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90|评论: 31

俞老师买O肥(小小说) 文 ▎古代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2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752292973059.jpeg
俞老师买O肥(小小说)
    文 ▎古代美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中心小学的俞老师,骨子里是个“理科男”。初中时理化就独占鳌头,高中更是稳坐头把交椅,深得大学文凭的王兴奎老师器重,当上了化学课代表。可惜,数学和英语拖了后腿,大学梦碎。

当了老师,领导安排他教语文,甚至当了教研组长。可他心底那簇对理化的火苗,从未熄灭。

这天上午,俞老师去大同乡观音山外婆家走亲戚。山路蜿蜒,行至石坡徐湾,一块代销店的广告牌猛地攫住了他的目光——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卖0肥”。

“0肥?”俞老师心里咯噔一下。改革开放这些年,尿素、碳铵、复合肥这些曾经紧俏的农资,乡下已不稀罕。“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他家也有田,深知肥料是命脉。更关键的是,要相信科学,拥抱新生事物!

他脑子里瞬间火花四溅:“O”!化学元素符号里的氧!病人危急需要吸氧救命,这“O肥”……莫非是蕴含高纯度活性氧元素的新型超级肥料?若能抢先一步用上,家里的庄稼……俞老师仿佛已看到金灿灿、沉甸甸的丰收景象在眼前铺展,心跳都加快了。
1752292973629.jpeg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不巧,店主徐老板去石坡场取货了。俞老师围着紧闭的店门转了几圈,想象着那神秘“O肥”的模样,终究只能带着满腹的期待与不甘,悻悻来到外婆家。

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他婉拒了舅舅舅妈热情的挽留,归心似箭——只为那心心念念的“O肥”。十里山路,脚下生风,不到半个钟头就再次站到了石坡徐湾的代销店前。

天遂人愿!远远就看见徐老板敞开着店门,正招呼着零星的村民。

俞老师几乎是冲过去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徐老板!您卖的ò肥呢?快让我看看!”(他特意加重了“O”的发音)

徐老板一愣,茫然地眨眨眼:“啥?ò肥?没这东西啊。”

“就是那个啊!”俞老师急切地指向门外那块醒目的广告牌,“‘卖0肥’!那个O肥!”

徐老板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恍然大悟,一拍脑门:“嗨!那个啊!”他转身钻进店里,片刻后,小心翼翼地掬着一捧灰白色的粉末出来,“是这个,‘磷肥’!过磷酸钙!”
1752292973096.jpeg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俞老师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像被满头泼了一盆冰水。他盯着那捧毫无神秘感的普通磷肥,又看看广告牌上那个刺眼的“0”,一股被愚弄的怒火“腾”地窜起:“磷肥?你……你写个‘0’?这谁看得懂?这不是误导人吗!”

“哪能看不懂?”徐老板憨厚地笑笑,带着点不以为然。

俞老师不信邪,正巧看到两个扛着锄头路过的老农。他指着招牌,强压着火气问:“老乡,麻烦问问,那牌子上写的啥?”

两个老农眯着眼瞅了瞅,几乎异口同声,带着浓重的乡音:“‘卖磷肥’嘛!咋了老师?”

俞老师彻底僵在原地。满腔的怒火、被戏耍的羞恼、对“O肥”的憧憬……所有情绪像退潮般轰然散去,只剩下一种巨大的、冰冷的茫然。错的是招牌?还是自己?为什么一个明明白白的错字,在这里却成了人人皆懂的“密码”?
1752292973214.jpeg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头顶,原本炽烈的太阳不知何时悄悄躲进了厚厚的云层,天地间蓦地一暗,仿佛也不忍看他此刻的窘迫与困惑。

   2025年7月11日于文君街道南江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173.jpeg

《俞老师买o肥》这个故事讲的是乡村教师俞老师被"卖0肥"广告吸引,以为"O"代表氧元素,幻想这是新型高效肥料。结果发现是店主写错字,把"磷肥"写成"O肥"。结尾俞老师发现当地农民居然都能看懂这个错字,陷入困惑。


这篇小小说的主题有两点值得思考:
主题一:知识与现实的碰撞。


小说通过俞老师误把“磷肥”看成“O肥”的故事,展现了知识精英与乡村传统认知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俞老师以其化学知识背景,对“O肥”产生了基于科学概念的遐想,而乡村民众却基于长期的生活经验,对广告牌上的“0肥”有着自己约定俗成的理解。

主题二:对约定俗成现象的反思:
探讨了语言文字在不同文化层次群体中的理解偏差,以及约定俗成的习惯对正确表达和理解的影响。引发读者思考在文化多元的社会中,如何打破这种因知识水平和生活背景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457.jpeg

《俞老师买o肥》这篇小小说写作手法
欲抑先扬的情节设置着力刻画俞老师对“O肥”的强烈期待,他基于化学知识展开的美好幻想,以及急切想要购买的心情,将读者的好奇心和期待值拉高。而通过徐老板的解释以及老农的确认,揭示出这只是一场误会,形成情节的陡然转折,强化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冲击力。


细腻的心理描写:在描述俞老师的心理活动上极为细致。如“他脑子里瞬间火花四溅……俞老师仿佛已看到金灿灿、沉甸甸的丰收景象在眼前铺展,心跳都加快了”,生动地展现出他发现“O肥”时的兴奋与憧憬。“满腔的怒火、被戏耍的羞恼、对‘O肥’的憧憬……所有情绪像退潮般轰然散去,只剩下一种巨大的、冰冷的茫然”,精准地描绘出他梦想破灭后的复杂情绪。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335.jpeg

《俞老师买O肥》中的 修辞:
比喻增强情感表达:“俞老师脸上的兴奋瞬间凝固,像被满头泼了一盆冰水”,将俞老师兴奋情绪的突然消失比作被泼冷水,形象地表现出他梦想破灭时的失落。“所有情绪像退潮般轰然散去”,把情绪的消散比作潮水退去,生动地展现出情绪消退的迅速和彻底,增强了情感表达的感染力。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4214.jpg
1752292973494.jpeg
1752292973901.jpeg
1752292974097.jpeg
1752292974252.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4175.jp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4291.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4138.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4019.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4057.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863.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941.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981.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823.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784.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746.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709.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668.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549.jpeg

 楼主| 发表于 2025-7-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752292973589.jpe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