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泾县桃花潭景区游客被打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起因停车纠纷引发的冲突,暴露出的不仅是涉事商户的蛮横无理,更折射出部分旅游地区长期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执法不严问题。当地政府虽已迅速处理并问责相关人员,但这一事件再次敲响警钟:旅游市场的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此次事件中,涉事餐馆经营户因游客未在其店用餐,便强行驱赶甚至聚众殴打,行为恶劣。更令人愤慨的是,最初警方调解仅以“道歉加500元赔偿”草草了事,直到舆论发酵后才启动深入调查。这种“小事化了”的惯性思维,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商户的嚣张气焰。类似事件并非孤例,近年来,从“天价鱼”到“黑导游”,旅游乱象屡见报端,其背后往往是地方监管的缺位和执法的疲软。 在此次事件中,当地派出所的初期处置明显失当。面对明显的违法行为,若不能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仅损害受害者权益,更会削弱公众对法治的信任。所幸,在舆论监督下,当地政府迅速纠偏,对涉事人员行政拘留,并对失职公职人员严肃问责。这一系列举措值得肯定,但也提醒我们:执法规范化不能总靠舆论倒逼,而应成为基层治理的常态。
泾县桃花潭是历史名镇,李白笔下“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意境吸引无数游客。然而,若因个别商户的蛮横和管理失序让游客寒心,再美的风景也会失去吸引力。旅游业的生命力在于口碑,而口碑的建立不仅靠山水之美,更依赖公平、安全、文明的旅游环境。此次事件后,当地承诺加强市场整顿和执法监督,这一态度是积极的,但关键还在于落实。
旅游乱象是发展中的问题,但绝不能成为阻碍发展的顽疾。各地应以此次事件为鉴,真正树立“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强化监管、严格执法,让每一个游客都能感受到公平与尊重。唯有如此,旅游经济才能行稳致远,真正成为地方发展的“金字招牌”。□ 杨红波 苏东华
本期编辑:李飞 图片来自网络 出品:时代传媒新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