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先对诗歌原文进行断句、修正错字等编辑,再从字词、意象、用典、背景等方面详细注释,让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更清晰。
[backcolor=rgba(16, 110, 190, 0.18)]王昶作为清代乾嘉时期的代表性学术家,为后世树立了不可替代的典范。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学者,而且是一位经世能臣。一生为官南北, 游宦 四方,凡所经历,必撰纪程。 后人将其生前所撰的八种重要纪程之作先后付梓,总名之曰《春融堂杂记八种》,其中记录了丰富的自然地理与 人文地理,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 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学史料价值。 春融堂杂记八种,王昶撰,清嘉庆十三年。
# 《过大岩峡二十八韵》编辑注释
## 原文编辑
过大岩峡二十八韵
兹岩真横绝,如堂复如厂。
忽疑地维断,顿使天宇掩。
六扇宛负辰,千层肖刻椠。
蕴灵高以奇,结体大且俨。
句倨或磬折,上合乃脣弇。
龟文璺原瓦,卦象凸离坎。
突嵌黄琉璃,斜缀青菡萏。
斑斑翟抟羽,累累翠晕靨。
虎牙卓东峰,蛟尾曳西崦。
纵横开九筵,遐迩接一揽。
回峦象障袂,悬石骇垂颔。
氿泉时滴滴,枯藓偶点点。
风露晚不到,云日晓还霅。
迩年方边蛮,讨逆等伐豲。
摝鐲千军停,转粟万夫喊。
道长弗及舍,于此和羹糁。
濛濛炊烟逃,荧荧野火闪。
长宵来托宿,弗畏夔魎魘。
荫庇欣得憩,寝处遂忘险。
曾经玉屏风,对此衽当敛。
可堪绝景奇,乃为穷途贬。
我行鱼通路,陟屺剧忧惔。
解鞍藉草坐,柔卉乱蕹葵。
巨观溢瞳眥,爽气沁脾膽。
愚叟未可移,巨灵讵能撼。
## 注释
1. **过大岩峡**:“过”点明诗歌叙述的行为,即途经;“大岩”为诗中所描写的主体,是一处巨大的岩石景观,具体位置未详,从诗中描述推测应位于边疆地区 。
2. **二十八韵**:表明此诗为长篇排律,按照诗歌押韵规则,共押了二十八个韵脚,在古代诗歌中,长篇排律常用于详细叙事、状物或抒情 。
3. **横绝**:形容大岩横空出世,雄伟奇绝,有阻断天地之势,突出其气势磅礴。
4. **如堂复如厂(hàn)**:“堂”指高大的殿堂;“厂”通“厈”,指山崖边较浅的岩穴。此句描绘大岩外形既像高大的殿堂,又像深邃的岩穴,展现其形态的多样。
5. **地维**:古代神话中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地由四角的绳子维系。“忽疑地维断”意为看到大岩的雄伟,恍惚间怀疑维系大地的绳子断了,导致大地出现如此奇观 。
6. **天宇掩**:形容大岩高耸,仿佛遮蔽了天空,进一步渲染其高大雄伟。
7. **六扇宛负辰**:“六扇”可能形容大岩的六个突出部分或六个面;“宛负辰”表示仿佛背负着星辰,极言大岩之高,直插天际 。
8. **千层肖刻椠(qiàn)**:“刻椠”指雕刻的木板,“千层肖刻椠”说大岩层层叠叠,如同精心雕刻的木板,强调其纹理和形态的精致 。
9. **蕴灵**:蕴含着灵气,古人常认为山川等自然景观蕴含天地灵气 。
10. **句倨或磬折**:“句倨”形容岩石的棱角曲折;“磬折”指像磬一样曲折,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曲折。此句描绘岩石形态的曲折多变 。
11. **上合乃脣弇(yǎn)**:“弇”意为覆盖、遮蔽,说大岩上部合拢,如同嘴唇闭合,形象地写出大岩顶部的形态 。
12. **龟文璺(wèn)原瓦**:“龟文”指类似龟甲的纹理;“璺”指裂纹;“原瓦”指未经烧制的瓦坯。此句写岩石表面有类似龟甲裂纹的纹理,如同瓦坯上的纹路 。
13. **卦象凸离坎**:“离”“坎”是《易经》八卦中的两卦。此句说岩石的凸起凹陷如同八卦的卦象,赋予大岩神秘的文化内涵 。
14. **黄琉璃、青菡萏**:“琉璃”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玉石,“菡萏”即荷花。这里用“黄琉璃”“青菡萏”比喻岩石上镶嵌、点缀的色彩和形状,使其如宝石、花朵般美丽 。
15. **斑斑翟抟羽**:“翟”指长尾山鸡;“抟羽”指鸟类振翅。形容岩石上斑驳的痕迹如同山鸡振翅时的羽毛,生动展现岩石的纹理 。
16. **累累翠晕靨**:“累累”形容连续成串;“翠晕”指翠色的光影;“靨”指面颊上的酒窝。这里说岩石上翠绿的光影如同酒窝般点缀其上 。
17. **虎牙卓东峰,蛟尾曳西崦(yān)**:“卓”意为耸立,“曳”意为拖、拉。东边的山峰像虎牙般耸立,西边的山峦似蛟尾般拖曳,运用比喻手法,描绘大岩周边山峰的形态 。
18. **九筵**:“筵”是古代铺在地上供人坐的竹席,“九筵”形容大岩面积广阔,能容纳九张筵席,极言其宽敞 。
19. **遐迩接一揽**:“遐迩”指远近,说站在大岩上,远近景色都能尽收眼底 。
20. **回峦象障袂**:“回峦”指迂回的山峦;“障袂”指用衣袖遮挡。迂回的山峦如同用衣袖遮挡一般,形容山峦环绕的形态 。
21. **悬石骇垂颔**:“垂颔”指垂下的下巴,悬空的岩石如同吓人的垂下的下巴,突出岩石的险峻 。
22. **氿(guǐ)泉**:从侧面流出的泉水 。
23. **风露晚不到,云日晓还霅(zhà)**:“霅”指光耀闪烁。晚上风露难以到达此处,清晨阳光和云彩在此闪耀,描绘大岩独特的气候和光影环境 。
24. **迩年方边蛮,讨逆等伐豲(huán)**:“迩年”指近年;“边蛮”指边疆的少数民族;“伐豲”出自《诗经·大雅·皇矣》,是周文王讨伐豲国之事,此处借指朝廷对边疆叛乱的征讨,说明大岩所在地区近年有战事 。
25. **摝鐲(lù zhuó)千军停,转粟万夫喊**:“摝鐲”意为敲击钟鼓,形容军队集结时的声响;“转粟”指运输粮食。千军集结,钟鼓齐鸣;万人运输粮食,呼喊声震天,描绘战争时期的紧张场面 。
26. **道长弗及舍,于此和羹糁(shēn)**:“道长”指道路漫长;“和羹糁”指煮羹汤。因路途遥远无法前行,在此处煮羹汤休息 。
27. **夔魎魘(kuí jiāng yǎn)**:“夔”是古代神话中的独脚怪兽;“魎”同“魍魉”,传说中的山林精怪;“魘”指梦魇。表示在此处住宿,不畏惧这些鬼怪 。
28. **玉屏风**:可能是作者曾经见过的一处景观或物品,与大岩相比,见到大岩后,作者觉得面对玉屏风都应收敛衣襟,以表对大岩景色的赞叹 。
29. **穷途贬**:“穷途”指困境,作者感慨如此绝妙的景色,却因自己处于困境(可能是仕途不顺或旅途艰难)而被忽视或贬低 。
30. **鱼通路**:形容道路狭窄难行,如同鱼通过的缝隙,极言路途艰险 。
31. **陟屺(qǐ)剧忧惔(dàn)**:“陟屺”出自《诗经·魏风·陟岵》,原指登上山头思念母亲,此处表示登山;“惔”意为忧虑。登山时心中充满忧虑 。
32. **蕹葵**:“蕹”即蕹菜,“葵”指葵菜,均为常见蔬菜,这里描绘周围草木杂乱生长的景象 。
33. **巨观溢瞳眥,爽气沁脾膽**:“巨观”指壮观的景色;“瞳眥”指眼睛;“爽气”指清爽之气。壮观的景色充满眼中,清爽之气沁入脾胃,表达作者对大岩景色的陶醉 。
34. **愚叟未可移,巨灵讵能撼**:“愚叟”化用愚公移山的典故;“巨灵”是古代神话中劈开华山的河神。说即使是愚公也难以移动大岩,巨灵也不能撼动它,突出大岩的坚固和不可动摇 。
以上编辑注释全面解析了诗歌。若你觉得某些注释不够准确,或还有其他编辑需求,欢迎随时和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