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佳山地主庄园,在宜宾江安县夕佳山镇,一座400多年历史的地主庄园,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最初为席姓人家所建,清乾隆时,席家将庄园卖给湖北江夏迁徙入川的黄氏家族。历经四次维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一万平方米,为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特别是木雕石刻构思巧妙、雕刻精美,还有大量做工考究、书写精美的匾额楹联,整座庄园保存较为完整,被誉为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黄氏家族以勤耕苦读传家,书香门第,人才辈出,黄氏第八代黄学海作过巴县、富顺等地教谕。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学识渊博,其子黄希孟考取贡生,孙黄中美中恩科举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也是他的学生,在大厅正中悬挂着龙光永榭匾,就是刘光第所赠。黄学海的孙子黄中美,民国版江安县志有他的介绍,在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恩科举人。在文魁门前,有一根双斗桅杆,在古代这是恩科举人考取得功名的荣誉象征。曾任龙门书院山长。民国初任县议事会会长。后家居不出,潜心钻研医术,悬壶济世。晚年撰成《医罅刍言》等三部医学著作。据介绍,庄园在解放后用作乡政府驻地,后改作粮站,1988年建立民俗博物馆时,取陶渊明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而定名,改“锡家山”为“夕佳山”。 1996年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7年黄氏家族的第十二代孙,80多岁老人黄可容、黄孝石等到夕佳山故地重游,他们的童年都在这里度过的,父辈黄大椿与黄大榕把12个子女全部送到外地读书,都学业有成,大多从事教育工作,发展得都挺好。
|