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93|评论: 2

[转帖] 主编有态度丨黄杨钿甜“天价耳环”事件反思:一场非理性质疑与谣言苟合的网络闹剧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7-18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6日,四川雅安官方通报了此前备受关注的黄杨钿甜“天价耳环”及其父亲杨某涉嫌违法违规问题的调查结果。通报详实,既回应了网友对“贪腐”“权力寻租”等的质疑,也一并澄清了耳环的真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5-7-18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件最初由什么样的家庭能戴数百万“天价耳环”争论引起;再由猜测黄杨钿甜的父亲是否涉嫌挪用雅安抗震救灾款项推向高潮;后续又逐渐过渡到“同名同姓不是罪”的讨论和“其父是否存在违法经商”活动。

  针对网友最为关心的第二点,潇湘晨报在较早时间就曾指出,国家灾后重建资金自有严密的监管体系。尤其是汶川、雅安地震后,中央和地方建立了覆盖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审计监督的全链条管理机制。轻易将个体与腐败捆绑,不仅缺乏证据,更无视制度建设的进步,需慎重理性看待。而当地联合工作组在5月22日公布核查通报:杨某任职期间未经手灾后重建项目招投标,未涉及灾后重建资金审批管理和慈善捐款。

  7月16日,雅安再次回应舆论关切的另外几个事实。即耳环为假,存在违规经商情况业已处理,存在超生情况但考虑现实情况不再继续追究。充分展示了不放过任何问题,也不妄加任何无端指责的工作态度。

  本次舆情之所以如此之巨,“谣言+情绪化发言”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新华社7月16日公布的黄杨钿甜“天价耳环”事件追踪里,也通报了两则典型谣言,并强调,目前,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了多名编造、散布谣言者。

  这场闹剧中,一些人极力将黄杨钿甜贬低为“权力、资本的受益者”“实力与地位不匹配”。另有一些人则将任何质疑都归结为“嫉妒心理作祟”,将黄杨钿甜称为“天才少女”,将其家人奉为“经商奇才”。在这样的对立里,真相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部分。

  在官方尚未调查之前,便有不少声音下定论,甚至掺杂人身攻击、阴谋论,显然远远越过理性讨论、合理猜测的红线。有人会说“网友质疑不是坏事”。诚然,公共监督是推动治理进步的重要力量,但质疑若只是简单的“抛开事实不谈”,最终受伤的就不仅是当事人,还有公共舆论的公信力。

  随着7月16日调查结论尘埃落定,公众再一次意识到:监督应当建立在事实之上,谣言从来都不是揭露真相的工具。雅安通报最后提到“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雅安工作的关心、支持与监督”。在监督的同时,我们更应时刻保持理性,这次的事情,应该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警醒。

发表于 2025-7-18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谣言该止于智者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