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034|评论: 0

[生活资讯] 对“全职乖孙”为之拍案称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7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关“全职儿女”和“全职乖孙”这两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名词,出现在网络空间已有些时日,对此网民议论如潮,官方心里清楚却佯装不见。笔者忍不住有话要说于下。
什么可称作“全职”? 它是指在工作日中专门担任某种职务(区别于‘兼职’)的人,比如“全职医生”、“全职教师”。当然,在10多年前也出现过“全职太太”这个新名词,但它只限用于收入颇丰的部分现代家庭,无可厚非。
可是在近年,继出现网络新词汇“全职儿女”之后,又蹦出来了一个“全职乖孙”新名词,令人诧然,免不了便要追根溯源。
由于“新冠病毒”爆发,全社会实行“管控三年”;之后,又打起了“中美贸易战”,经济逐年下行,致使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据媒体的公开报道,截至2024年底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超百万亿元,部分地区连基本运转都难以维系。
在经济下滑的环境中,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因而用来描述青年人困境的新词汇便层出不穷。继“烂尾娃”、“全职儿女”之后,近来又兴起“全职乖孙”,实际上都应归纳为“啃老族”名词范畴。
笔者认为,这是年轻人在失业压力下的无奈之举,而且多数只有体制内退休金丰厚的人员,也才养得起“全职乖孙”。应当承认,这不完全是乖孙们的主动选择,而更主要的应该是乖孙们被迫回避现实的一种无奈举措,也是体制问题和经济下滑所造成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
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曾于6月8日发表文章称,部分00后青年是因为考研、考公失利,或无法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站稳脚跟,于是才情非得以地选择返乡担任“全职乖孙”一职的。笔者觉得这个定论,符合实际,客观理性。
另有媒体报道,说“全职乖孙”这个赛道已挤满了00后,他们有些玩世不恭地说:“想开了,反正在外打工也是去当别人的孙子,为啥不回家去伺候亲生的爷爷奶奶呢?”
该报道例举称,23岁的全职孙女小茹,已经在东北老家“入职”两个月了。小茹解释说:“在外地打工掏空了全家钱包,回家就只多添一副碗筷。我在大城市哼哧哼哧一个月也攒不下几个钱,还不如回去照顾爷爷奶奶。反正是如果我不在,老人也得请护工。找外人终究不放心,还不如我这个亲孙女来打这份工更稳妥。”不无道理呀!
更有趣的是,有一位“全职乖孙”还在社群里发帖辩护说:“大学毕业在家,考研、考公两年了,还没能上岸,喜欢的工作也没找到。体制内退休的爷爷听说了,给我打电话说你能把我伺候好了让我多活几年,比你出去干点啥都强。现在爷爷的退休金月超一万,你5000我5000,这样我就不再是空巢老人,你也解决了就业问题。”
于是乎,不少“全职乖孙”应运而生。他们还乐在社群里分享照护老人的日常生活视频;从买菜做饭、打扫房间,到逛街喝奶茶,一起练瑜伽,称其是“主打服务周到,提供情绪价值,让老人幸福感满满”。
看到的那些“全职乖孙”发出来的视频,笔者感觉到这种表达方式,其实也是个别人把“啃老”美化成“孝顺”,拍成短视频博关注蹭流量。这种方式既无法推广,也根本没有解决结社会构性问题的丝毫价值,只不过是社交平台上少数人用来维持体面或自我安慰的方式罢了,不宜奉承。
不过若换位思考,笔者还是更倾向于同情“全职乖孙”们的不幸人生。这种思想转化,是因为笔者观看了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之后发生的。
png

腾迅网-影视独舌,曾发表《<姥姥的外孙>“全职乖孙”,让人哭到稀碎》一文,畅谈观后感,与笔者的观后感惊人的相似,便摘录该文展示于下,与网友分享。

“这是一个关于“全职孝孙”的故事。全职,意味着得跟钱挂钩。如果按照宽泛标准,将全部带有华人血统的混血后裔都算在内,华裔数量占到泰国人口的大约40%。《姥姥的外孙》,立项时的名字叫《中国家庭》,片中的姥姥就是广东潮汕人,但传到外孙辈,基本都已经不会说中文和潮汕话了。”
png
“男主角阿安是个‘家里蹲’,辍学当游戏主播,天天直播,结果只有四个观众。正愁没收入时,他在表妹身上看到了一条致富之路。表妹是学护理的,在病重的姥爷(阿安的爷爷)身边陪护了一段时间,成功继承了百万家产!”
“这时,阿安听闻姥姥查出了癌症,而且是晚期,最多只剩下一年时间。于是阿安决定复刻表妹的致富之路,开始在姥姥面前疯狂献殷勤……虽然拍的是外孙照顾姥姥,但整个故事是有点‘反孝道’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把‘遗产’放到了明面上说。”
“中国人常说谈钱伤感情,关系越近越开不了口。孝顺应该是天经地义的,怎么可以说是为了钱呢?但这话里多少有点虚伪成分。老人死后会分遗产,这是客观事实,明明所有人心知肚明,但就是得藏着掖着,只在各自心里打算盘。任何事情,成了秘密,就有耻感。想要又羞耻,就会拧巴。《姥姥的外孙》就拍出了子女间的这种拧巴。”
“只有外孙阿安不拧巴。我想要这笔钱,并且我愿意花心思去争取。相比那些只想要钱不愿意付出的舅舅们,阿安至少真心实意地对姥姥好,跟她住在一起,照顾她的起居、了解她的喜好,逗她笑,陪她难受。
png
“表妹有句话说得很对,老人们最需要的是陪伴,而那些子女们永远“没有时间”。但他们对自己的事总是能挤出时间,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优先级的问题。”
png
“可惜姥姥的爱,确实一直在错付。《姥姥的外孙》用一种轻巧但精准的方式,呈现出东亚家庭中女性作为牺牲品的困境。姥姥当年一个人照料晚年的父母,给他们养老送终,结果什么财产都没有分到。房子、钱全都顺理成章地给了她哥哥。”
“现在她快不行了,想找哥哥要点钱,给自己买块像样的坟地,结果被轰出门:‘你嫁出去就是外姓了,跟我不是一家人了!我一分钱都不可能给你的’。”
png
“孝顺不一定能得到爱,也可能只是你活该。这仍然是一种‘反孝道’成为牺牲者的姥姥,并没有跳脱出重男轻女的闭环,而是成为新一轮的‘同谋’。她的遗产分配名单里有大儿子、小儿子、外孙,唯独没有女儿。虽然说起来外孙是女儿的儿子,但终究还是固守着财产‘传男不传女’。”
png
“电影里呈现了三代女性,姥姥、女儿和表妹。只有表妹完全跳脱出了轨道,不盲目付出,不自我牺牲,正大光明地索求回报。不仅如此,表妹后续把临终关怀发展成了一份职业,有更多人来雇她当‘全职孝孙’。而身为外孙的阿安,后来也通过种种方式拒绝成为‘同谋’的一环,主动放弃了既得利益。”
笔者认为该文中这句话,值得人们深入思考,品出其中真味:“爱可以是无价的,但并不意味着爱就是免费的。对传统孝道的打破,是在伸张一种更加对等的、公平的爱。”正因有此感受,笔者将照此办理,亦将为此拍案称奇。
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