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您好!
我是一名居住在犍为的普通市民。近年来,我县交通建设发展迅速,交警同志们为维护交通秩序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此表示敬意和感谢。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部分区域,尤其是缺乏电子监控设备的背街小巷、市场周边和小区出入口等地,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车乱停乱放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和市民出行安全,特此来信反映并提出一些建议。
具体问题描述:
1. 地点突出:比如书田街,书田街到教育局的断头路区域,北街、米井街等很多这种地方乱停乱放问题尤为 严重。
2. 乱象丛生:
3. 机动车(小汽车、货车)随意停放在非划线区域,经常占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盲道甚至消防 通道。
4. 大量摩托车、电动车在人行道上、路口转弯处、商铺门前空地随意、无序停放,经常堵住人行通道出口、斑马线起点,行人被迫绕行机动车道,险象环生。
5. 在没有安装交通摄像头的路段,车主似乎普遍存在侥幸心理,上述乱停乱放行为更加肆无忌惮,成为管理的“真空地带”。
6. 交通拥堵: 高峰时段因乱停车导致道路变窄,会车困难,加剧拥堵。
7. 安全隐患: 车辆停放在路口、转弯处严重遮挡视线,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占用消防通道后果不堪设想;行人(尤其老人、儿童)被迫走上机动车道,安全无保障。
8. 秩序混乱: 影响市容整洁,破坏城市形象。
9. 通行不便: 行人、非机动车路权被严重侵犯,正常通行受阻。
针对以上问题,特别是无摄像头区域的监管难点,我提出以下建议:
1. 强化无摄像头区域路面执法:
2. 显著增加巡逻频次: 恳请大队重点加强对上述问题区域,特别是无监控覆盖路段的警力巡逻,尤其是在乱停高发时段(如早晚高峰、中午、夜间、周末)进行高频次、不定时巡查。
3. 严格依法处罚与拖移: 对在上述区域,特别是占用消防通道、盲道、主干道、路口、严重影响通行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停车辆(包括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坚决采取贴单罚款措施。对屡劝不改或造成严重堵塞的车辆,依法实施拖移。对摩托车、电动车乱停乱放也应纳入常态化管理。
4. 开展专项整治: 建议在问题最突出的几个无监控区域,短期内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形成有效震慑。
5. 完善停车设施与标志:
6. 合理增划停车位: 在具备条件的支路、背街小巷等区域,科学评估,尽可能多施划一些规范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摩托车、电动车)停车位(线),明确可停区域。
7. 设置清晰禁停标识: 在消防栓周边、消防通道、路口禁停区、人行道出入口、狭窄路段等关键位置,设置醒目、不易被遮挡的禁停标志牌,施划黄色禁停标线或网格线。
8. 加强宣传与源头引导:
9. 多渠道宣传教育: 利用交警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本地媒体、交通广播等,持续开展“文明停车”主题宣传,重点强调在无监控区域也应自觉守法,曝光典型违停案例及处罚、拖移后果。
10. 现场设置警示牌: 在违停重灾区,尤其是无监控路段,增设“严管路段”、“违停拖移”、“消防通道 严禁占用”等警示标牌。
11. 推动社区共治: 与街道办、居委会、物业公司加强联动,督促其履行门前管理责任,对责任区内乱停乱放进行劝导。
12. (可选)探索辅助手段:
1. 评估增设监控: 对长期混乱、安全隐患大且管理难度高的关键无监控点位,建议评估增设移动或固定式交通监控设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推广违法举报: 如“随手拍”,建议加大宣传力度,简化流程,鼓励市民对严重违停(如堵路、堵消防通道、堵人行道/盲道)行为进行拍照举报,作为警力的有效补充(需确保举报信息真实有效)。
每天都有很多穿红背心的指路人在管理秩序,县委到政府路口就有四个组,这是面子工程,还是这个路段真的太乱?其他地方就没有任何人管理。
城市交通的畅通有序需要管理部门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恳请交警大队能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和建议,特别是加强对无摄像头区域的动态管控,切实整治乱停乱放顽疾,消除安全隐患,还路于民,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畅通的出行环境。再次感谢交警同志们的辛勤付出!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