一部全面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在此回顾文章结束之际,我个人的体会是:《邛崃市志》的最终完稿出版发行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志办和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各相关企业和市志总编室及基层编写人员,长期从事邛崃历史文化研究的文化人的努力和帮助下获得的成果。但是由于我个人的能力有限,致使文章中还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在向各方面表达感谢的同时,也向读者们表示歉意,希望邛崃市的第三轮修志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