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77|评论: 0

[百家争鸣] 从我做起,当一个理性的泼(剖)客——旧帖重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7 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巴蜀皓月的《传播川剧是川剧论坛网友的责任和义务》非常好!当年本论坛特别活跃,在理论、实践和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论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对的,但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为此我曾在200737日发了个帖子《从我做起,当一个理性的泼(剖)》,希望都能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现重发如下:


从我做起,当一个理性的泼(剖)客


    川剧界业内人士管给演出提意见叫泼戏,(不知是不是这个“泼”?或是“剖”?反正是读作“泼”)把有这种行为的人的人叫泼客。过去就有“资阳出个名,内江泼死人”的说法。实际上泼客是一些业余评论家,又是一些懂戏的内盘。他们从自己的阅历和专业出发,用自己的理解去点评川剧,在某些领域确有独到之处,但必竟不是专业评论,故也有一些偏颇存在。这并不伤大雅,川剧就是在演出——被泼——改进——再演出——再被泼……的无限循环中成长,发展,壮大的,艺术与受众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得到沟通的。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又有无限生命力的精品无不经过这个历程,并将继续这个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既锻炼了一批艺术家,又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戏迷和观众。同时由泼戏开始到动手改进或创作,最后戏迷成了剧作家,成就了千古名篇也是屡不鲜。黄吉安,冉樵子,刘豫波……均是如此。可见,泼客与川剧是“皮与毛”,“唇与齿”般紧密相依的关系。
      就一般而言,泼客是川剧的业余质检员。他们起到纠正台风,监督质量的作用,以舆论的力量引导优秀的舞台创作;泼客是一字之师,从观众的视角对剧本提出修改意见。如《杀奢》中原唱“八月十五桂花香”就是在泼客的作用下改成“八月秋风桂花香“的;泼客是业余导演,他们可以帮助演员分析剧情,以便更好地还原生活的真实。如;某团演《问病逼宫》扮随文帝的见演杨广的中了洋,就在最后几句上“拉警报”,一泼客当即就说:“看你咋个死得下去哦!”引来哄堂大笑。从此这位再不敢中非洋了;泼客又是川剧的贴心豆瓣,往往泼客们连汤都舍不得多喝一口还要把钱用来看戏,给自己满意的演员献花……
      但泼客也有素质高底之分。低素质的泼客以低级趣味把川剧拉向庸俗污秽;无修养的泼客形同骂街泼妇,缺乏必要的涵养;心胸狭窄的泼客容不得不同意见,难以平等沟通;刁钻刻薄的泼客言词尖酸,叫人难以接受;钻牛角尖的泼客最爱走极端,好扯死牛筋……严格说来这些都不能算是泼客,至少不能算是理性的泼客。虽说这是少数现象,却是有玷泼客形象,有违艺术批评的原则,不利于川剧事业,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希望从我做起,大家都来做理性的泼客。
       做为一个理性的泼客,首先要不断地学习川剧和相关知识,懂得基本的常识才不至于在泼的时候出现黄腔顶板;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才不至于堕入庸俗;其次要不断与时俱进,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东西为川剧开辟新的优秀的表现形式和空间;第三要具有开放创新意识,要立于足川剧,勇于借鉴其它剧种和艺术形式的基因与川剧相杂交,使川剧产生新的优势,形成新的生命力;第四,要明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根本道理,确立起“四川的才是世界的”这一基本理念,要敢于为坚持川剧地方特性而努力奋斗;第五,要有唯物辩证的世界观,既要看到川剧舞台的不如人意,更要看到舞台背后的体制原因;既要看到川剧的不足,又要看到川剧人在困难中的努力;既要敢于提意见,又要善于提意见;既要出嘴劲,更要鼓实劲……第六,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对川剧和川剧人充满爱心,要从关爱的立场出发,坚持善意的批评,杜绝随意的诋毁;坚持正确的鼓励,杜绝甜蜜的捧杀;就是不同观点的泼客间也要有君子风度,争论时也不能言语伤人,更要旗子鲜明地坚决反对“杀家鞑子”式的自残手足……总之,泼客要多为川剧培土添肥,决不能对川剧损花折叶。在文艺批评上要敢于“披开大胆”,更要“捧出一片丹心”!
   从我开始,让我们都来做一个理性的泼客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