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连串的关厂、停工事件,无一不折射出当前我国内需疲软、制造业产能过剩,以及外资信心持续下滑的现实困局,任何“洗地”文章也洗不掉这一铁定事实。
上边来自几大社交网站的消息截图,铁证如山地表明,进入2025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困境正在进一步显现。 述评如下 7月1日,上汽大众南京工厂正式关闭,深圳中顺半导体宣布自7月2日起停工两个月,而日资零售品牌伊藤洋华堂成都门店则于6月底结束营业。 众所周知,上汽大众南京工厂的前身为南汽资产,自从2008年起转由上汽大众接管,年产能高达36万辆,曾经是帕萨特、斯柯达速派等热销车型的重要生产基地,其鼎盛时期可提供逾三千个就业岗位。而今,厂区死寂,人去楼空。 近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在上汽大众工作的张某向媒体倾诉道,外企向来以薪资待遇高和员工福利优厚而著称,他的儿子也在上汽大众南京厂工作多年。张某说:“其实去年就传出南京工厂要关门的消息,我儿子靠这份工作干了十几年。现在经济环境不好,汽车行业竞争太激烈,上汽也只能通过收缩业务来维持运营。”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汽大众是1983年10月由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汽车合资成立,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并在南京、仪征、乌鲁木齐、宁波、长沙等地设有生产基地。早在2023年7月,上汽大众位于上海的安亭第一工厂已经永久性关闭。 昨(7月7日)天,江苏一位汽车销售人员刘先生,在接受媒体查询时说:“南京工厂关停只是开始。现在电动车性能越来越好,价格又低,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许多仓库里的燃油车都卖不出去。合资品牌正在被国产新能源车企压缩生存空间。日本丰田汽车也在筹划上海新厂,预计将从2027年起生产电动车。” 实际上除了汽车行业外,中国电子制造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2019年成立的深圳市中顺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也于今年7月2日宣布“因经营困难”,决定停工停产两个月,复工时间另行通知。 广东照明行业人士王女士对媒体披露:“中顺遇到的情况与灯具制造重镇中山类似,都是因遭受欧美订单大幅减少冲击所致。如果企业试图通过越南等地转口出口美国,一旦被美方认定产品未实质加工而仍属中国原产,就可能被征收惩罚性关税,企业根本承受不起。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更多企业停工甚至倒闭。”有媒体报道,越南已屈服于美国。 此外有报道称,拥有近30年历史的日资企业成都伊藤洋华堂金融城店,也于6月30日正式闭店,员工在最后一天鞠躬送别顾客的画面正在社交平台广泛流传。伊藤洋华堂曾是中国城市百货零售业的标杆,但近年来在北京与成都的门店都在不断减少。
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于1996年1月在成都市注册,1997年11月21日正式开业,曾经是日企在成都的代表性百货品牌。据了解,伊藤洋华堂已大幅度地裁减其中国的管理团队,而且内部也正在评估是否全面撤出中国市场。 有成都居民说:“疫情之后,大家的购买力明显下降。加上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措施加剧,很多外资企业只得陆续撤离。加之民众的消费方式更加保守起来,有很多人转向了线上购物,从而导致实体店实难撑持下去。就连一些国营超市,现在都快经营不下去了。” 不得不强调一下,由于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超过1200万人,加上有大量的工厂员工失业,便造成了就业市场压力空前。
广东外贸商会负责人洪湘(化名)向媒体说:“一线厂的员工失业后,职业转换能力低,再培训资源稀缺,这便成为了我国经济下行中的结构性问题。像低端半导体、灯饰、LED、电子玩具这类产业,也正在悄然退出中国市场。人们注意到的是大型外资或民企关厂退出,其实更多的是那些小企业,来无声去无声,走得更快。”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面对大量企业倒闭、外资持续收缩与年轻人就业的困局,倘若缺少更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那么2025年的“关停潮”,恐怕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应当勇于正视当前面临的社会经济困局,做到少吹牛逼多干实事,尽快地探索出解困办法与措施,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