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90|评论: 3

沧浪之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5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浪之水清时,我取来涤洗冠缨;待它浑浊翻涌,便俯身濯我双足——此间智慧,原非教人随波逐流,实乃授人一曲在浊浪中护持灵魂的弦歌。
  巷口老张,一生以“方正”自诩,恰似他珍藏的楠木镇纸,棱角分明。那年单位推行电子政务,他偏执于手写公文,墨渍淋漓地批注:“键盘敲不出风骨!”未几,档案室积压的纸山成了纸浆厂原料,老张亦在机构改革中黯然归家。他那方镇纸棱角依旧锐利,却已在蒙尘的抽屉中锈了锋芒。固执若此,竟将风骨误解为顽石般的僵死,何其可叹!
  真正的通变之道,在于看清水势而调整姿态。古时郑国治水,非一味筑堤堵截,反创“淤灌法”,引黄河浊泥肥田,化害为利。浊浪携沙本是灾殃,他们却懂得弯腰掬起泥浆,育出沃野千顷。这恰如王羲之习字,先遍临百家碑帖,终融会贯通,于兰亭酒酣之际挥毫,墨痕遂成千古绝响。水浊时俯身濯足,非自甘沉沦,实为待清波重来时,能以更洁净的姿态昂首濯缨。
世人常将变通解作无骨,实为大谬。柳宗元谪居永州,不效屈原投江,却俯身写山水,一部《永州八记》如寒江独钓,钩沉出精神的不沉。变通乃是一种内在韧性,如同竹枝遇雪则垂,雪霁复挺,其节未损分毫。我观沧浪水畔的渔父,撒网收绳皆依水势,网眼开合自有法度——网中漏去的是浮沫糟粕,留下的才是真正属于江河的丰饶。
  今人常困于非清即浊的执念。有人见水浊便高呼“举世皆浊我独清”,效屈子投江,却不知沧浪歌中早有活路;有人见水浊便纵身同污,竟忘了双足濯泥后更需清水涤心。此二者,皆未解水的真意。
  濯缨濯足间,藏着一部流动的生存哲学。水清时自当整肃衣冠,持守心志;水浊时亦不必玉石俱焚,不妨俯身濯足,护住立足的根本。弯腰非为屈膝,恰是为了在浊流中站稳;濯足不是同污,正是为清流重归时,能更高地昂起头颅。
  沧浪之歌千年不息,它不教人做岿然不动的礁石被水流击碎,亦不教人做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它只启示我们:真正的生命智慧,在于做一株水草——根扎河床深处,叶随清浊浮沉。待得风清月朗,自当挺立舒展,向青天示以一身朗净的碧色。
  水畔行走之人,终要懂得一个真理:灵魂的冠缨与足履,原可以在清浊交替的世道中,始终保持着各自的庄严与清洁。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7-16 08:0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25-7-16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要瓦解一个民族, 只要抽掉男人的脊梁和血性, 拿走女人的廉耻和善良。 社会风气坏了, 需要几代人去修复。                                                                                                                          ——钱学森



发表于 2025-7-18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文功底不错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