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19|评论: 0

[热点事件] “夏”之趣 映出越古今的清凉意境 | 道义解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2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横一竖藏天地,一撇一捺见春秋。汉字,从甲骨文的刻痕中走来,历经金文的厚重、小篆的婉转、隶书的方正,在楷行草的演变中沉淀千年智慧。它不仅是记录文明的符号,更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镌刻着民族的记忆与情怀。
7月23日起每逢周三、周四,四川新闻网将推出《道义解字》系列策划,特邀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道义,倾情解码汉字文化内涵,结合前沿AI技术,带您在“春夏秋冬”的时光流转中,看汉字如何描摹四季更迭中的春之萌动、夏之炽烈、秋之静美、冬之沉潜;于“书画传心”的意境里,赏书法的筋骨与绘画的气韵共舞,笔锋起落间是“书者,心画也”的赤诚,墨色晕染处是“画者,载道也”的通透。
让我们以字为舟,溯流而上,探寻中华文明的精神密码,共赴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陈荞
甲骨文里的“夏”字,像一幅简笔人像——头顶是昂扬的头颅,底下是舒展的身躯,活脱脱中原先民的模样。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道义说,这枚字从诞生起就带着人的温度,而后一路演变,先是化作雅乐的清响,成为“高雅”的代名词;又变身第一个王朝的印记,沉甸甸载着历史;最终定格为季节的符号,把春去秋来的流转写进了时光。
“夏字里藏着中国人的生活美学。”王道义笑着说,这点在书画里藏得最深。东晋王羲之的书信书法作品集,“夏”字随笔墨流转,带着几分书信往来的闲逸;北宋徽宗笔下的《夏日诗帖》,笔锋间似有蝉鸣阵阵;米芾的夏日字帖更妙,墨色浓淡像极了夏日的光影,忽明忽暗。画里的夏天更热闹:卢松年的《夏季图》铺展着盛夏的繁茂,八大山人笔下的荷花最是传神——荷叶像撑开的绿伞,荷花有的腆着粉腮,有的裹着绿裙,水下鱼儿摆尾,搅碎一池清凉,满纸都是夏天的鲜活。
王道义特别推崇明代杰出的画家仇英的画作《竹梧消夏图》,“你瞧,竹林绕着水榭,清风穿过叶隙,水面晃着碎银般的光。有人凭栏独酌,有人促膝闲谈,水榭后梧桐树静静立着,像在等凤凰来栖。这哪是消暑?是把燥热关在门外,在心里种了片清凉。”在王道义看来,画里的人懂夏天,更懂日子——再热的天,也挡不住寻一份自在的心。
9640d9889c084dde9ebe8dd85b4fbb16.jpeg
出品人:雷和斌
总监制:何文宗
总策划:楚彦
统 筹:唐明 侯敬文 何佳欣 代红
视频拍摄/制作:俞文晶 熊雅绮 邓玥潇
记 者:陈荞
文 案:李雪艳 赵梓君 蒋睿(实习) 陈雨睿(实习) 王艺雅(实习)
专 题:刘亚宇
设 计:何如冰
特别鸣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