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了《关于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 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加快建设“三中心一基地”,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做强核心竞争力、做优功能品质等。6月27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支持成都加快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实习生 李国建
支持成都加快高质量发展:
《意见》从五方面提出15条政策措施
会上,四川省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李文星介绍,《意见》分五个部分,按照“三中心一基地”功能定位和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城市布局,提出15条政策措施。
第一部分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包括全方位扩大内需、提升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提升辐射周边带动全域能力3个方面政策。
第二部分为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包括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3个方面政策。
第三部分为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包括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积极稳外贸稳外资3个方面政策。
第四部分为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包括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特色化专业化产业园区3个方面政策。
第五部分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城市,包括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等政策,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发展改革委:
练好两项“基本功” 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四川大力支持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中心已有十多年,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下一步将如何支持成都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表示,“我们将支持成都着力练好两项‘基本功’,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建成资源配置能力更强、整体经济效率更高的西部经济中心,更好发挥带动全省、辐射西部、服务全国的作用。”
一方面将更加注重夯实“内功”,增强内生驱动力。
《意见》提出三方面措施:一是加力促进消费扩容增质,擦亮“三城三都”金字招牌,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加快建设国际化便利化消费环境和服务体系,更好释放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二是加力扩大有效投资,精心谋划实施一批有根产业、有效投资、有税源的重大项目,争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重大项目布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三是赋能放权先行先试,用好用活改革“关键一招”,解决一批影响消费提振、项目投资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症结,提升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拓展“外功”,增强辐射带动力。一是带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编制新一轮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和公共服务均衡共享优质生活圈。二是带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强化成德绵产业联动,更好实现互利共赢发展。三是带动五区共兴发展,支持其他市(州)共享利用成都资源环境,推动产业布局协同、科技创新协同、基础设施协同等,促进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省科技厅:
聚焦三大着力点 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四川在支持成都建设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会上,四川省科技厅副厅长陈学华表示,第一个着力点是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四川将实施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支持承担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催生一批重大技术突破。全力保障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争取牵头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高水平建设运营锦城实验室等,支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
第二个着力点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四川将支持成都常态化与“双一流”高校、重点科研院所合作,承接成果落地转化;助力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外溢转化”;完善和推行“线上科创通+线下科创岛”服务模式,共建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加快中试研发体系建设,打造西部中试中心。
第三个着力点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四川将全面推行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探索开展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成果转化、财政科技资金“先投后股”,促进重大科技项目与基金集群良性互促;加快“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实体化运行,支持有关机构发起或参与热核聚变实验堆、子午圈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推动有关国际科技组织落户成都。
省商务厅:
三方面赋能 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
作为四川对外开放的“领头羊”,在全省稳外贸的基本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一步如何赋能成都稳外贸,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
会上,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乔方表示,“我们将从三个方面赋能支持成都稳外贸、扩开放、促发展。”
乔方说,四川将支持成都打造特色单品集散中心。支持成都加快“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支持开展冰鲜水产品进口“白名单”制度试点,打造三文鱼等特色单品全国集散基地。支持打造“进口嘉年华”品牌。
同时,支持成都实施“蓉品出海”行动。支持成都参与“川行天下”国际市场拓展活动,支持开展重点产业供需对接活动,支持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赋能行动。
此外,还将支持成都加快贸产融合发展。支持培育贸产联动融合发展先行区;支持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指导成都用好天府外贸贷、服保贷等金融产品和政策性外经贸专项信贷额度,为成都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支持。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五维发力 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国家赋予成都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任务,此次出台的《意见》也对制造业作出了专门安排。”会上,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袁冰表示,四川将重点从五个方面对成都进行支持。
一是强化产业创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支持成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成都在新技术新产业前沿领域的创新能力建设。
二是提升优势能级,深耕建圈强链生态。支持成都加快构建“9+9+10”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成都科创生态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先行先试,支持成都梯度培育优质企业。
三是强化要素支撑,夯实发展基础保障。支持成都牵头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资源配置协同联动机制,打造高效紧密的配套体系;支持成都积极解决企业用地、用能、用工等困难;支持成都高质量谋划一批项目;支持成都以“清单制+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项目服务。
四是深化辐射带动,构建区域协同配套格局。支持成都协同其他市(州)建立区域产业布局及产业差异化发展协调机制;支持推广“总部+生产基地”等模式,推动跨区域协同配套和产业优化布局;支持构建“研发在成都、制造在其他市(州)”的产业协作格局,带动各地开展制造业技术协同攻关。
五是服务国家战略,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支持成都承担更多的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任务;支持成都尽快完成电子信息等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任务;支持成都加大重点产业园区改革创新力度,有力推动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市发展改革委:
建设五个“城市”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城市
会上,成都市政府副市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锋君表示,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意见》,专章部署支持成都“提升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城市”,主要聚焦民生福祉、智慧治理、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政策和重大举措。
王锋君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力建设五个‘城市’。”一是规划布局优的有机城市,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持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厚植公园城市绿色宜居品质;二是生活品质高的幸福城市,用心用情做好“一老一小”工作,做深做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以民生小切口带动城市的大变化;三是文化底蕴深的文明城市,深入推进“三城三都”建设,努力为市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更“对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四是管理服务精的智慧城市,构建完善全域贯通的智慧城市治理框架,加快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享、一键回应、一网统管”;五是安全韧性足的平安城市,深化拓展“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模式,打造更多温暖社区、平安社区,全力保障城市安全、市民安全,让“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奋进中的创新之城”的城市名片擦得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