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评论
====
内容经济的“广安答案”
谢歌说事
网络时代,民间自媒体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上海以千万级奖励、落户政策争夺自媒体人才,广东“徐闻菠萝”“荔枝出海”都无可辩驳的印证了“内容”对地方产业的催化之力,一场“内容革命”已在城市间悄然展开。在算法主导注意力分配、去中心化传播重塑经济逻辑的时代,优质内容早已超越信息载体范畴,成为撬动地方资源分配、重构产业形态、争夺话语权的核心变量。而广安市的探索,正为同类城市提供了一份兼具实践价值的“内容经济答案”。
自媒体的崛起,正在改写城市竞争的底层逻辑。重庆荣昌的崛起成功印证了自媒体对传统叙事的颠覆,“徐闻菠萝”的爆红揭示了一条短视频对地方产业的重塑之力。如今的自媒体,已从传统媒体的补充,变为链接产业、文化与消费的超级接口。比如福建漳州云霄县靠“自媒体联盟+AI活化IP”带动农产品电商超40亿元,河源东源县以“媒体+乡村创客”模式让仙湖茶成了网红产品。这些案例证明,当内容生产与地方资源深度耦合,便能释放惊人经济动能,这正是中小城市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抓手。
对广安而言,这场革命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作为拥有邓小平故里、华蓥山红色文化等独特资源的城市,其破局关键在于将分散的文化符号、特色物产转化为系统性内容生产力。
从实践看,广安已交出亮眼答卷:2025年上半年网络交易额达56.81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1.25%,这背后是广安市互联网联合会近40余位全网粉丝总计超8000万的网络名人形成的传播势能,是“乡村振兴+山歌演绎”等爆款IP的带动,单条短视频点赞量破400万,直接推动了广安的农产品销售额超120万元,生动诠释了流量向效益的转化。
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更具示范意义。在广安市委宣传部旗下的广安市互联网联合会的精心培育下,广安以“红色芯媒”孵化器为载体,通过AI三维建模复原历史场景、虚拟主播讲述革命故事,让红色文旅IP在抖音、B站播放量超8000万次;“光影賨城·印象广安”、“心动广安·向心而行”短视频大赛催生了《不忘初心》《给小平同志的一封信》等省级获奖作品,这种“红色基因+数字表达”的范式,为革命老区文化传播和旅游经济探出了新路。
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同样成效显著。广安创新“政府主导+高校联动+企业参与”模式:青年夜校培育出“广安游记”等优质创作者,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高校资源开设新媒体培训,培育懂技术、懂本土化的200余名“新农人”主播,“賨城网红”培育工程将83名网络代表人士纳入信息库,打造出一支懂技术、接地气的创作生力军。同时用虚拟技术复原华蓥山红色场景、活化岳池曲艺等非遗,让历史故事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触达年轻受众。当龙安柚的种植故事、盐皮蛋的制作工艺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情感化内容,“土特产”便能升级为“情感消费品”,实现价值跃迁。
面向未来,广安的规划呈现出从“流量变现”到“生态构建”的战略跃迁。产业集聚上,计划建设“内容创作孵化基地”,目标吸引30家MCN机构、50个工作室入驻,形成短视频制作、直播电商、IP孵化的产业集群;人才政策上,设立专项基金,对头部创作者给予最高10万元安家补贴,建立“初级运营师-高级策划师-首席内容官”的职业发展通道;技术赋能方面,拟投入3000万元实施“AI+三维建模”历史场景复原计划,打造“华蓥山游击队虚拟体验馆”等沉浸式内容产品。
规范建设同样被纳入全局考量。广安建立“政府+平台+行业协会”三级审核体系,成立自媒体行业协会并制定自律公约,设立创作者法律援助中心,为版权纠纷、网络暴力受害者提供支持,确保产业在健康轨道上发展。从战略布局看,广安正推动“红色文化数字化、乡村振兴内容化、产业升级媒体化”深度融合:成立由市委领导任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设立5亿元发展基金,建立包含传播力、变现力、创新力、引导力的四维评估体系,彰显出将自媒体发展提升至城市战略高度的清晰认知。
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地方竞争已从“拼资源”转向“拼叙事”。广安的探索,本质是中小城市对“内容即生产力”的应答,它不仅用政策红利吸引人才,更将创作生态、技术工具、产业资源编织成网,让每个创作者成为城市“代言人”,每条优质内容成为经济增长“催化剂”。这份尚在完善的“广安答案”已指明方向:在内容革命浪潮中,能将地域特色转化为共鸣性内容的城市,终将在竞争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