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显示,地铁造价成本十分高昂,一公里少则5-6亿元,多则超过10亿元,是建高铁的六七倍。如果要建一条40公里长的地铁新线路,至少需要300亿资金。
此外,还有日常运营成本,比如人工、能耗、维修维护费和安全管理费等等。《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跟踪评级报告》显示,人工成本占运营成本最高,达31.84亿元,在60.73亿的总成本中占比超五成。
为什么明明知道造价和运营成本高昂,为什么各个城市还要拼命建地铁呢?概括地回答就是“大家都在赌明天”;也就是在赌房价永远不会跌,赌经济永远高速增长,赌人口永远增加。
但今天的现实恰好相反:房价跌跌不休,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在减减减。 很多城市赌的就是 “地铁修到哪,房价涨到哪”。地铁的第一功能是“地价的起飞器”,而不是交通基础设施。
过去这套玩法没毛病,但房地产一旦熄火,这就全变成了还不清的债务。
看看2025年4月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强度,53个还在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36个城市的整体客流强度低于0.7(万人次/公里·日)这个警戒线。由此可见,这些轨道交通,有多么的“超前”!
所以,许多还在幻想要建地铁的城市应该醒醒了。过紧日子的时代,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的大手大脚、挥金如土了。2025年,只是“紧日子”开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