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223|评论: 6

[乡情乡音] 荣县长山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荣县长山桥
                      荣县长山桥  (上)
“长山桥通车了!”2023.7.28上午,荣县县委副书记邓翼川,副县长伍祁君等县领导参加,荣县长山镇镇长吴文佼致辞,围观群众 千余人喜形于色大声呼喊。
     长山桥是全国重点小城镇荣县长山镇政府的驻地,长山镇是自贡市域三级和荣县县域二级城镇。
长山镇位于荣县西,国道348线和高速S66横贯全境,面积 80平方公里,现人口3.62
长山桥和长山。
长山桥指经过长山区域通过大河的建的桥。大河流经地名长山名,俗称为长山河,河上有桥叫长山桥。长山河是荣县境内最大过境河,长山桥一般指老大桥。长山桥因为历史延续长和建桥方式不同,分为四个时间段叙述。
1.长山桥指跳礅,跳礅桥。长山河上夏季洪水暴涨,最初的人们修建的桥都被洪水冲毁,无法建牢靠的大桥,只好使用“跳墩”。跳礅指放在浅水中,相隔一定距离,供踏人们脚踏用的过河、相距一两尺的大石。问题来了,动物过不了河,咋办呢?只好临时搭上木板让马、骡、牛通过。跳礅显得复杂、麻烦、费钱、适用枯水期。在今天的长山,跳礅有三处遗址,其中一处位于长山输卤盐管下方的河中。
2.长山桥是平桥或石拱桥。距今330多年现存荣县最早的康熙版《荣县志》及之后乾隆版《荣县志》记载了长山桥的名称,没有标明修桥的时间及相关内容,故修建桥的时间失考。但在1928年成书的民国版《荣县志》记载“长山桥:长十八丈,高九尺,宽五尺五寸”。根据县志记载桥的宽度五尺五寸,不到两米的宽度,当时的长山桥能够在洪水天过河,行人,负重的马骡牛及四人抬轿等。
1908年荣县人,晚清大诗翰林学士赵熙路过长山桥,留诗一首:                                                      
古驿以桥著,乱石当门店。
秋痕凝白露,诗趣妙黄昏。
3.1938年——2023年的长山桥。赵熙主编《荣县志》八年后的1936年,由民国时四川省政府命川康盐务局出资修建荣(县)竹(园)抗战时期的战备公路时建造的石拱桥。在跳礅上移八十米处建桥。桥两侧有坚硬的岩石,夯实桥基,增加桥的高度、尤其拓宽宽度,此时长山桥能过往行人及汽车等大型载重车辆,1938年在长山举行了隆重的通车仪式。至此荣县到井研的竹园泥石路面全线贯通,长山桥为抗日战争中中国“大后方”的交通运输起了作用。但桥的高度低于路面,过桥时需要上坡或下坡,两侧还有大木板且用铁链拴死以防洪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52年加高扩宽加护栏等大规模地改造才是人们看到和熟知的长山桥。长山桥在“文革”中一度称“和平桥”或“反修桥”。长山镇水管站留存的长山桥桥面的海拔437.0318米!
4.新建的长山桥
施工时间: 2023.2——2023.7。施工工艺:孔桩,冲击桩打孔,泥浆护壁。打桩约19m,礅柱3m,不含桥面共计22——23m。现浇混泥土结构。钢筋200T,每根钢筋长9m,直径12——28mm。 桥长48m,加桥台3m51m;桥宽10m,其中车行道7m,人行道1.5x2m。三跨16x3m替代以前五孔。
桥头四柱:仿古门头装饰,突出长山的盐陶茶文化特色。
防护围栏:大理石刻文。投资方:荣县水务局    设计方:中叙设计集团。
。卜
跳墩
长山桥是荣县重要的地名文化符号!
   长山桥不仅仅指过河的桥,而且是以“桥”作为地名的长山街道集市名称。长山桥是地名!长山桥位于荣县(州)西,是重要古今交通驿站、经济和行政中心,休闲宜居中心。   
    长山桥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水利专家父子主持建都江堰)整治这条大河,隋唐及之前以长山河为界,河东是应灵县,河西是冶(咨)官县的辖区。(注:第一代冶官县驻地是仁寿,第二代驻地荣县双古,第三代驻荣县新桥,第四代驻犍为县金石井。),北宋时叫麻柳场。开始有正式的地名。当时人们(僚人)在大河沿岸种植一排排防病治病和护河堤的麻柳树。麻柳场是我们老一辈对长山桥铭记于心和最熟悉的名称。
    现考证地名“长山”有三个来历。一是清朝乾隆版《荣县志》将啸天龙山命名为“长山”,此源于地方志。二是古代的盐茶陶铁马帮从荣县城西的程家桥、大堰塘沿古道的白石铺、白石沟、铁厂铺、筠山、雷鸣泉、石马沟、青杆铺、啸天龙抵大河边,五十华里的长长的、延绵不断的崎岖山路走完,马帮休整的地方,命名为长山。五十华里山路的东至内江(重庆或东南泸州),西抵乐山、雅安两端五百千米的古道却相对平坦——马帮命名地名“长山”。三是行走在今天的长山粮站后称为“半边街”的青石板古道,东望前面的山,像汉字“山”形状,且两侧山长长的。有头脑的读书人命名地名:“长山”。明朝有诗曰“日午长山有市声,拥斯茫水一丝横。醉中我自歌《天问》,多少人间路不平”。
长山桥自然文化。按自然环境和特征分类叙述长山桥的山、岩、湾、坝。
啸天龙山是长山的由来之一。有众多古迹厚重文化。罗汉山,远望光秃秃的山酷似九个罗汉打坐休闲,已建成罗汉山公园。独石山,二十多米巨石独立于山巅,据山的走向、高度、温度和湿度构成成都往返昆明的航空地标(卫星导航之前)。1949.12.9长山解放前夕,中共地下党在此山附近建有秘密联络点。九棚山,康熙版《荣县志》叫九盘山,民国时期四川军阀二刘叔侄在此山作战,九个排长期驻扎叫九排山,一九七五年,荣县林业局更名为九棚山。现崛起一座观光休闲娱乐的川南名山——九棚山。踏紫山,因塔和址得名,古有巨石笋又名笋子山。香火旺的曾武山。高空俯视呈现八瓣南瓜形是南瓜山,山下有享誉甚广的长山中学(荣县七中)。插旗山,因在山上插上旗子来招兵买马得名。据说在清朝咸丰年间,李、蓝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当地颇有点能耐的但秀才(又说姓吴),屡考举人不中,逐认为官场黑喑,不能就此空误一身本事,召集几个气味相投的人准备大干一番“事业”。恰逢从云南杀进四川荣县的“李短大”造反坐大之时,以此山为据点准备生事谋反。他们一伙在今长山镇双河村干坝流的铁炉冲铸造大刀、长矛、弓箭等兵器,散尽广厚家资招买破产农民、流民社会闲杂人员,大肆鼓动、武装操练,为在长山地区的武装暴动作好各好准备。一时间规模大,人数多,在大山顶插上旗子。插旗山得名了。远在六十里外的荣县官府却对此事一无所知。殊料此任县令精通阴阳八卦,一天早上,他见盛满水的碗中出现红旗在水中晃动,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四处询查打探:“谁要造反?”。……,再说插旗山首领但秀才因处事毛糙,欠公允,一次酒后辱骂殴打一个心腹,将其关禁在小木屋,仍不解恨,恨恨:“老子明天再慢慢收拾你!”遭虐待的下属想到:“这事,不是我完全错了。你自己也要责任?没有成大事就这样整我,今后会……?!不寒而栗,你不仁,我也义!”,趁夜深大家酒醉,不留意时,买通守卫设法逃离出插旗山,连晚偷偷跑到县城给官府报信了。军机大事全泄密!第二天一大早,县城调集来一大队官兵封锁插旗山,熟悉路径的告密者带路,迅速将插旗一带的区域围得密不透风,准进不许出!这一干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遇到这种架式——全慌了,迅速将手中或家藏的武器处理掉,互相作证,洗掉谋反的证件。有些人慌不择路将兵器甩进一个深井中,此井得名:竹杆井。据说后人的确从井中打捞出兵器。官兵抓住为首的秀才,坐实造反的证据有武器、旗帜、标语、地图。清廷“惩罚首恶”,遣散众人,只将秀才五花大绑捆钉在门板上,让兵士抬到县城处死,暴尸。后家人收尸体回老家,安葬在一山嘴,叫阴阳嘴。说说秀才知晓一些阴阳。插旗山、竹杆井、铁炉冲、阴阳嘴这一串串地名就在长山镇著名的风景区九棚山附近。阴阳嘴。插旗山的山上的确存洞。
荣县长山地区众多山区,属川中台拱的穹窿地貌。
岩。  大白岩,高大岩石呈白色。髽尔岩,僚人命名,讹为啄尔岩、洼儿岩等。曹家岩,曹姓占地,岩石有石鼓、石钟、石猪、石牛和蛮洞。对碓岩的故事传说:在古道河沟的路上,一侧十多米的崖岩顶,石窟里并排供着两米高灵光和观音两尊石刻菩萨,有高大的围杆,前设圆台。灵光即道教老君,横联“其灵乎”,竖联“万端事事非非事,千古明明白白心”。观音的对联:横联“普渡众生”,竖联“觉始觉明成大觉,真修真洁悟金真”。字体飘逸娟秀、雄浑敦厚、苍劲峻丽,笔法圆熟。不少文人雅士立足揣猜手迹是颜体和赵体(元朝赵孟頫)对联的书写者是清道光年间留失民间的“但举人”(世辉)手迹。尤其特别的是山沟另一侧高大的岩石向外凸着、飞旋着的巨石,这石活生生活像以前家里用的“碓坑”,“碓坑”与大路隔小溪悬在半岩上。新婚夫妻纷纷来这里从低往高抛甩石块二十米远。“丢进坑里就生儿子”,生儿子的说“奇准!”。不能生育的也来抛石头。期待“奇迹”。
悬岩上形若古铜钱的岩叫钱家岩,
与钱姓无关。
坡。 陈家坡,陈姓占地。蛮洞坡:古代民族僚人生活过的洞穴。家谱载余家坡是成吉思汗后裔居住地。灯杆坡,山坡顶逢年过节挂点一十八盏远近闻名的天灯,象征光明吉祥幸福。滚柴坡。长山桥到杜家井场(度佳)古道上的长埂山,泥土坡陡峭且湾长,为生计挑柴卖的人不留神,摔倒,肩膀挑的柴沿坡滚滚不止。
坳。  马蹄坳,古道上巨石犹如“”马蹄”。马蹄坳是自贡长山盐矿九井场和荣县小井沟水库移民安置区人和社区。凉风坳,古道的山坳口的大油广石旁两根三人合抱不住的黄桷树下疲惫过往的行人在此歇脚乘凉,恢复体力,此刻凉风绕绕,得名及凉风村村名。石碑坳,大石碑、石观音立于坳口,五通下坝往陈家沟、翻石碑坳到正江桥的古道。金家垇:古道旁的金姓占地,新铁厂遗址。山坳种植有大量漆树的是漆树垇,现有水泥公路从蟠龙通牛峰山、双古。地貌像盘曲的龙的山坳是蟠龙坳,1950年——1953年设蟠龙乡,建学校,蟠龙乡曾为清朝嘉定八案巡府蔡国礼故居。
湾。  罗家湾,宋家湾均是湖广移民四川的家族占地命名。范家湾:宋朝著名的的政治文学家范仲淹的后人有支迁移到荣县的复兴场再移居此湾,附近有1973年修建的长踏提灌站著名灌溉水渠——长50米,高15米的天桥,现仍在发挥作用。刘氏桐油制作雨伞的伞匠湾。包谷湾,盛产包谷(玉米),及周边的萝卜塘、代家码门及新胜煤矿(1956年公私合营,取“新的胜利”一词得名“新胜”),四块石煤矿,属川南“保金煤田”是著名产优质煤(发热量每公斤大于6000卡)产区,炭是古代炼金打铁首选燃料。沈家湾,古道旁打铁(刀、铲、锄、门扣等)。
炭是炼金打铁首选。蔡家沟,蔡氏先祖在清康熙年间用三十六两银子购地,修有呈“八”型朝门:“八行”大队、村的由来。清朝时,设有乡政府,著名的煤厂。龙洞沟,相传此地出龙。立有众多古石碑的石碑沟,石碑沟长山地区著名的盐陶工业区。花龙沟是自贡市荣县三级风景名胜区,参见《心驰神往的花龙沟》。盐井沟:相传古代汪家人开设盐井。后废,冒水用碾砣浇住,留下地名。据说生产队时人们测试盐井的深度倒注大量稻壳结果从百里之外的自贡流出。长山最早的古道官道都通过盐井沟,在汪家场分道北上成都,西通乐山,南到犍为。
石碑石刻
                沈家湾“泰山石敢当”及蔡家沟石刻
嘴。 伍家嘴,程家嘴,刘家嘴,三百年前“湖广填四川”伍程刘姓家族占地命名。蔡家嘴位于长山桥一华里,有陶厂,荣县第一冶铁厂和荣县县盐厂。豹子嘴,山形犹如动物豹子形状。从古代至上世纪六十年代穹窿山区的虎和豹大型食肉性动物不时出没。长山桥人早已熟知斑纹是扁担花纹的老虎和铜钱花纹的豹子区别猛兽。除虎豹外,还有熊,经验的老道对付熊的办法是随身带上两大且长的竹筒,一旦被熊抱着时立刻双手臂戴上竹筒,迸住气,熊抓摩着光光竹筒会笑,大笑,笑着笑着眯着双眼,自己就迅速摆脱逃离,脱离熊口。难怪有人见到常年在外行走奔波的人,肩膀上挂着似乎毫无用处的空竹筒感到疑惑!长山桥人在茶馆酒店或闲聊时老一辈讲述许许多多:人与虎豹相存、相争、相食的奇闻佚事或惊心动魄的传奇。
坎。 倒马坎,古道上坡陡弯急,载量的马匹易摔倒,倒马坎葬明朝江南道监察御史宋洵墓。骡子坎,有一巨石像动物骡子。世居骡子坎的但、何、宋三家建房有一特点:正房一间是草房,其余房屋全盖瓦房。草房是养骡子的象征意义,也表达骡子是吃“草”!骡子坎古代重要的养骡卖骡所在。骡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三堘坎,是古代南安郡、县所在,此地现在住名茶:四川黄金叶。
石。  四块石,一巨石分解均匀的四块(长宽五米,厚一米),疑天上飞来之物撞山崖,四块石头落地于此,叫“四块石”。另有五块飞落成都。四块石煤厂为城乡民用和乡镇企业提供了大量燃煤。乌龟石:山坡有巨石,形若乌龟状。三板石,在古道上大石板被衙役打了三板子得名。古时候,一县令坐轿子被两差役抬着行走在雷鸣泉、石鼓石的古道上,两人正吃力抬着两百斤轿子经过长长坡时,前轿夫差役脚滑不慎摔倒,将县官摔出轿外滚了几转。悠哉游哉做着美梦的县官从地上爬起来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狗眼瞎了!就你这点本事”破口大骂衙役。气喘吁吁的力役也摔得鼻青脸肿,遭到痛骂,惊魂未定又敢怒不敢言。另一个差役见状,顿时拿起板子将一块斜长的石头用力重重打了三板子,长方形大石立刻断为均匀的三块石,青龙村境内古道上三板石由此得名。三板石有菱铁矿(鸡窝矿形)办过三板石铁厂,现自贡市长山盐矿设有输盐卤加压站。
坝。 因地壳沉降或河流冲积形成的五通坝、宋家坝、李家坝、蔡家坝,有坟碑的碑坝。一大田形若盘子的坝叫盘儿坝,1955年为长山乡政府驻地。中坝子,半坡上相对平坦的平坝。独石山下的石鼓石旁古代有一座著名的寺庙“东峰寺”,传说很久以前,峨嵋山的长老和尚来到东峰寺吩咐道:“今天下午七点以前你们不能关闭山门。”结果不知大家没有放在心上还是当班的和尚忘了,跟往常一样不到七点,山门就关闭。此刻从峨眉山方向的空中飞旋来一大铜钟,“呯”巨响,将巨大的房柱碰断,铜钟弹到一大烂包田。一年大旱,人们费劲将水抽干了现一大钟把子。此刻天将黑,准备天明再抽干水,当晚却大雨倾盆,铜钟不见了。命名为钟把子,后讹为中坝子。
         
                        荣县长山桥    (下)
      长山桥修在什么河上?流经长山的大河有什么特征?
长山桥跨越的大河名叫越溪河,全长245千米,发源地内江市威远越溪镇的青风寨,干流呈反“7”形状。1935年源头查家场改名越溪乡,河上段更名为越溪河,1981年地名普查,各河段不同的称呼按照源头的名称统一:越溪河!越溪河在长山境内通常称“长山河”,因河水清沏见底又称清流河,在明清史书中长山地区称:上里清流乡。清雍正六年,荣县地域距嘉州(乐山)的远近分上中下三里四乡,中里是仁义乡,下里是来苏乡和荣川乡。越溪河历史上的名称有:大牢溪,濑溪、官渡河、拥思茫水(《太平寰宇记》)、湧澌茫河、拥斯茫水(乾隆版《荣县志》),涌斯茫河(地图)等十多个称呼。全年十二个月中十个月大河碧波清幽,鱼鹤嬉水,绿水清山,鸟语花香,柳竹掩映,峰恋叠嶂万类霜天竞自由。约两个月,几次洪水波涛汹涌犹巨蟒奔腾一泻千里。民国版《荣县志》:“拥斯茫水,盖铁山僚人命名也”。(铁山)僚人在大河沿岸种植水稻,煮盐冶铁与汉人生活了上千年。大河与居民互相冲撞,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也成就了长山文化的重要内涵。越溪河经内江、眉山、自贡和宜宾四市的越溪、汪洋、双古、长山、柳嘉十多镇,在邓头溪注入岷江,越溪河是岷江的一级支流。合流后约30千米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与金沙江同时汇入长江。“一江春水向东流”,到上海的长江口北融入东海太平洋。在地球自转公转、太阳辐射、海陆热力差异共同作用下,完成了海洋与陆地(越溪河流域)之间的水循环。水对生命的可贵,感叹越溪河是上天对长山桥的垂爱眷顾。为确保荣县县城和自贡市的城市用水和部分农业用水,自贡市斥巨资在越溪河干流的中段修建小井沟水库。
支流:沙溪河是越溪河的最大支流,长41千米。发源五寨坪山下的苦桥沟,流经油房沟、和尚滩、白石沟,在宜宾市境内汇于越溪河。因流沙多得名“沙溪河”。麻柳沱河。流经麻柳沱,长7千米,发源亮洞山东,在李家坝注入越溪河。蔡家沟和李家沟有两(双)河交汇命名为双河口,双河村名源于此。此地解放前是袍哥的码头。纸厂沟河,因山沟(正江桥附近)里造纸得名,后人员遣派到荣县氮肥厂或溴水河煤矿,纸厂沟河发源于长山镇的花龙沟,流经五通坝、纸厂沟流入正江桥的越溪河。
长山桥附近的越溪河干流著名的滩口:因柏树林的河滩,是柏林滩,河滩附近有“蛮子洞”及“七间房”。幺滩,鱼箭滩,观音滩,响滩。筒车滩,越溪河滩有一大筒车(几乎年年洪水冲毁更换筒车)抽水,长山镇的筒车村名来源筒车堰和滩。滩坎山:长山盐矿修建的拦水闸,水闸下方沟深长至小井沟。滩坎山,相传古代僚人在此建有观看洪水的台地,可能“拥斯茫河,拥通涌,河名出自于滩坎山”滩坎上水闸(亦称水库)向下游长而深的河沟至二十华里到小井沟。中国在盐业开采史上,早在宋朝时已发明的卓筒开凿盐井,盐开洞口小但深的名称。越溪河沟叫小井沟位于荣县保华镇的红豆村,“小井沟水库”大坝雄居于此沟。小井沟水库的提议最早开始民国时期荣县人吴玉章(“延安五老”之一)之子。
长山不仅仅自然环境优美动人和令人长叹,长山桥的人文文化在地方文化占有一席之地。下面从桥
桥。宋家桥,熊家桥,均是清朝咸丰年间,家族修建命名。姑嫂桥,姑嫂做布鞋筹资建桥。苦桥,消融一千多年前的僚人修建的。踏水桥,相传县令黄牯牛为治风水龙脉修建三十六桥洞,七十三板桥块,用铁索锁住,石板桥上长年累月的人走马踏多呈“凹”形。白马坵的白马桥,民国版县志记载:长五丈四、高七尺、宽五尺,耗银五仟两。正江桥也是古道上的交通要冲。乾隆版《荣县志》载:平滩桥,长山桥人出资修建的平桥,平滩桥是长山发大水时唯一能过河的桥,修时间不详,现毁于洪水,重建。望龙门的新桥:跳礅、平桥、独石拱桥。桥的变迁见证一部部历史,交通运输的革新,似乎让人聆听着时代步伐声。
洪水中的长山桥:水漫桥板
干涸的宋家桥
: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或信件,官员中途休息等的驿站。现已废,多用于地名。长山铺,誉为“乐自驿站”即乐山到自贡约三百华里的青石板古道,宋朝至清朝的雍正年间,遗迹在长山粮站。此外有青杆铺,石笋铺,来牟铺,铁厂铺,这些铺递时间长地位重要。啸天龙铺,踏紫山铺,建于康熙年间,使用时间短。可参见《荣县长山铺》
寨: 古代人们躲战乱、防土匪或仇家在穹窿方山台地,险峻山崖上修建有水源和产粮储粮,生活设施齐全的堡垒和防身住所。历史上荣县境内五次建寨(砦),除南宋末和明末的大规模两段战争外,两千来年的山寨均起重要作用。新驻山寨的人家须交不菲的寨费,接受统一管理甚至支配。荣县境内现见到山寨,除大刀寨外几乎是清朝中后期重建的坤士寨:蔡氏在石沙盔上建沙盔寨,有大、小、井星三寨门配有学校等。五山寨相连是五寨(砦)坪亦称五道门,伍氏建,修有炮台,榨油、打铁,当铺,交易市场,逢年挂灯。张氏修建张家寨。长山镇青龙村的平顶寺(山寨)。胡家场(清道光25年废场,现建胡家大院)的大白岩、小白岩的山寨,据墓葬有千多年历史,极可能是僚人留下的遗迹。 在荣县最著名的山寨当数存有寨志的牛峰寨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多数人们离开了崇山峻岭山路,陡峭弯弯山寨,纷纷迁往平坦交通要道大河畔,光热水土自然条件更优异的地方耕种,甚至或城镇或工厂等定居安家乐业。然,惜日人人向往,辉煌的山寨已暗然淡色,山寨(砦)早失去的喧哗和中心,留下残垣断壁、草树、景点等在人们的故事、记忆、书册的历史长河中摇曳,令人深思遐想。不觉倍加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美满生活!!
寺庙。  谭化寺,以唐僧取经的人物修建的寺庙,寺中僧人以习武为主。白马寺,相传山上出现过白马,建造规模宏达的寺庙。滴米寺,又称为地理寺。杨家寺,平顶寺(两处,一是双古凉风坳和水口间,另一处位于双龙桥的平顶寺(内江市五七干校,职中,万担茶山)。圆通寺,古佛寺。清水宫位于长中大门外的古道旁大河畔,正殿三间。现存的寺庙有醒悟寺、古元寺、白云寺是县民宗局批准的宗教场所,寺庙起保存文化、传播佛学、安抚人心、稳定社会、慰籍灵魂、休闲旅游的作用。
祠堂  。人们祭祀祖先、先贤的场所,凝聚家族,平稳社会。文化传承。长山桥为中心的大姓家族著名的宗祠:沙盔寨的蔡家祠堂,罗家祠堂建在罗烧房,但家祠堂在青杆铺,后建青杆小学、初中。程家祠在水池村,建小学、初中,著《水池小学志》。陈家坡的陈氏祠堂,胡家祠堂在胡家场。百家祠:荣县西南的长山、双古和新桥一带各家族(廿)共建的祠堂,“百”形容多。百家祠堂有二十亩地,收入供祠堂的日常开销。每次聚会,各家族派两个代表(另加一小孩)参加,现讹为白家祠。刘家祠除五间房和柏林外,刘家嘴的刘家祠堂有三重厅,五个小天井,每个长梯的墙壁上均精致优美的雕刻,下厅为宏达的戏楼。相传黄牯牛县令发现后堪比县政府郁闷、不满、难堪、恼怒,勒令撤掉!离长山桥不远的荣竹园公路上个地方叫“花天井”,我用了二十来年追索这个地名的由来,终于弄清了。“花天井”不是盐井,也不是煤井,是什么井?而是祠堂!花天井是“戴”姓家祠,戴家人竭力所建。院内有四方天井,门窗、墙壁画有花草。一度作为荣县度北乡政府驻地。
荣竹公路国道348线在荣县度佳镇大转(拐)弯那一带,有许多人姓代。但是“戴”还是“代”,包括自己姓哪个也搞不清了。姓氏中“戴”和“代”究其来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姓。现在,人们为了省事,戴、代不分。五通坝也有这两个姓,上世纪八十年初人口普查时,一家人中,老子姓“戴”,这个字不好写,也不好识,登记员说:你儿子就写简单点,用“代”。“可以,反正读音相同”。于是乎,一家父子两个姓dai(戴或代)。荣县这些宗祠建立于明和清朝,尤其是距今两百来年的清乾隆之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快,人口增多,家资殷实,家族观念更浓。封建时代的宗祠,突出族权与政权合一特点,成为管理社会的重要角色,其利弊都为当今社会提供了参考坐标。宗祠充满宗法家国情怀,承载浓厚乡土文化和乡愁。对于乡土的文化传承,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及象征意义。
长山粮站,位于长山铺遗迹上。乾隆三年设五间社仓,社仓在解放初由东岳庙大门外迁文昌宮。一度设在蓼叶沟的三教祠,1956年迁现址。
长山盐矿。19703月,国务院批准将罗(成)——自(贡)采输卤工程建设项目列入当年国家建设计划,在阶级斗争火热年代,出于保密的需要,取名代号106”工程。“106”指犍为南洋寺至自贡大安放牛山106千米的输卤管道长度(实际建成长度只有76千米)。自贡长山盐矿系自贡市盐化工业的主要卤水生产基地是中国最大的井矿盐生产研究中心地:自贡市长山盐矿。盐矿建成后,属内江市的荣县快迅在长山桥修建荣县县盐,长山区盐厂。荣县划属自贡市管辖后,长山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长山、五通公社盐厂,正江、瓦滓、留佳、来牟公社盐厂。另加上石碑沟的盐厂,共有67口平锅盐,几十根大烟囱冒着黑烟。一段时间内,长山区的盐税收入占全县七区一镇(县城所属城关镇即今旭阳镇)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井研县全年的财税收入。据说县里开会时,县领导首先点名:长山的领导来了?盐业带动相关产业,当年是火火红红的长山,长山桥。
长山盐矿开采区域属威远背斜的威西岩盐矿,是四川盆地内最重要的盐卤分布区,盐卤资源历史悠久、储量达、前景广宽。
水库。双龙水库,相传天上一龙偷偷来到人间,藏身于此地,一天到晚寻花问柳不守仙规,到五通坝毁坏庄稼,偷吃东西,老百姓怨声载道,骂“花龙”!!后请峨眉山的长老和尚将龙拴在桥上,叫拴龙桥。1965年修完水库更名双龙桥,现为民用水源。大坝外是古代冶铁炼钢之地叫老铁厂。清朝道光年间彭广发继承祖业冶铁铸造盐锅,十六个抬匠由古道送自流井大盐场。
滩坎山拦水闸(堰):1973大旱长山大河中只有几个沱存水,农业农民与盐矿工业争水甚至打群架。自贡市政府紧急协调内江市(专区)在越溪河上段修建钢绳拦水板提闸:从滩坎山至响滩的12千米的河段蓄水。 完全 满足了盐矿的工业用水、沿岸农业灌溉及居民生活用水。滩坎山以下今为小井沟水库库区。注:当时荣县属内江市管辖,1978年荣县因盐划归自贡市管辖。                                      
                    
牛郎水库的传说:一放牛郎与仙女湾的仙女在山沟里玩耍,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戏水打闹,驱走寂寞享受快乐幸福时光。后,仙女被勒令回了天宫,留下牛郎,将牛套在牛礅上,时望天空,时望地下,满腔失意伤感懊恼迷茫,只能默默思念等待……修水库时命名牛郎水库。
牛郎健在
牛郎水库
水郎水库亦称牛栏水库,牛栏口是蔡家人在小垭口关牛放牛所在,家谱曰“牛口嵯峨世所稀,两山高耸似云扉。羊肠夹道通幽径,牛出为群日明归”。牛郎水库已成为是长山镇的饮水地之一。
长山桥是桥,是地名,更是一个文化精神。长山桥归纳提炼成一种文化。
其一文化特征。长山和长山桥是千百年来人们生产生活交往相关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和地理地貌特征,是千锤百炼的文化沉淀。心目中的“长山桥”具有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有正直高大勾通宽容的品质,也交织着内与外、死与生、此与彼和文化与自然等之间的区分和中介、沟通、转换的关系。长山桥是美好绵密的乡愁。成为连接游子和故土家园的载体。一代代人记忆和地标。
其二长山龙。 19966月在长山桥在下方200米又建桥,人们习惯称为长山“新大桥”。长山桥和长山大桥均将龙作为图腾,寓意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凤呈祥,藏龙卧虎。
其三长山盐——刚直方正 、洁白无瑕。“盐都之源”的美称。
位于长山盐矿公路边长山镇宣传语
其四长山桥精神的内涵。
“长  山 桥 水”可以解读为——
长:指独特性开拓创新,争先首领,踔力前行。
:高大伟岸,不畏艰险,“天人合一”。
:勾通融合,甘为人梯,埋头实干。
水:包容万物,生命之源。
长山桥,从历史上过河是县过县到今天社区过河到另一社区,跨越上千年。是一首穿越时间和空间,优扬酪厚,延绵不绝的歌!
长山镇的留佳口公路及路标
历史文献记《荣县旧志通编》载长山桥的古迹
长山桥场镇古庙:东岳庙、文昌宫、川主庙、南华宫、禹王宫、天后宫、万寿宫。
2023728日长山桥建成剪彩仪式
新建长山桥夜景
仁和街     中英文:荣                
鸣谢:伍宏、吴付华、钟学惠、余仕清、曹开荣、范京禄、蔡良益、但怀德、周国洪、王祥、王中元。
  程永良2025年于长山镇初中。作者系高级教师,荣县作协和民协会员,地方文化的守望者。作品有《荣县的佳》、《荣县的桥》、《荣县的山》、《长山铺》、《心驰神往的荣县风景区花龙沟》、《来牟镇地名文化》、《盐茶古道》、《革命烈士李兴辉》、《荣县的变迁》、《九子十翰林》等
联系电话:1377859008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7-1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9976060f684a7f00a08999f9b4a21dd.png

发表于 2025-7-1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山桥
8cfb2188dede0640a13b4bea829955a.jpg
微信图片_20250701154250.jpg
微信图片_20250701154511.jpg
微信图片_202507011545111.jpg

发表于 2025-7-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荣县长山桥
微信图片_20250701114452.png
微信图片_20250701114913.png
微信图片_20250701114930.png
微信图片_20250701114950.png
微信图片_20250701115030.png
微信图片_20250701115126.png
微信图片_20250701115434.png
微信图片_20250701161049.jpg
微信图片_20250701161050.jpg
微信图片_202507011610492.jpg
微信图片_202507011610491.jpg

发表于 2025-7-2 14:0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斯待大家评论。并提出修改意见。谢谢

发表于 2025-7-2 17:1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溪河可添加:越溪河是四川中部荣威穹窿的核心河,流向四川盆地的东南方。再加河流的水文特征。
   另:其中几处文字描述有误。

发表于 2025-7-4 11:5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采访的人物中:曹开荣(长山区老领导),范京禄(五通公社雷独大队大队长),但怀德(但家村“秀才”)三人已经作古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