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18日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郑莉表示,17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下称全会)提出,四川在总体目标上明确到2027年、2030年分两步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具体而言,到2027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引育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文旅链主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文旅融合业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3800亿元、2万亿元左右,文旅产业加快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30年,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巴蜀文化影响力、四川旅游吸引力、文旅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闻发布会现场)
当日的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了全会精神。郑莉介绍,全会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对四川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彰显巴蜀魅力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作出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
据悉,全会立足四川文化旅游特色资源禀赋优势,准确把握文旅发展规律和省情特征,对推动四川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作出整体谋划部署。
比如,在方向思路上,提出“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的原则要求;在品牌塑造上,提出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的文旅品牌;在产业发展上,提出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在优化环境上,提出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在改革攻坚上,提出培育壮大文旅经营主体、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和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设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等。
郑莉指出,全会制定了一系列细化工作任务和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接下来还将配套印发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建设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其中包括分类建立省级文旅融合重大项目库,分档分级给予财政奖补,实施“四川文化英才”培养工程等“硬举措”。
支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四川将设立50亿元投资引导基金 四川将拿出多少“真金白银”支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6月18日的发布会上,财政厅厅长黎家远透露,四川将统筹整合50亿元设立四川省文旅商贸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文旅商贸产业。 高含“金”量的政策将会陆续出台。黎家远表示,四川将重点从“重统筹、转方式、减负担、增活力”四个方面发力。 强化统筹方面,四川将紧扣“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围绕打造“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提升文旅服务品质和消费体验、深化文旅融合重点改革四大方向,统筹好政策和资金,确保支持方向“重点突出、错位互补”。 具体操作中,四川将对打造世界级文旅地标和重大品牌、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及重点风景道、建设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系统性支持“四川造”文艺精品创作、引育头部文旅企业等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予以支持。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省级每年安排财政资金3亿元,培育出电影《哪吒2》等精品。 创新方式上,四川将综合运用引导基金、专项债券、财金互动等多种政策手段,撬动多元投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专项债券方面,将鼓励符合条件的文旅融合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财政金融互动方面,将引导银行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小微和涉农文旅企业提供成本更低的信贷资金。 此前,四川实施了“天府文产贷”,累计发放贷款15.9亿元。今年,四川将采用“银政担”风险分担模式,省级财政按照贷款金额的1.5%给予贴息。 减轻负担方面,四川将落实现行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予以先征后退、免征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或者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文旅企业,将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而通过减半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每年为四川相关企业减轻负担7亿元左右。 深化改革方面,省级财政将“三管齐下”—— 一是支持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四川将支持做强重点骨干企业,深化省属文旅企业改革,打造引领性的大企业大集团。同时,梯度培育中小文旅企业,择优扶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 二是支持建设融合试验区。积极支持建立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做强成都核心承载地,鼓励其他市州协同发展。同时,支持推进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和科幻产业发展。 三是支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收入增长和分配激励机制,合理制定差异化薪酬激励办法,鼓励博物馆、剧院、院团等单位大胆开发文物IP、运营文创品牌。 “我们将根据形势动态充实政策‘工具箱’,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保障。”黎家远说。
用小店经济点亮四川安逸生活的“百城烟火”
6月18日,中共四川省委新闻发布会举行,介绍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有关情况,解读省委全会主要精神。
此次全会明确“加快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提振文旅消费,下一步四川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商务厅厅长惠朝旭给出解答。
“下一步,全省将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将四川蓬勃旺盛的文旅‘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增量,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惠朝旭介绍,提振文旅消费,全省将从四个方向重点发力。
一是突出多元融合,创新消费场景。四川将实施“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五年培育行动,围绕乐游蜀地、不夜天府、味美四川等商文旅融合主题,每年重点打造40个消费新场景。针对首秀越来越成为来四川旅游的新时尚,四川还将做好首发经济这篇文章,对落地四川的高能级首店予以资金激励,建设天府首发集聚区,今年引入首店1000家以上,举办首发、首展等活动2000场以上。
二是顺应市场需求,丰富消费供给。比如,聚焦银发群体,做优银发旅游列车。目前,四川适老化旅游列车产品全年预售达85%,个别热门旅游路线10月前的票都已售罄。下一步,四川还将加力银发旅游列车供给扩容,全年开行超过100列、游客超5万人次。聚焦年轻群体,四川将继续发放“开学季”礼遇大礼包,将景区、博物馆、书店、餐饮、影院等各类福利装进礼包,为来川上学、旅游的同学和家长送上我们具象化的热情。
三是提质消费活动,营造浓厚氛围。以熊猫消费节为统揽,今年四川将举办“春启万象”“清凉消夏”“潮购金秋”“悦享暖冬”四季主题消费活动,发动各地商圈、步行街、商业综合体等联动推出促销举措,下半年举办活动1.5万场以上,让游客和消费者感受四川全域联动、热情涌动的活动浪潮。在世运会期间,四川将设立特色产品展示展销馆、特色产品市集,开展“活力世运·乐购天府”系列活动。同时,四川将加快推进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培育一批必逛、必购的好街好店,发布离境退税新场景清单,扩大“即买即退”试点政策覆盖面,推动离境退税扩商店、增品类、优服务,特别是增加四川老字号、非遗、地理标志等国货潮品,让大家把四川带回家,让四川品牌走向全世界。
四是强化政策赋能,培育经营主体。兼顾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四川将分类开展帮扶支持:一方面,培育壮大商贸和文旅融合的市场经营主体,落实激发文旅消费潜力、首发经济激励、消费新场景运营激励、商贸企业经营增长激励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品牌化、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实施“百品千店”天府烟火小店提升计划,集成政策、金融、流量等全方位支持措施,用3年时间精心培育1500家以上烟火小店,支持个体经营户发展。用小店经济点亮四川安逸生活的“百城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