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250|评论: 0

[生活资讯] 根脉深扎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月的山城,阳光滚烫。嘉陵江的水汽蒸腾上来,空气黏得化不开。外婆的老屋门前,那棵饱经风霜的黄葛树,却撑开一片沉甸甸的浓荫,虬结的根如同苍劲的手指,深深抠进山岩的缝隙里,任岁月冲刷,纹丝不动。外婆已长眠在她守护了一生的土地下,可每当这个时节,当“七一”的脚步临近,树下仿佛还回荡着她絮絮的叮咛,那声音里浸透了八十四载光阴的重量,也映照着一个普通农妇眼中,这片土地在党的引领下如何从贫瘠走向丰饶的壮阔图景。
外婆生于1936年,饥饿是她童年最深的烙印。她总说,真正尝到“甜”的滋味,是在1949年那个寒冷的冬天。重庆解放的锣鼓喧天声里,十岁的她挤在欢呼的人群中,一个穿着旧军装、帽檐上红星闪亮的年轻战士,微笑着把半个温热的窝窝头塞到她冰凉的小手里。那粗粝的粮食,在她空瘪的胃里燃起小小的火苗,成了她对“好日子”最原始、也最深刻的定义——能吃饱,就是天大的恩赐。她仰头看着战士帽上那颗鲜红的星,懵懂地记住了,有一种人,叫“党员”,是给穷苦人带来光亮和暖意的。
1978年改革的春风终于吹绿了田埂。政策松动,生机萌发,但春耕抢种的焦灼依旧压在心头。外婆家劳力少,眼看要误了农时。就在那火烧眉毛的傍晚,生产队长带着几个晒得黝黑的年轻党员,卷着裤腿,扛着锄头,径直来到了她家的田边。“王嬢嬢,莫慌,我们来搭把手!”队长爽朗的笑声像一阵及时雨。他们跳进泥水里,镰刀挥舞,汗水砸在翻新的泥土上,发出沉闷的回响。外婆熬了一大锅绿豆汤送去,看着他们蹲在田埂上,捧着粗碗大口喝着,汗水顺着脖颈淌下,脸上却带着踏实的光。那一刻,外婆望着田边那棵愈发茁壮的黄葛树,新抽的嫩叶在夕阳下闪闪发亮——她心头压了太久的冰,在这无声的汗水和泥土的气息里,终于彻底融化了。日子,真的像这树一样,向着光亮处伸展了。
时光奔涌,嘉陵江畔换了人间。外婆终于苦尽甘来,儿女成家立业,餐桌上顿顿飘着肉香,是她年轻时做梦也不敢想的丰足。然而,那刻进骨血里的节俭和对一粥一饭的敬畏,从未因富足而消减半分。在我小学时,舅舅提回一个金灿灿、浑身是刺的榴莲。那奇特浓烈的气味瞬间弥漫了小屋。我好奇地挖了一小块尝尝,怪异的味道直冲脑门,立刻皱着眉头把剩下的大半块丢进了垃圾桶。外婆一直安静地坐在她的小竹椅上看着。当舅舅随口说:“这‘怪东西’可贵了,花了一百多块呢!”外婆浑浊的眼睛猛地睁大了,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刺了一下。
她几乎是立刻站起来,蹒跚却急切地挪到垃圾桶边,毫不犹豫地弯腰,将我刚丢进去的那块沾了点灰尘的榴莲捡了出来。她枯瘦的手指仔细地、近乎虔诚地拂去上面细微的污迹,然后,在全家惊愕的注视下,她低下头,一口一口,缓慢而专注地将那块被我弃若敝履的果实,吃了下去。没有享受的表情,只有一种近乎肃穆的平静。她不是在品尝滋味,而是在吞咽一段沉重得令人窒息的历史——那段窝窝头就是无上美味的岁月,那段为一捧玉米面就能燃起生命希望的时光。那被捡起的榴莲,是她对苦痛过往最深刻的祭奠,更是对眼前这来之不易、由无数默默奉献者支撑起的丰饶年代,最朴素也最郑重的珍视。她的沉默里,是千言万语。
山风掠过黄葛树巨大的树冠,沙沙作响,仿佛外婆低沉的絮语在和应。我凝视着墓碑前那金黄而奇异的果实,又仰头望向那棵根深叶茂、荫蔽一方的大树。外婆的一生,与这片土地上无数默默无闻的身影重叠。他们像这黄葛树深扎岩缝的根须,坚韧地熬过风霜雨雪,只为让枝叶拥抱阳光。
风过林梢,黄葛树的叶片翻涌着,如同绿色的波涛。那沙沙声,是大地的心跳,是岁月的回响,更是无声的誓言——在这片被无数赤诚根脉守护的土地上,那抹永不褪色的红,那荫庇万家的绿,必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根深扎于斯,荫泽绵长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