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0 日,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 (以下简称为“青羊教科附”)举行 "独一无二的你 一路生花" 小初高贯通式毕业典礼。这场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毕业盛典,作为成都市教育领域首创,以 "时光回溯、岁月铭恩、逐梦启航" 三大篇章,立体呈现十二年一贯制育人模式下的成长全景。3000 余名毕业生、家长及教育界嘉宾共同见证这场兼具创新性与情感温度的教育实践。
>>>贯通培养: 十二年长程守护的创新实践 青羊教科附自 2023 年转公以来,构建 "小学课程选择 - 初中艺体选修 - 高中生涯规划" 的纵向培养链条。这种一体化育人体系打破学段壁垒,使知识衔接自然过渡,能力培养持续生长。正如青羊区教育局党组书记王一杨所言:"贯通培养不是学段叠加,而是让教育者看见从童年到青年的完整成长图谱。"
数据显示,学校转公两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高中录取率跻身全市前列,教师获奖数量翻倍,学生在科创、艺体等领域呈现多元发展态势。该模式已被纳入青羊区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创新样本。
>>>典礼亮点: 三段成长的情感共鸣 暖场视频以 "时光碎片" 为线索,串联 3 年、6 年、12 年的校园记忆:时光回溯,小初高学生集体朗诵《青羊教科附赋》,在抑扬顿挫中完成与母校的深情对话,优秀毕业生代表跨越学段分享成长故事,展现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岁月铭恩,六年级学生《逐光同行》诉说启蒙之情,初中生《懂你》的歌声传递师恩,高三学子《师者如光》情景表演致敬引路人,形成 "追光者 - 发光体" 的成长闭环;逐梦启航,高三学生《成人礼》仪式庄重宣誓,全体毕业生宣读誓词时掷地有声,当音乐教师与班主任合唱《凤凰花开的路口》,荧光棒与舞台灯光交相辉映,将 "奔赴未来" 的主题推向高潮。 其中,课桌墨迹、走廊三角梅等细节引发全场共鸣,小初高学生合跳的《离别开出花》开场舞,将 "离别即成长序章" 的主题诠释得淋漓尽致,舞台上少年们的舞姿点燃全场氛围。
在最具特色的 "花语言恩" 环节中,87 位毕业班教师分学段接受学生献花。3 位退休教师的离场致辞成为贯通培养传承性的生动注脚,其中一位老教师感慨:"从看着他们系红领巾到戴成人帽,十二年时光让教育的种子真正生根发芽。"
来自 "哥哥高三毕业、弟弟小学直升本校" 的家庭向学校赠送 "贯通育人十二载,铸就栋梁一片心" 的字画,彰显家校协同的长程育人合力。
>>>领导寄语: 解码教育生长的 "青羊方案" 青羊区教育局党组书记王一杨书记用 "生长答卷" 诠释办学成果:"当小学毕业生与高中生在同一场典礼中对话,当教师能追踪学生十二年成长轨迹,这种教育生态正是新时代育人模式的突破性探索。"
学校党总支书记邵开泽在致辞中强调 "突破" 基因:"从民转公体制变革到十二年一贯制模式创新,我们始终探索高质量教育路径。" 他寄语毕业生 "在平凡中绽放非凡",让个体独特性在未来赛道发光。
这场历时 95 分钟的毕业盛典,以宏大格局与细腻表达,构建了从个体成长到教育生态的立体叙事。当不同学段的毕业生在同一片星空下完成 "铭刻成长 - 致敬师恩 - 誓言启航" 的仪式,其意义已超越典礼本身 —— 这既是十二年贯通培养的成果展示,更是 "尊重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据悉,青羊教科附将继续深化 "温暖而高质量的未来学校" 建设,其贯通式育人模式正为成都教育改革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正如典礼落幕时"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的祝福,这场毕业典礼不仅是成长的节点,更是教育生态持续生长的新起点。 (文图据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